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啥都不想结婚了呢? Why don't young people want to get married? 调查显示:“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其实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这个数据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的发展让年轻不需要通过婚姻解决经济问题;二是文明的进步让年轻人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在原有的观点里,婚姻本来应该是两个相爱的人携手走进殿堂,给予对方一份爱的承诺,戒指套上无名指后,两个人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都不能将我们分开。” 可是,为什么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了?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然而,现在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了,原因呈现多方面。 “陌上花开”公众号发起了一次讨论,在此整理了大家对于婚姻的不同态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将讨论结果做出了词云图,如下。 / 1 / 责任太重(压力太大) 婚姻的经济成本过高也会影响年轻人的结婚意向,结婚所需要的费用诸如彩礼、婚房、孩子入学等所需费用使年轻人对婚姻退避三舍。 责任太重、压力太大,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哪有能力承担起一个家庭? @苏皓 现代婚姻的不堪重负在于:人们希望在一个人身上一次性地解决情感的问题、性的问题、生育的问题、生活照顾的问题,甚至钱的问题和阶级提升的问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出问题的概率之大也可想而之 @Seven. 对一个男生来说,如果以后生活在在二三线城市,找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基本上省吃俭用要六七年才能攒出一套80平米房子的首付(并且还要女生愿意一起还房贷)。可是结婚除了房子,还要彩礼吧,车子,结婚后还要为孩子赚奶粉钱。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要在三十岁之前完成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压力太大了。 @ACTOR 其实还可以换一个问法,年轻人为啥还要结婚? 不结婚的理由一大堆,结婚只剩下了延续人类物种,传宗接代这些很空的理由。大家越来越自我了,何必和另外一个不想干的人捆绑起来组建家庭一起生活呢? 婚姻对于经济实力的要求远高于养活自己,现在社会对于婚姻的要求恐怕只有少数精英阶层才能达到了 @满满 1,结婚要承担家庭责任,90后很多人可能还没玩够 2,没钱 @岚精灵 就是所谓的累觉不爱呗。 @白. 其中一个因素 因为结婚必然会面临生孩子和被催着生孩子的问题 孩子等于经济负担,父母辈养孩子所需要的成本和年轻人养孩子所需成本相差甚远,我感觉与年轻人是否自私无关。我也喜欢孩子 我也想养两个,一男一女,但是实际不允许,我依旧想结婚,依旧想生孩子,但是我想我需要等到两个人有能力支撑的时候再去结婚 @Yujingt 现在结婚成本太大 @光&影 也许当下有一些年轻人从父辈或者身边朋友的婚姻中只选择性地看到负能量的一面,换句话说,不愿意承担家庭的责任是其中一个因素,不愿意结婚不生孩子,不代表他(她)不谈恋爱。 @张张 结婚对于女人而言,太累太耗神了,既要晚上回家做家务带娃儿,又要上班赚钱养自己。家庭事业必须得两手都要抓,一个不能落下 @- 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理想或者说在权衡利弊、规避风险。不是不愿意结婚,是想要将结婚风险降到最低,最好是有一个“完美”的结婚公式,让我们直接套用。 又或者遇到一个可以义无反顾的人,那得多难啊。 @和和一一 结婚后,好像不能做很多事情,我告诉自己这就是长大,是男人应该有的成熟。这会在医院陪着我爱人保胎,以前我觉得能保护好孩子与家人是自己最起码的人生义务,现在发现就连最基本的保护也需要坚强的毅力。 @她眼中含泪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不想生孩子其实还是由于社会压力大。设想,你结婚之后要有双方的父母甚至是上上辈的人要照顾,加入再生个孩子,孩子需要很多很多钱的投入,再加上现在社会供求关系不平衡,职场内卷这些因素,很难再分出精力和时间抚养孩子。其实总共就一句话,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了养不起。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本身就不想生孩子的。 @穿裤子的云 结婚对女性有啥好处?累死累活生的孩子还是跟男方姓,国家又让生三胎又说女性应该经济独立。同时又在延长产假,女性就业现状更艰难。能想出100个结婚的顾虑,我都想不出1个结婚的好处 / 2 / 不愿意将就 有的人可能还没有经历过甜美的恋爱,但是“为了避免结束,避免了一切开始”,不愿意将就结婚,一定要遇上那个对的人。 @我是你的小太阳文立 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幸福甜美的爱情,没有遇到过那个想和他共度余生的人,所以不想结婚。