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国,这叫规矩2

 钟家台 2021-12-15

在中国,这叫规矩2

05、旅行

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出远门前一定要和亲友辞行,祭祀祖先并告别双亲。

从远方归来一定要拜见亲友,简单送去一些远方的土特产。

去别的地方要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忌讳,不要违犯。

进入闹市不要开快车,进入村庄一定要慢慢行驶。

06、庆吊

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临丧不笑。

里有殡,不巷歌。

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参加喜庆的事情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要面色难看,不要啼哭。

参加葬礼不要笑。

邻里有丧事,不再附近放声唱歌。

葬礼上佩戴的徽章配饰,葬礼结束后立马摘掉,不要戴着去别处。

除了这些板上钉钉的规矩,还有一些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讲究。

吃饭时不要把筷子插碗中间。

写信不用红笔写,不用红笔署名。

过节送礼不送钟表。

有客人在,不打扫家里。

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姓名。

不能用手指人、指神像、佛像。

这些讲究和忌讳,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后面,这就叫规矩。

遇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就叫规矩。

聚餐的时候,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动,这就叫规矩。

......

时过境迁,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懂“规矩”的越来越少,也有人把规矩视为过时的封建陋习。

其实不然。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规矩就是”礼“通俗外化的表现。

里面包含的是正统儒家”推己及人“的智慧和”正己化人“的人文关怀。

规矩在传播中存在,在漠视中消亡。

让我们一起,把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规矩传递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