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 北航老胡之闲话 2021-12-15 03:17八十年代,曾经有一句流传很长时间的话,说是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说得有鼻子有眼,反正不管是传说过这句话的,还是听到过这句话的,似乎都没有怀疑。所谓没有怀疑,不是说,没有人怀疑这句话到底是不是拿破仑说的,而是没有人怀疑这句话到底说得对还是不对。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句话还是被很多人认可是拿破仑说的,但也有人怀疑,说在法语中根本就找不到这句话,也就是说,拿破仑很可能就没说过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怎么就被传出来说是拿破仑说的呢?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或许并不是有人故意来编造这么一句话,而很有可能是某种以讹传讹。 现在只是想针对这句话的本身来进行一下讨论。所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样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如果就事论事,一个人,如果当了兵,那么有多少人在当了兵之后,就想到将来要当元帅。估计这样的人不会没有,但肯定很少。如果按照这句话的逻辑,想在将来当元帅的人那么少,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所谓的好士兵就一定会很少?而我们知道,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很少的,而真正的好士兵可是并不少。 假设拿破仑真的说过这句话,那么这也只有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有所谓从士兵到元帅的这样的历程存在。因为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军队,而且不止法国军队,整个欧洲军队中,似乎没有一个元帅是从士兵阶层中爬上来的。欧洲的规矩很简单,只有贵族才有可能当上高级军官,以至元帅。而从普通士兵要往上爬,至多达到校官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元帅就别想了,就是当将军也没有可能。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的统治被推翻了,所以像拿破仑这样的人,才有可能从普通士兵走到元帅的阶层,而且拿破仑还当上了皇帝。不过,即使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那么在法国军队中,真正能从士兵走到将军的人还是非常少的。旧的传统阶层观念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从军队中被消除了。 再说什么是好士兵。当然,任何一个刚刚从军的士兵来说,他不可能天生就是一个好士兵。好士兵是通过教育的,更是通过实战而产生出来的。一个好的士兵,首先是坚决服从命令,坚决执行命令。一个好士兵,作战是非常勇敢的,敢于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这是一个好士兵最起码的素质和标准。在革命队伍里,好士兵还应该包括良好的政治素养,毛主席当年提出的三八作风,其中三大作风中的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革命队伍中的好战士、好士兵,就应该朝着这个政治方向坚持努力。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军队不仅是一个战斗队,而且还应该是工作队和宣传队。人民军队的使命绝不仅仅是完成作战任务,还要承担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在人民军队中,一个好士兵必须具有这样的政治素质。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第一次军衔制的时候,我们评出了十大元帅。我相信,他们在最初走上革命道路的时候,走进人民军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将来他们会成为人民军队的元帅。那么当他们在人民军队中作为基层指挥员的时候,他们就不是好士兵吗?这样的逻辑是不是太荒谬了呢? 三大作风中还有“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对一个好士兵来说,同样也是必要的素质。我们的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也包括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有艰苦朴素,没有艰苦奋斗,这支军队就很容易堕入骄奢淫逸之中,而最终丧失战斗力。有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容易保持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在革命胜利之后,对于享乐就开始有了更为浓重的兴趣。而这样的人很难不走向腐败,走向堕落。 在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几百万军队,人民解放军能够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取得的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军队的胜利,也在于战略战术的灵活机动。人民军队从来就有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的优良传统。在战斗中,军事民主的发扬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也都是从军事民主中产生出来的。有的别有用心的人诬蔑人民军队是靠所谓人海战术取得胜利,这纯属诬蔑。哪有光靠所谓人海战术就能取得战争胜利的?这种情况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从来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我们强调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但这根本不等同于人海战术。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比起国民党军队来,比起美国军队,都有不少高明之处。这一点,我们的敌人想否认也是否认不了的。 好士兵还应该包括精良的军事技术。无论是打枪还是操作更为复杂的武器系统,好士兵都应该打得准,动作娴熟,操作得当。手上动作要稳、准、快。这样就能制敌于先手,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过去在小米加步枪的时候,只要枪能打得准、手榴弹投得既远又准,拼刺刀勇猛顽强,而且武艺高超,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掌握各种装备的技艺一定要优良,再优良。无论是操炮,还是操作导弹的发射,那对士兵在军事技术上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好士兵。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成千上万个英雄模范,其中有不少是劳动模范。他们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同领域中的好士兵。例如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李瑞环。他原来是个木匠,但在工作中勤于动脑,勤于学习,善于搞发明创造,还读了职工业余大学,在工作中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很有兴趣,做了大量的研究。最后他成为全国政协主席,可以说是一个比元帅的位置还要高的岗位。但他最初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他不可能进入三建的第一天,就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政治局委员,更不可能想到他会成为全国政协主席。 好士兵是不会从一开始就对所谓更高的位置产生幻想。他最终走到一个什么位置,都是他自己努力实践的结果。对于一个好士兵来说,是不是成为元帅并不那么重要。如果走到了这个位置,那也不过是因为某种机遇,当然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如果没有走到这样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要紧。因为他的追求从来就不是这样的虚名。 |
|
来自: 风声之家 > 《心理、思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