有一部分是谈过恋爱,但是结局都不好,失去希望了,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找不到好男人了;还有一部分是母胎单身,天天听各种“恐婚”言论听的。说实话我觉得那些天天在网上散播不婚不育言论的人都很没有责任感,有的人因为自己过得不好就把责任都归咎于“婚姻”,但实际上有时候并不是“婚姻”的错,而是走入婚姻的两人本身。他们自己过得不好,就要让其他人连尝试都不要尝试,而且丝毫不顾及社会需要,我认为非常自私且愚蠢。 @сюрприз 累了😕 因为与其去跟另一个人磨合和争吵,不如跟自己好好相处。不谈恋爱可以降低心情糟糕的可能性😊自己快乐就完事了。 @灯泡记忆教练 “和爱的人生儿育女”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会有这个结果应该是大家把“和爱的人”认作是“结婚的人”。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先搞清楚是不是“爱他/她” 如果是真的“爱”,这个问题便无需讨论。之所以需要讨论是因为现在的“婚姻”都没有“爱” @Olivia 单着习惯了,觉得一个人挺好,多一个人反倒是觉得束缚,同时也觉得担负不起另外一个生命 @棕耳兔 因为很多人没遇到能提供情感价值的那个人,也不主动,干等这样的人出现 @坚果面包咖啡 先说一下我父母的观点,我父母把养育孩子上高中读大学,然后看着孩子结婚生孩子当做自己的任务,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了完成任务而活,孩子做不了这些事情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任务没完成会被周遭的人看不起,而这些任务到底什么时候才算完成呢,怕要到人生走完才行吧。一辈子被任务束缚而不是体验生命的人生,太累太无趣了。我的人生我想多多去体验新事物,没看过的景色美尝过的美食都想去体验一番,结婚生子如果不能给人生带来大于1的美好体验,两个人的生活质量小于一个人时,这时候结婚在我看来是无意义的。 / 3 / 缺乏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收入的增长,信息化的进程带来了年轻人视野格局的提升,年轻人不再把结婚当作人生的必要经历,他们更看重个体自由,而不是婚姻中的责任,婚姻于他们而言不再是责任,而是个体的自由选择。 有的人觉得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束缚,干嘛要结婚呢? @yan 七岁的小儿问我将来要是娶不到媳妇怎么办,十三岁的大儿问我长大可不可以不结婚..……我觉得对于他们这一代婚姻不需要再是一道必答题。未来个人物质与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后,婚姻早晚会变成一个体验项目,就像去游乐场,你选择云霄飞车,我选择旋转木马,没人会议论你进游乐场不上云霄飞车不正常。另外,结婚率下降不必然导致生育率下降,只要政策保证非婚子女权益,成年人负责任的对待,社会不再对单亲子女“另眼相看”,结不结婚都不是问题。哈哈,我科幻小说看多了。 @yummy blood 说到底,时代变了,一个人想干啥就干啥,人生有趣的东西太多了,而不像那几年除了结婚生孩子没啥可玩的,再加上社会包容度高,大家也看透了,要为自己而活,人活着还有比开心更重要的事情吗 @西红柿炒番茄 我觉得分析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5岁前是对婚姻的一知半解阶段,大多因为玩心重思想不够成熟,不愿接受家庭的责任和婚姻的束缚,真爱大过天,婚姻的经济连结属性相对弱化; 之后是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对自己有了越来越明晰的认知,尝试找寻理想中匹配同频的另一半,开始从工作家庭经济学历等各方面反复考量,誓死不妥协不将就,可本就没有完美契合的两个独立个体; 最后是一切随缘阶段,经历的多了慢慢的与自己和解,不强求也不主动出击,就在不温不火和走一步看一步中时间匆匆流逝,却也是很难走入婚姻 @LossLess 感觉婚姻不算人生的必需品吧。我可以自己赚钱自己花,赡养父母,享受生活,这时候,结婚生子就成了累赘一样的东西。还有就是我并没有在父辈的婚姻中看到什么希望,身边真正琴瑟和谐的也没有多少,多数还是凑活过。但是人嘛,不喜欢这种凑活,还不如一个人自在。 @匿名 其实并非不想结婚,只是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思考更多,并且更多人不愿意去妥协。至少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会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第一点,和一个人结婚能否真正让自己过得更开心,和ta在一起的感觉是否真的是无可替代的?(这世间双向奔赴并且长长久久的爱情少之又少,何苦执着于此呢?) 如果否定,进入第二个问题,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对自己更加有利,那样的人是否愿意和自己结婚?(婚姻不能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已经足够让人黯然,如果说结婚的双方还不能相互助益,那么结婚将是怎样一个暗黑的情境呢?) 如果否定,进入第三个问题,不结婚有无弊端,会不会不结婚反而会比结婚过得更加快乐呢?(独立自主地生活会更加无拘无束,而且所有的压力都会少很多,那么问题二中的助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使一个人放弃自己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呢?) 