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丨从福祸相依,认识祸的存在意义

 雨林修养馆 2021-12-15
图片

老百姓最喜欢也最执着于追求一个字:福。那这个福呢,它是幸福的福,是福报的福。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老百姓希望自己及家人,都万事如意,都很幸福,不要有不顺心、有灾祸。这样的愿望,真的太过美好,却也太不现实。

比如一天24小时,有黑天有白昼。一年365天,有晴天有雨雪天。这个黑天、雨雪天,就相当于不顺心、灾祸。


而白昼和晴天,就类似于幸福、如意。你只想要幸福、万事如意,就好像你只想天天笑哈哈。这样想,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是,你持续一个月,天天笑哈哈,持续一年,天天笑哈哈,你就会发现,就算这一个月、这一年你天天有高兴的事情,让你天天笑哈哈,很快就觉得很无聊、很苦恼了。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里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什么意思呢?你想要的幸福,它隐藏在祸事当中。你祈盼的幸福,它是制造祸事的根源所在。

福祸相依,如阴阳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谁都少不了谁,谁离了谁,另一方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祸的存在,是为了证明福的存在。有祸就有福,有福就有祸。你没有办法,将二者单独存储于生命中。就像你不可能只要太阳不需要黑夜,只要晴天而不需要雨雪。

祸的存在可端正人的行为。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自我反省和修正错误?一定是在不顺利、不顺心、处处都是坎儿的时候。

正如《韩非子·解老》中所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其成功也。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