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后,史姐姐来到橘子洲,瞻仰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站在这条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江岸边,放眼辽阔江景,感受猎猎江风,雄壮气概,油然而生,默诵《沁园春·长沙》,伟人风华正茂的雕塑,震撼人心,诚如这奔腾的江水,岂仅是水,奔腾的更是英雄气概!短暂的艺术采风,就让史姐姐实地感受到革命的热土带来的力量! 本次巡演,才食武昌鱼,又饮长沙水,此时此地演出《杜鹃山》,颇有一种天地人合的意味。 杜鹃山是井冈山的南大门,虽然在江西,离长沙却只有300多公里。 1927年,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清党”和“分共”,革命形势跌入谷底。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会后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一个月之后,秋收起义如期打响,后来,根据敌情,毛泽东等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经过三湾改编,从湖南转战到江西,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以此历史为背景,京剧界的前辈创作出了《杜鹃山》。 武汉、长沙、萍乡、安源、井冈山、杜鹃山,这些词汇不仅仅是地理名词,它们还代表着革命艰难而光辉的历史,通过经典艺术作品赋予我们无限的感慨和神往。 当我们细心揣摩戏剧和人物,对革命圣地的感情和怀想便自然生发。之前大剧院演出部主任对我们说,湖南观众对《杜鹃山》特别看重,这片热土,对于伟人、对于历史,有着特殊的情怀。 从橘子洲回到剧院,四点半全体演职人员做核酸,做好一切防疫工作。 舞台上,赵宏运、潘梓健、徐朝皝、张国强等几位年轻演员热身活动,做充足练习,年轻英气的革命战士,身手敏捷,武艺出众。史姐姐也在舞台热身又开嗓,先和吴宝对打一段快枪,又练嗓,“想起您力量倍增,从容镇定”,声音更加有力坚定。 化妆间里,化妆师林佳正在细致修剪柯湘的发套,她分享了一些准备工作: 此次巡演,每个地点安排一场传统戏,一场现代戏。传统戏妆面造型色彩饱和度比较高,装饰感强,要体现人物的古典气韵。每一次化妆,姐姐我们都会愉快地边工作边探讨,有新的改善和效果时,我们都格外开心!革命现代戏的妆面相对写实,底色贴合剧情环境,妆面塑造要体现出革命年代女共产党人的坚韧与英气。柯湘头套也根据姐姐每一场演完的感受反复修剪调整,努力让整体造型静态动态各个角度都不留遗憾。 ![]() ![]() 演出开始,柯湘一句西皮娃娃调:“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引全场欢呼掌声;“家住安源”一段,不少观众跟着一起合唱,“明灯照亮我心头,要为那天下的穷人争自由”,“誓不休”之后的鼓掌与叫好淹没了剧场。 “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叫好声更加振奋;“团团烈火烧我心”,“杜妈妈遇危难毒刑受尽”,观众边鼓掌边合唱;“光辉照耀天地明”,掌声如炸雷一般,“壮志凌云”更加把全剧的革命英雄气氛推向高潮! ![]() 一场大戏,需要各工种的倾力合作,巡演更是如此,所有的努力付出都交由观众来检验。
演出完美结束,史姐姐返场一段“贵妃醉酒”,感谢热情的湖南观众。史姐姐感慨:“时隔二十多年再来长沙演出,无限感慨,首先感谢湖南大剧院的邀请,剧院管理水平先进,细节周到,特别温暖;其次,湖南观众观剧素养极高,特别懂戏,爱戏,知音难觅,感谢他们给了我和上海京剧院同仁无限的鼓励与支持,最后,我们会再来湖南演出!” 长沙是一座深具魅力的城市,有诸多遐迩闻名的风景名胜,还有各种美食小吃,史姐姐很想多揽胜多品味,然而明天一早就要乘高铁奔向临沂,只能期待下一次再相聚,给热爱京剧的湖南观众们,再演好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