当然真正去考虑的时候还会因为实际情况考虑更多的问题,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合适就坚决不妥协。人生得意须尽欢,有那么多找乐子的途径,何苦单独奔着结婚一条道走到黑呢?以上都是我的内心想法(至少目前是)。 @匿名 回答老师的问题的话,其实我的选择是想结婚,但是我不敢保证自己可以找到能够一起承担婚姻成立后的风险,比如最大的问题,生育,不希望被婚姻分散掉自身通过工作自给自足的安全感,我身边许多女性朋友想法也是如此。如果我能找到那个让我相信对方能够和我一起承担未来的风险并且互相取暖,我会很乐意走入婚姻。 / 4 / 害怕 有的人则是因为害怕,既害怕自己承担不了在家庭中的责任,也害怕自己会被伤害…… 因为见证过父母不幸的婚姻,或者是看到新闻媒体对不幸福婚姻甚至是家暴的报道,从而不再相信爱情,甚至对婚姻造成了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两个人的生活还不如一个人来轻松自在,也就不着急结婚。 @你来看此花时 发达国家结婚率都很低,未必是坏事。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去养育孩子,或者如果为了要男孩而不断生育,或者生而不养无法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真的不如不生孩子。 再加家暴等新闻频出,年轻人恐婚也越来越普遍了吧。没有什么胜过自己一个人时的自由与安全感。 @姚姚奶昔 作为90一代,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眼睁睁看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一定程度的不可控)、就业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子女教育的超前和内卷......和比自己年纪大的朋友,亲戚家的小朋友相处、聊天时我时常是错愕的,感觉与相邻的两个人生阶段都是脱节的:现在家长这么难当的吗,为什么把孩子送学校了也有这么多事,和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怎么两岁的小孩子就会玩手机、ipad了?......当前的环境是陌生的、使人疲惫和生畏的。ta可以快乐地长大吗?我可以把ta教好吗?ta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我们最终还是怂了点,没勇气直面“恶龙”。 @月亮邮递员 现在各种各样的新闻层出不穷,很多社会性的恶劣的新闻令人感到恐惧,甚至产生恐男的想法。我自己本身是没有谈过恋爱的,身边谈过恋爱的姐妹们有很多被男生伤害过的经历,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就觉得很害怕,很担心不能找到一个“好男人”,让自己爱与被爱,不受伤害。所以,直接不想谈恋爱 @penny 不确定找到的那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分担和成长的。害怕找了一个让自己更累的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糟心了,不想冒险,不想拖累别人,也不想自己被拖累。 / 5 / 时代因素 有的人则从时代的角度来思考,认为是社会放大了这个“不想结婚”的声音,但同时社会也可以包容这类声音的存在。 女性地位提升是时代进步的体现。社会学家李银河说:“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在外挣钱,女的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不结婚就没有生活来源,现在女性都有经济收入来源,有选择独身的可能性了。”很多年轻女孩子因为经济独立从而对情感的需求更高,更不愿意为了结婚而去凑合接受一段自己不喜欢的情感。 @星尘 有可能不想结婚的人一直都很多,只是之前的人总要考虑家人的期望和周围人的眼光,然后潜移默化的认为我该找个人了,甚至到最后差不多就行了。而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自身还是周边环境,更自由和包容一些。 @伙计 前一阵武大开恋爱课人多得还上了新闻,说明年轻人还是渴望拥有美好的爱情的,当然,这里面有年轻澎湃的荷尔蒙的驱动。我的心理学老师说:只要成长就不要耽心成熟,那只是时间问题。 不结婚有什么不可?不结婚就不能生孩子了么?我认为这不是问题。人类有对自身生命延续的渴望,那么多人珍惜在乎自己的生命,也必然会在意生命的延续。 问题是,只有用结婚的方式才能解决上面说的这些问题么?用一个法律的方式解决情感问题、社会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管理策略,却未必是每个人理解的最佳选择——独生子女不光带来老龄化社会问题,也推动了自我意识觉醒:我为什么活着?我为谁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和年轻人结不结婚有点关联。 @隋俊宇 要综合施策,双减,房住不炒,生命教育,立德树人! @dub 我的理解是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学历越高压力可能也就越大,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很多ddl需要去完成,更有可能更为工作型人才,而当人们对结婚有不准确的理解或者谈恋爱结婚确实会给人带来麻烦和额外的压力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这种不想结婚的现象。