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有人问起:参加国赛的都是真正的养老护理员吗?怎么回复,在线等,急!

 养老运营消消乐 2021-12-16

有朋友曾问笔者这么一个问题:“参加国赛的都是真正的养老护理员吗?”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想杠了,尽量用客观的叙述回答会更让人接受。

首先要肯定的是:参与此次国赛的养老护理员,不管有没获奖,他们其实都是正在从事或从事过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他们都是真正的养老护理员

▲点击图片,了解 全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经历

试想,哪个机构不想自己的护理员在国赛上取得佳绩?所以都会把自己最好的护理员推荐去参加国赛。

我们从民政部的相关政策回复了解到,民政部组织此次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的目的

让护理员能够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希望通过比赛推动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养老护理员,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养老护理也需要很高的专业要求


同时,民政部对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要的门槛要求也不高

参赛选手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尊老敬老爱老,对养老服务工作有爱心和责任心;学习能力较强,身体素质好;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从事养老服务工作2年及以上的一线养老服务机构在职职工


另外为了平衡比赛机制,也做了如下限定

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及已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报名参赛。


为了提高团体参与及科班出身护理员的参与,也做了如下规定

每支参赛队由4名队员组成,队员应至少来自2个及以上工作单位、至少有1名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


另外也特别强调了:鼓励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职工积极参赛。

综合对以上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参加条件的解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是欢迎并提倡养老护理员踊跃参与的,并没有歧视或阻止符合条件的大龄养老护理员参与。

▲点击图片,业内描述:养老护理技术难度不亚于发明创新

据调查了解,我国养老护理行业普遍存在人员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低、队伍流动性大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基本以农村出身的40、50人员为主,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也缺乏职业的养老护理技能训练

这是行业的痛点之一,也是民政部提倡的重点加强提升的地方之一。

外人看来,护理员只是服侍老人“吃喝拉撒”,但其实大有讲究。

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除了“清洁口腔”“修剪指甲”“洗头洗澡”“协助进食”等常规操作外,还包括“分析老人无法入睡的原因并解决”“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以及“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等专业操作

▲点击图片,学习国赛养老护理技能

总的来说,养老护理工作贯穿了生活照护、基本照护、康复照护、失智照护以及感染防控模块

打扫卫生、端端饭、给老人清洁等,这些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复杂情景需求了。

只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细心、耐心和爱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所以,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技能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从大赛开始就一直在关注,从院内竞选开始,到区(县)赛、市赛、省赛,最后到国赛,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是走不到最后的

▲点击图片,回顾 各省赛区决赛现场纪实汇总

就像我们为了达到游戏里的王者段位,从开始的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星耀,到最后的最强王者。没有一定的技术也是达不到最高段位的。

自今年5月大赛启动以来,各赛区共组织地市级选拔赛454场、省级选拔赛32场,参赛选手达3.4万人,包括很多一线大龄护理员

但其中很多专业能力不足的选手(包括一些90后)在市级赛就被淘汰了,许多有较强一线护理能力的90后年轻选手(很多是科班出身)则继续突围。

所以,笔者个人看法:

1、参加这次全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的肯定都是真正的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没有真假之分,只有专不专业的区别。

2、这种比赛应该多筹备多举行,模式更多样化,奖励应该更有重量,这样有助于提高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地位,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这一行。

3、学海无涯,具备工匠精神,提高自身的养老服务技能水平,不管对自己,对老人,对机构,对行业,都是多赢。

最后,愿所有养老护理员都能被温柔以待。

参考来源:

1.腾讯;

2.百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