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资讯】福州“门”字地名故事

 菖蒲泛舟 2021-12-16

澳门

俗呼“鸭门”。因其地有“澳门桥”而名。原称“清远门”。《榕城考古略》说:“旧以丰乐为罗城与清远门楼,故中间又有金斗门。”澳门桥之南有“风宪坊”,为宋余深为御史时所立;桥之东有“柏郎中祠”。祀元福建行省郎中柏帖穆尔。明汤莲《吊柏郎中祠》诗:“白鸡庙里祀高襟,谁识当年死事哀。太息澳门桥下路,更无人吊忠魂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纪念林则徐,林氏后裔及福州乡贤建“林文忠公祠”于澳门桥下(今澳门路16号)。1982年,祠堂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

利涉门

在鼓楼区安泰桥之北,为罗城的南大门,是商贸最繁荣的地段,因称“利涉”。《榕城景物考》说:“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宋曾子固有《出利涉门》诗:“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

南门

为明福州府城的南大门,故称。《榕城考古略》说:“即旧夹城之宁越门也。城阃内砌石,屈曲如水纹以制离火。按《黄碑》,王氏所筑之南夹城,有登庸、道清二门。今其址不可考。此则咸淳间增筑外城所改之宁越门也。或曰,即登庸门。重关巍堞,左右皆有翼楼,上有周将军祠,形势视诸城独壮。道光间,灾后重建。”又《福州坊巷志》说:“五代梁筑夹城,名宁越门,宋初更筑外城,初名远南门,后改名合沙门。明为南门,旧城砌石屈曲皆水纹,以为厌胜,谓制南方丙丁之火也。”

宋蔡襄《畅春登南门》诗:“丽谯高倚晚天霞,满目平皋尽物华。十曲胡笳催鼓答,三重湘酎倩旗夸。连江急雨送归燕,拂地轻风移落花。强凭栏杆还自问,此情何处是边涯。”罗城之“利涉门”亦称“南门”。清王朝屏罗城怀古》诗:“故国繁华地,城高雉堞新。有门皆利涉,无水不通津。桥冷鏖峰月,楼飞柏庙尘。罗山遥睇望,惆怅昔年春。”

北门

在福州之北城门,故名。《榕城考古略》说:“即旧北夹城之遗爱门也。旧志谓即严胜门,误。按《黄碑》北夹城门二:一曰道泰,一曰严胜。《闽都记》:严胜门,梁时在子城北隅,由平山东折而南,逾二十寻。今城屡拓,门亦不存。严胜者,刘宋时人,居迩于墙,鬻米取赢甚薄。时忧旱,神告太守:'必得严胜祷’,如其言,果应而雨,遂以名其门。旧有严公祠。明洪武三年(1370年),都指挥秦艺以旱祷而应,撤旧庙而新之,郡人陈珪为记。据此,则今北门宋时增筑外城所设。其曰遗爱者,以郡守元绛得名也。《名胜志》:宋郡守元绛数游升山,郡人因其去之日,易北门为遗爱云。今考绛典郡在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而增筑外城则在咸淳九年(1273年),盖宋初各城虽堕,而门尚存,故但易其名,非增设也。有谓即夹城之道泰也。”宋曾巩《北城闲步》诗:“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任意行。便起高临亭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东门

在福州之东城门,故名。《榕城考古略》说:“即旧外城之行春门也。本名东武,宋郡守严辟疆改为行春门。”明改为“东门”。每岁立春,郡守率群僚迎春于此。附近有“迎春亭”。屋宇鳞次,气象万千。明谢肇淛《夏日东城莲花楼》诗曰:“古堞遥连百尺楼,高山排闼坐消忧。云迷平楚高低树,风送寒潮远近舟。黄鸟啼残荒苑夕,碧莲香尽曲池秋。斜阳欲下归鸦急,嘴倚松门看月流。”清魏宪有《哀城东》诗:“忆昔城东雄甲第,衣冠文雅皆名裔。诗书屋里欲充梁,车马前途何迢递。莺花不绣三月天,笙歌时纷中秋霁。编户织丝机杼声,半入云中半天际。”但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五月,东门一带被匡屋住兵,于是“江水江花昏戍楼。”民国21年(1932年)拆除而建马路。

西门

在福州之西城门,故名。《福州郡志》说:“即北夹城之迎仙门。”又《三山志》说:“门外通怡山,梁时王霸升举,故名。亦名怡山门。治平元年(1064年),郡守元绛所作。”

2008年8月6日,福州,澳门路的林则徐祠堂

2009年2月4日,福州澳门路上介绍福州历史名人的灯组吸引市民。

2010年1月29日,福州澳门路,一名女孩在卖新年吉祥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