而且,现在社会利己主义盛行,社会上有存在很多谈恋爱艰苦、结婚不顺利的这种有幸存者偏差意味的事件的报道和传播,大学生作为理性程度较高的群体,可能也会更倾向于“趋利避害”,宁愿少享受爱情的乐,也不愿尝爱情的苦。女儿的年纪还小,受到激素、年龄、阅历的影响,价值观可能会出现改变。如果调查能够涉及到不同环境、学历、甚至社会阶层的年轻人,结果可能会向正常回归。 / 6 / 不喜欢小孩 还有的人是单纯不太喜欢小孩,可能是深受“熊孩子”的困扰。 @灵 因为不喜欢小孩,感觉养孩子成本高,而且我从骨子里不喜欢小孩子,我可以恋爱,但是不会结婚,没有真正的丁克,不如一开始就不结婚 / 7 / 综合考虑版 另外还有一些朋友能够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分析过程堪称是逻辑拉满! 怕麻烦、不想太辛苦、不会处理家庭冲突等种种畏难情绪都会成为年轻人不愿结婚的重要原因。“就目前来看,消极的恋爱态度也在年轻人的生活中不断蔓延。” @杏林春满 老师,我认为年轻人不想结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受上一代人影响,社会影响。 2,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惯了,自由惯了,不想受约束。 3,生活压力太大,房贷、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 4,现在的人无论男女都比较现实,觉得爱情这东西比较虚,没有金钱实在。 @Charge. 这个问题有意思!曾经不太严肃地思考过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生活成本过高是造成年轻人倾向于不结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以房子来说,我们(我是00后)的父母一辈,他们结婚的时候,可以通过两个人共同努力买下房子,从而造就稳定的家庭生活基础。但是到我们这辈,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情况我想绝不罕见。过高的生活成本(房价只是其中之一)显然成了结婚的拦路虎。再者是如今放松身心、取悦自己的方式越来越廉价简单,在有的人眼里,谈恋爱或许都成了“麻烦”,窝在家中玩游戏看电影获得的愉悦感可能远比恋爱吸引人,如此一来又何谈结婚呢。最后,还有结婚生孩子后孩子的教育、培养等等问题。现在的社会“内卷”这么严重,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又担心自己仅有的精力不足以陪伴孩子成长,更甚者,“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孩子?” 上述种种加在一起,难免也就不想结婚了 @匿名 我来试着回答,为啥不愿意选择婚姻。 1.经济上不划算。 因为婚姻里女性付出的太多,却没有市场对价的普遍认可,比如全职妈妈离婚的法院判决补偿极低,比如生育成本如果在国外合法地区提供卵子和代孕市价50万以上吧,在婚姻里总是以爱和奉献裹挟女性;相反男性的付出大多可以量化如房子车子彩礼,但现在大多普通男性如果不啃老,靠自己实现有房有车也是难以实现,而如果父母注资子女婚姻,很少有不对子女婚姻发号施令的,就又为婚姻里的埋下了摩擦和矛盾伏笔。 2.男性衰落。 我自己或者身边同事、朋友的例子。目前男性人格、心智和经济上三方面都独立都较为少见。男生买房靠家里父母得陪着,父母得帮着装修,30多了还在享受父母福利(无论是钱还是生活起居方面),反而为父母养老着想的特别少。他们连自我独立都无法完全做到,其实更无法承担家庭的责任。 但是相反我身边的女生包括我在内,自己买房、自己装修、自己修电器、装家具几乎都是自己来自己规划,而且女生之间交流装修工程心得比比皆是。我们女生之间聊天,更多的是聊政治、经济、市场、工作、旅游。 3.婚恋过,觉得不过如此,人生不必太强求。 老师也说过高质量的爱情其实是非常有少见的。大多的感情,其实如果两个人找不到可持续互惠互利下去的方法,大多是日复一日的煎熬。所以,就不在过多把人生的大额权重放在婚恋上。 4.婚姻法没有在经济上更加保护女性,离婚成本太高。 网上不是流传了一句话“一个男的娶你,可能只是为了更方便打你”。其实也反映出婚姻法以及离婚程序对女性的不友好。单身保平安,看似笑话,但也可能是“男性”跌落父权男权利益既得者位置的不甘心迁怒于女性的结果。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有女儿,我的想法就是,妈妈一定努力赚钱养她一辈子,她可以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单身活到老。 至于人类毁不毁灭,男性压迫女性几千年了,女性没用暴力,只是用不育的温和手段拉着全人类毁灭,也算是因果报应吧。 / 8 / 其他 另外,关于结婚这个话题,还有一些朋友有不一样的意见,他们或许在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中洞察了世事,或许遇见了那个对的人想和TA一同进入“爱情的坟墓”,或许有了一些新的人生感悟。 @19-20-21-22 不结婚的只是极少数,大家过过嘴瘾罢了!自嘲与价值观的多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快乐方式! @大圆葱 (可以看出来头像是明显的情侣头像哦~) 我想结婚~因为遇见了对的人!好的爱情是一起成长的!结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仪式,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属于彼此。