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海名师工作室读书会系列成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单元主题:《多媒体技术应用》 邯郸市第二职业中学 吉丽晓 单 元 单元主题 | 多媒体技术应用 | 年级 | 高一 | 学 科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课时 | 8 | 关键词 | 多媒体、音视频处理、剪辑 | 学校 | 邯郸市第二职业中学 | 设计者 | 吉丽晓 | 单元概述 | 本单元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七章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多媒体的应用和信息获取的能力,主要涉及到多媒体概念特点和类型的认知,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以垃圾分类宣传片为主要切入点,运用windows movie maker进行视频的编排和剪辑的创作活动。为后期表现性任务自主创作短片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在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最后的表现性任务,学生将作为导演、编剧、剪辑师等身份,导出自己的一个小作品,并做展演。 | 阶段1 确定预期目标 | 确定的目标: ——学生学会对导入的素材编排剪辑; ——学生掌握动画过渡效果和时长等控制剪辑方法; ——学生将会用导演和剪辑的视角,完成视频的合理剪辑和思想内容的正确表达。 | 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 | 预期的理解是什么? | 学生将会思考
l多媒体技术简单操作 l剪辑对视频意图表达的重要性 | 学生将会理解 l多媒体的概念和技术特点和类型。 l能应用多媒体剪辑软件表达情感。 | 作为单元学习的结果,学生将会获得哪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 学生将会知道 l 多媒体定义特点和类型。 l 处理资源的多媒体软件都有什么。 | 学生将能够 l 区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 l 获取多媒体的方法。 l 会使用多媒体编辑软件制作视频。 | 阶段2 确定合适的证据 | 什么能够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 表现性任务: 《导演请指教》——学生作为导演、编剧、剪辑师的多重身份,去制作完成课堂中的基本剪辑任务,并总结出在剪辑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导演请就位》——先设计脚本,按照脚本进行后期拍摄,对需要的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图片、音视频),并进行后期的剪辑,最后完成校园公益广告片的制作,小组共同写一篇对多媒体应用的感受和体会。 | 根据阶段1的预期结果,还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 | 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馈 | | 通过什么样的真实的表现任务来证明学生的理解? | 任务描述: 接到学校的任务,要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做一些公益宣传片,进行播出。你需要有导演、编剧和剪辑师的思维,设计脚本和准备素材资源。最后你的目标是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视频宣传片。 | 学生哪些作品和表现将为预期的理解提供证据? | 通过制作课堂操作的最终作品展示以及同学们的解说展示; | 通过哪些标准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表现? | 视频剪辑过程中效果的过渡、音频和画面的贴合度、画面之间衔接的自然度、视频展示和思想表达的完整度、最终呈现视觉画面的舒服度作为标准。 | 阶段3 设计学习体验 | WHERETO 什么样的教与学的体验顺序有助于学生参与、发展和展示预期理解? | 1. 以电影片段和短视频展示切入,吸引学生思考这样的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里面都用到了哪些多媒体资源。2.介绍基本问题,谈论本次学习的最终表现性任务(人人都是导演和剪辑大师-做斜杠青年)3.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和表现性任务,根据需要介绍作为导演和剪辑应该注意到的点。学生通过视频微课的学习,掌握操作步骤,以此来支持任务的达成。作为初次学习,分为了三个梯度,每个梯度有一个检验和评估。4..通过多媒体资源的概念和图片音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多媒体有更形象具体的认识。通过视频的学习,熟悉Windows movie maker的基础操作。如:图片视频音乐和解说的导入、顺序的调整等。5.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基本的电子相册加音乐,进行展示。6. 梯度提升,通过同一个作品有动画过渡和没有动画过渡进行对比,引发好奇心,小组合作探究动画过渡和每个画面时长的调整,再次加工自己作品。7.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说出自己在调整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8.分享小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价反馈进行修改。9.播放视频《垃圾分类》学生的情景剧,这个剧情有脚本,如果根据脚本,进行剪辑,正确表达思想内涵。11.布置任务,要制作关于校园公益广告的宣传片,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脚本、拍摄、最后剪辑,形成完成的视频宣传作品。12.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分享制作视频的一个感受,每个画面之间组合衔接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不合适的剪辑会给人造成表达上的偏颇。每个组要生成一篇对于多媒体应用的创作体会。13.延伸:视频剪辑是编剧和导演思想表达的输出方式,所以在同学们在看到网络上一些视频时,不要轻易相信。有时候网上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有可能一些视频会断章取义,所以要树立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的这种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