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枯燥了怎么办?四个方法

 fapdqj 2021-12-16

临帖,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历代书家,虽已成名,临帖依然不辍。文征明80多岁,仍能从临帖中汲取到营养,可见临帖的妙处所在。

临帖容易枯燥,或容易进入瓶颈,因此,下面给大家推荐四种好玩的、互补性的临帖方法,仅供朋友们参考:

1,篆隶相通

隶生于篆乃不争的事实。我们可尝试把篆书和隶书结合起来临,就可以发挥书体融通的特点,相互借鉴影响,尤其是隶书结合篆书浑穆之气可添高古气息,适当地加入篆书笔法又可增添变化。

俞和《篆隶千字文》

2,楷行相长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放浪为草,收敛为楷,与篆隶书的关系一样,两者之间也很默契。如果将这两种书体结合起来就能做到兼顾。

文征明 隶书《千字文》局部

但选帖要注意协调,两种书体间最好可找到默契点,如褚遂良楷书与米芾、二王行书,颜鲁公楷书与王铎行书等,有的结合难度要大一些,如于右任将二王草书和魏碑结合。

文征明 隶书《千字文》局部

3,碑帖相熔

碑帖同根生,是互补交融的书法形式。帖学以二王为主,而碑体风格多样,但大相径庭,建议先从规矩一路的入手好一些。

文征明 楷书《千字文》局部

可选《张黑女》和《郑文公碑》等,然后再选《张猛龙》和《石门铭》恣肆一路,不要一上手就是像《爨宝子》、《灵庙碑》等灵怪作品,无益反害。

文征明 楷书《千字文》局部

4、纵向溯源

比如“二王—米芾—王铎”,自二王顺延至米芾,顺理成章,米芾首先在结字取势上对二王进行变化,有米芾与二王的功底,临摹王铎则事半功倍。

文征明 行草《千字文》局部

王铎较米芾更加厚重,气势更加剧烈,再施以大胆的墨法变化,便成为独一无二的王铎书风。

文征明 行草《千字文》局部

学书法,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

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与节奏,

这是决定着自己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

坚定前行的关键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