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 鉴 山 的 传 说

  清泉 2021-12-16
李拥军

图片

从前,宝鉴山顶是一块巨大的磬玉石,光滑明亮,如一面镜子。若是晴天丽日,阳光照耀,镜面霞光万道,光芒四射,辉耀整个州城,因此,人称这山为宝鉴山,耀州缘此而得名,山下的村自然就叫宝鉴村。

听村里老人讲:

山上有一口井,井口老碗粗,直通地心。有人说它是地眼,也有人说它是天眼。俯身侧耳倾听,有人听到狼哭鬼嚎之声,犹若地狱一般;有人听到天籁之音,仿佛天堂一样。扔碎石下去,则“咣当当”声不绝于耳,深不探底。        

  

图片

人站山下村庄,向上眺望,可见黄蒿梁上梅花鹿,三三两两,蹦跳跳,扬头撒欢。

 山脚下,有石径依山斜上,宽畅平滑,如绸似缎,远远望去,好似银练玉带一般。

山坳处,有一泉眼,泉水汩汩,清澈见底,昼夜不息。饮之,甘冽清爽,沁人心脾。

到了晚上,山坡上偶有萤火浮出,时明时灭,飘忽不定,当地人谓之鬼火。现在想想,哪有什么鬼火!只不过是偶见的磷火之光罢了。

图片

当年耀州知州、晚清诗人顾曾烜就有诗云:

  季丰比户验农祥,

  宝鉴山头夜有光。

传说古时候人们常来宝鉴山求神问天,有人求得宝鉴山霞光满天,回去后家丁兴旺,财源滚滚;有人求得宝鉴山灰飞烟灭,黯然无光,回去后招灾惹祸。所以,恶人不敢再来,好人络绎不绝。

清咸丰年间耀州举人郭泌诗曰:

        宝鉴霞光

  山名宝鉴顶微圆,

  树色苍苍带朝烟。

  入暮晴霞红一片,

  山农即此卜丰年。

图片

早在北宋皇祐年间,知州王扬廷就在州署后筑有“望辉台”,观望宝鉴祥光,预测丰收。宝鉴山顶若有霞光出现,预示这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据《陕西通志》记载:州东十五里有鉴山,年丰山中有光耀如鉴,州以是名。”这里说的鉴山,就是今天的宝鉴山,早晨太阳出来之时或夕阳西下之时,立于耀州城向东眺望,只见霞光万道,光芒四射,整个宝鉴山以下的沟壑原野已被霞光笼罩,耀州城便成为一个光明照耀之城。

此景“宝鉴祥光”,后来被誉为耀州八景之一。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