非常幸运在山大遇到了他,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俩都想回山大拍一组婚纱照嘿嘿! @伏瞻Fu_Zhan 老师我来提供一种观点。先说观点,我是愿意结婚的,尽管这对于我来说还是个遥远的计划。在遇到我现在的女朋友之前,我对于不婚主义有时候还比较肯定,但是现在的我对当时自己的看法却有些嗤之以鼻。去年的冬天,我遇到了我特别喜欢特别爱的那个她,和她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亲密关系的美好,也让我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我的女朋友激发了我自己内心的欲望,让我变得更加有血有肉。在谈恋爱之前,生活开支不大,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偶尔和朋友出去聚聚餐。谈恋爱之后,出去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才知道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当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经济上面的不足,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金钱是有那么渴望。这让我身上充满着干劲,因为只有好好奋斗才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原来充实的人生体验才是探寻自我的途径。在谈恋爱之后,我发现自己性格里面的很多弱点,这些是我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不完美,但是需要完整。谈恋爱,与挚爱的人结婚,工作创造价值,抚养孩子赡养老人,最后慢慢地和世界告别,如果不出意外,先与自己的父母开始告别,之后会与妻子孩子告别,最后跟这个世界的阳光雨露告别,跟一切告别。这是我期望的完整的人生。 @好为人师 其实我和上面同学观点不太一样,我更想和我相爱的人结婚,我不愿意将就,我感觉很多婚姻都是那种不是最喜欢,但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觉得婚姻又不仅仅是爱,也需要两个人相互磨合,我理想中感情会由直觉的那种冲动开始,然后两个人相爱,再磨合,最后决定彼此陪伴一生。所以觉得如果能遇见这种人就在一起,如果没有也无妨。 而且我觉得与以前的人不一样,现在的人从年轻人来说生活有很多事情要做,有点时候感觉不需要人处于一种伴侣关系也很好的。 但生活还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就像很好的朋友,亲人。 @小刘鸭 李银河:“如果特别特别看重结婚,那就不一定非得要等到爱情;如果一定要等爱情,那就要做好终身单身的准备,因为爱情,有时候也不是说一定能够得到的。” 深以为然。 人生路漫漫,遇见一个喜欢的人很难,如果遇见了真的是一件幸事。无论选择结婚还是不结婚,这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 但是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却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媒体多方努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一个更愿意让他们走入婚姻的外在环境。 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来看,国家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比如,适当延长婚假、产假,特别是出台男女平等的假期,而不是只有女性享受产假而导致女性因为就业歧视而不愿意结婚生育。可以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比如调整财务政策,降低家庭的税务负担,稳定房价、为大家庭提供廉租房等措施。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给年轻人更多的选择和宽容;另一方面应加以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并加强对婚后生活正能量的宣传,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作为年轻人的父母和老师,要对年轻人的婚恋观持理性宽容的态度,但是也要注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责任的内涵与意义,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 能和相爱的人一起携手到老,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与其说年轻人想通了,不如说还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 对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又属于上面哪种态度呢?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继续分享~ 欢迎来信 文 | 范蕊工作室 图 | 网络 编辑 | 汪龙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