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拍照·在百年西关洋宅,追忆似水流年 浮华百岁,辗转归来,你,仍是人间风景。 - 我见过太多老宅,最终湮没在岁月里,悄然无声。那句话怎么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很多老宅,当时用料考究、壁画精美、布局巧妙,哪怕只凭半窗遗韵去追溯当年的风花雪月,仍足以让人怀想连篇。而更多的老宅来历早已不明,甚至只剩残墙败瓦,让人倍感可惜。因此,能留存至今,并且依然具有生命力的老宅,实在少之又少。最近我便遇到这么一处,宝源路101号。 - 这处老洋宅掩映在树间,假若大门紧锁,整栋宅子便只有山花和水刷石栏杆能被过路人留意到。西式铁门上方只写了101号,如果不是文物保护牌上写着它的身份,估计鲜有人会停留驻足。走近一看,文物牌子旁边有这样的描述:“楼房外墙青砖砌筑,石墙脚,全屋门窗采用石门夹、石窗夹装饰。门窗装饰风格简朴,天花雕刻精美…”光看文字,便让人忍不住想进去看一下,当我真的走进去,才觉得这里比想象中的要惊艳得多。 - 里面色彩搭配很高级,细节搭配看起来也很用心,复古中不失朴素,讲究之余又不会喧宾夺主。一问之下,才知道房子里里外外各种旧物件都是经过精心修复和维护的。小到灯座那样的元素,也离不开专业团队背后关于“物尽其用”的原真空间营造哲学,换句话说,房子原来的旧栏杆、旧窗、旧门等等都会被再次用来作为装饰元素。听店主说宅里原来还有一部百年历史的钢琴,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已经无法弹奏出准确的声音了,但仍是让有经验的琴匠进行表面的修复,修好后被安放在饭厅一隅,和各种老物件放一起装点角落。与其说这里是一家餐馆、宴会场所,倒不如说这里是一家功能复合型文化空间了。 - 其实每次“扫街”路过很多老宅,看到里面依然保留着传统而繁复的装潢,我都会感叹万分,毕竟看过很多老照片的人会发现,广州曾经也是一座充满古韵味的城市。但是前些年为了国际化、现代化、宜居化却牺牲了本该实现的文化复兴。不过如今每每遇到能再现当年风貌的百年老宅,我都会欣喜不已。即便广州如今暂时难以企及曾经的文化审美高度,可辗转百年,所幸仍有这番人间风景。 #广州拍照 #周末去哪儿 #广州 #建筑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