分享

这3个中年男人,让我看清楚了公司的真相

 陈辞令 2021-12-15

在更新绩效管理(三)之前(详见绩效管理方法论(一)绩效管理方法论(二)),忍不住先要写这篇,因为这个问题比任何方法论都重要!

前几日,面试了三位应聘行政总监的候选人,让蚂蚁君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不把悲伤留给自己,蚂蚁君决定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

01 难忘的面试

公司现行政负责人是一位二胎妈妈,即将产假,为补空缺,同时为应对IPO的挑战,充实行政力量,公司开放了行政总监的职位。职位开放后,各路简历,纷至沓来,忙坏了招聘经理。为给老板更多的选择空间,我们从不同行业背景,层层筛选,最终筛出来三份简历。

第一份:某地级市某商业银行行长,自大学毕业一直在这家银行。简历非常简洁,12年工作履历,一路从大堂经理到银行行长,甚至连网点都没换过。之所以看中这份简历,主要是考虑到,银行行长具有较强的外交能力,无论是在政府公关、政务接待、媒体对接等方面都应该可以游刃有余,公司目前最缺的也在这方面。他的短板在于没有企业的从业经历,对企业的制度、流程、工作环境等需要有一个适应期,但行政部门本来就有2个主管,可以很好的弥补。

第二份:世界500强集团下属酒店公司在某地区的酒店行政总监。一路从基层做起,历任行政专员、行政主管、行政经理、行政总监。之所以看中这份简历,主要是考虑到酒店行业,直接接触顾客,事情杂碎而又不能有些许差池,可以用一个“苦”字概括,能从基层一路做到总监的职位,至少在服务意识、坚韧性、待人接物以及统筹协调能力不会差。

第三份:中国500强集团(在行业处于垄断地位)下属子公司行政总监。在集团内有多次岗位调动的经理,最高职位做到总经理助理,在负责行政工作之前,有过采购、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经验。看中这份简历的原因在于行业与公司相同,且其所在的公司规模更大,可以“拿来就用”,同时,在业务部门历练过,再回到行政部门,应该更能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最后一份职位做到了总经理助理,能和总经理搭班子,也表明其情商不差。

三份简历,行业背景完全不同,但候选人都具备行政总监的最核心、最底层的能力要求,看到这三份简历后,招聘经理已经信誓旦旦,肯定有一个能入老板法眼!可面试现场发生的事情,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位:整个面试现场的状态,惜字如金,问三句答一句,每句不超过10个字,宛如一尊活佛。

第二位:自我介绍时沟通表达倒也可以,初步印象80分。到面试官提问阶段,您觉得您到我们这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答:我个人认为,可能自己的能力太强,会给周围同事造成压迫感!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三位:控场能力很强,表达欲望很强,整个变成了一个领导训话的现场,连我们的BOSS都无法打断。当问到,这么多年的行政管理经验,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心得,答:每年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20-30岁的人,需要平台,30-40岁的人,需要钱,40岁以上的人,需要靠规章制度管,而且非常自豪于自己的发现。整个现场,面试官可以用“一脸懵”来形容,实在无法GET到他的点。

可想而知,这场被我寄予厚望的面试,全军覆没!我和招聘经理,在老板那也落得个灰头土脸!

————————分割线在此———————

02 高亮的简历VS骨感的现实,问题出在哪?

事后,我召集招聘经理一起对这次难忘的经历进行了复盘,除了得出招聘相关的改善措施以外,另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问题,浮出了水面。

我们常说,互联网空前放大了个人能力,但另外一面,我们可能没有发现的是:被平台赋予的价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殆尽!

职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残酷,竞争力的核心和平台越来越无关,但大多数人注意不到这一点,他们正在被平台吞噬,而且是活活吞噬!

03 衡量个体的发展指标

有一本书叫《人生护城河》,里面提到,一个个体的发展指标至少有三项:见识、能力和收入。

3个发展指标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见识>能力>收入。往往是先增长见识,有了见识,才能逐渐明晰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且知晓差距,其次是能力提升,见识有了、能力有了,收入在某个时刻自然体现出来。当然,人生是长跑,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的策略、节奏不一样,三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刻,停下来,深思10秒: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更加重要的是见识增长,还是能力增长,还是收入增长?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我们很多人会在该追求见识的时候只关注个人能力,或者应该追求能力提升的时候,去追求了短期的收入增长。整个人生被经营的一塌糊涂。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情况,就是你的收入在涨,但你的见识和能力停滞,甚至倒退,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而这恰恰,是我们大部分人在经历的!

因此,如果你想跳槽,我给你的建议是按以下重要程度依次考虑:

  • 这份工作能否增加我的见识?

  • 这份工作需要的能力对我是否具有挑战性?

  • 这份工作能否给我带来收入的提升。


04 保持觉知,应对未来

  • 不错拿平台当本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个人的竞争力才是职场竞争的核心。在这个越来越不相信经验的时代,你所积累的经验很可能是你的负债!定期反思,我的见识增长了吗?我的能力增长了吗?                                                                                      

  • 不要被平台吞噬:你和平台是双向选择关系,当初郎情妾意,牵手入门,往后需要双方经营,共同成长。平台在定期评估你,你也需要定期评估平台。当你发现,你的见识超过了平台的见识,那你有2个选择:卧倒装死VS立刻跳槽。第一种,你可能会觉得游刃有余,倍感轻松,但终将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局面,最终被活活吞噬!     

  • 找到一种衡量自我能力的标准收入的增长不代表能力的增长,能解决的问题多少、大小才是!在组织里,这点体现在职位的提升,在组织外,这点体现在你能为社会、为家庭、为身边的伙伴们创造多少价值。                                                                                         

  • 找到个人核心优势,然后将其发挥到极致!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一文,提出了“命运之域”的概念: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两条高速公路,一条路代表着你非常擅长的事,另一条代表着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想象一下这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的情景,当你的兴趣与能力实现交叉时,这个交叉点就是你构建职业生涯最理想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去找到我们个人的核心优势,然后尽一切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致。

                    

  • 不断增加见识读完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你没有条件行万里路,那我推荐你读万卷书!阅读是增加见识的最便捷的途径,阅读是和作者的思想交流。我个人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将阅读看作和作者的一次对话,想象你面前坐着一位智慧的长者,他在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传递给你。首先,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倾听、去感知,去跟随,其次,我们要将自己“思想的天线”保持随时在线,遇到不解的,去发问、去交流、去找寻答案,最终,将一位位长者的思想融入我们的血液。 

  • 训练自己的大脑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右半球,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数字、细节,右半球负责情感、交流、文字、纵览全局。一种趋势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左脑的功能将逐步被计算机取代,未来属于右脑思维。在我看来,做到左右脑同时训练,是一件有备无患的事情。我们得对自己有清晰的判断,即我更擅长左脑还是右脑?擅长的,将他继续发挥,不擅长的,找寻方法补足。右脑思维的训练,可参考一本畅销书《全新思维》。                                                                                                

  • 沟通交流能力:毫无疑问,沟通交流能力无论对个人的事业、生活、家庭都至关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沟通方式取得的效果截然不同。沟通交流能力是软实力。沟通交流能力核心是倾听、了解他人的需求、照顾他人的情绪以及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畅销书《非暴力沟通》,值得一读。                                                                                 

  • 写作能力:文如其人,写作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沉淀,也是思想的表达。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思想将越来越匮乏。而记录、传播甚至传承思想的工具,是文字。我深信,写作能力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锻炼写作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持续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