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非洲不是一个国家,常识,却要广告!

 红菊的旅行plus 2021-12-16

没去过非洲之前,多年前自己也这样认为的,自己对于非洲的印象就等同了一个天热的地方、到处都是深()色皮肤人。走过不同国家之后,你才会发现东西非、南北非的差距如此之大。深入当地生活,观察和理解当地生活,时间越久,越发现把非洲当作一个国家,看似是个笑话,世界对非洲的误读也是一直存在的。

非洲不是一个国家,常识却需要广而告之,包括在遥远的东方,香港的公交车上;此前2014年的某天上班途中在某路公交电视上看到的个广告,最后出来的字母告诉观众“Africa is a not a country"想来非洲各国的人民是多么的无奈和郁闷,以至于他们跑到遥远东方明珠的港岛做广告,当时在10路还是5B这路车上看到这个广告,不禁一笑。

读研究生期间,看了一个英年早逝的教授写的关于非洲的一本书,虽然此前已经到过非洲几个国家,但当时读来自己突然有点眼睛湿润,这样的教授,才是做学问的榜样,国内有多少研究非洲的,而没有到过非洲了,而这个教授,死前,踏遍了22个非洲国家了,截至2010年,非洲还是53个国家。

国内有些媒体或文章动辄走遍非洲、玩转非洲之类的字眼。这也是无知者无畏!

目前非洲包括南苏丹一共54个主权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或者英语通用的22个国家,主要分布在西非少数几个国家,以及东非的一些国家。法语主导的国家 22个、整个西非绝大部分国家,以及中非等地方,都是法语畅行的国家。葡语国家5个: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其他语种国家5个(西班牙语或英语/法语/葡语或意大利语、卢旺达语)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利比亚、卢旺达、索马里这几个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的各个国家,基本都是人口相对青年的国家。人口中位数年龄18岁以下的4个国家: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马里、坦桑尼亚。人口中位数年龄高于28岁,小于35岁的2个国家阿尔及利亚(28.1岁)、利比亚(28.9岁)。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例高于5%的共有9个国家: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佛得角、莱索托、毛里求斯、摩洛哥、塞舍尔、南非、突尼斯。而我们已经是一个步入老年化的社会了,年纪65岁及以上的占比已超过10%。这54个国家里,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有10个国家,其中有4个国家的人均GDP是比我们的高,来自北非的一个国家接近($15400)(GDP per capita (PPP) us$)。也许这数字很难理解非洲


当我们走进非洲,发现非洲并不是贫穷、疾病的代名词,也是不到处是干涸、沙漠、炎热(我们夏季的时候,在南半球的一些非洲国家正是冬天)。而除了那片撒哈拉大沙漠,除了肯尼亚的大草原,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天赐的自然美景,离开城市,每一处都是一副风景画,天蓝得让人炫目、白云低得以为它们要掉下来、一片片绿得骄傲的灌木丛或者一株株高大的面包树等植物让你不得不怀疑土地贫瘠的说辞,长不出我们眼中的传统庄稼,就可以说人家土地贫瘠?


非洲大陆,如果今生有机会和实力走得遍,一国一周时间,我们大概也只能看个皮毛,谈何体会当地文化。不亲身看一看,在一处如过客,我们在别人文字里读不到真正非洲54国的国民日常生活,但慢慢的可以消除一些不该有的无知偏见,逐渐让变得更加平静和包容。当地人带给我的启发:切身第一的理解当地文化与生活,工作之余学习他们的智慧与善良,工作的磨合与适应及熟悉与掌握,如何看待和理解非洲的文明与"落后"。莫叫年华负非洲。

只有亲身从车上下来,落地一步步去感受他们的文化和生活,对于文明的定义和标准,如何看待和理解非洲的文明与落后,也可能会有新的看法;才会发现非洲的多姿多彩,当然还有许多想象不到的头疼胃胀之事。

如果翻开非洲50年前的地图,不难发现整个非洲几乎都是欧洲白人殖民的天下,大部分是法语国家,非洲是法国人的后花园,除去那些没有受殖民统治的为数不多的4个国家,独立前的那20个在法国的统治下的非洲国家,占了近非洲一半的面积,形成了现在众多法语国家;殖民国家独立前,英国在非洲的区域相比较少一点,排在第二德国沾染了一点东非,包括纳米比亚。自 2011年后,包括南苏丹在内,非洲一共 54个国家。如果这些国家每个用一句话或一个故事总结印象最深的,也许有难度,如果抛开偏见的坦然之心去看周围的人和物,发现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亮点和美丽景色。

非洲从东到西,就要飞8个小时左右,更不要说从北到南的长长的版图,非洲如此之大,所以几乎很难用共性的词来概括或形容非洲。当然了,从东部到非洲的最西部,不难发现非洲人民的共同之处:乐观、能歌善舞、特有的发饰、对足球的热爱、虔诚的宗教信仰、传统的服饰风格、轻松自如的头顶物品等等这些生活中的日常场景。

非洲不少国家的人民,虽然物质没有我们发达,但别人的礼貌和文明有时候我们所谓的北上广也不及,包括排队等候,也许再过三十年也学不会;还有那些满满幸福感的面孔和友善笑容,以及对于陌生人的喷嚏,离你不远处的一位当地人,即使他坐在他车里,也会远远来一句“God Bless you”。而自己不习惯这个礼貌时,局促得连个”Thank you”有时都会忘记了说。


信任是一种能力,被人信任也是一种幸福,而在遥远的非洲国家,遇到这样的事情,更加无比幸福,

纳米比亚那边无论盐矿附近摆摊卖盐的无人自助小摊、还是酒店老板,在一幢幢独立的度假式酒店里,租住的两个晚上的别墅房,没要押金,没有任何太多啰嗦的言语,说后天你们离开的时候来收房费,然后她交了钥匙就放心离去。

记忆尤深的是,当年在阿布贾去机场的时候,手机忘在出租车上,司机后来送到机场,还找到了正在机场大厅一角座位上打盹的我,那一刻那个感动和僵化,于是自己连谢谢都似乎忘记对出租车司机说了,感觉是遇到了活雷锋,还是在遥远的尼国。同在一片大陆,从东到西,对于尼国,虽然同为深色皮肤人,他们也对这个大国的人颇有微词,不乐意自己把他们当作一类来对比,但大部分是善良纯朴的。

某天晚上下班在堵城遇上超级堵车,天色渐暗、看形式不乐观,赶紧下车走路、那简直是一场逃命式的狂走,路上到处是车,从车之间找个缝隙穿梭都需要好眼力和脚力及灵活的身形,当自己在车辆缝隙穿梭,也发现一些当地民众和我一样,彼此相视微笑,大家此刻都是路人也是盟友,还会示意那边路缝隙宽点,赶紧走过去。当那时自己才明白,当地哪些司空见惯的上班族普罗大众和我异乡人一样,都是弱者,也是生活的强者,面对风险和危险,有时候只能前进,目标尽快走出那段在那段夜间时刻100%会发生抢劫的道路,否则最大的可能就是坐以待()“”,因为谁也不敢保证AK47或者什么里面不会走火,就那样在拥堵不见路的道路上一个小时走了5公里安全达到。之后司机和车一起回来,说车被劫了!感谢上帝!次日当地其他人员不相信我走了回来!(从T2 到BL的距离和路况估计他们知道的)。

贝宁,从尼国经济首都一路驱车到达的邻国,你吃到的一盒炸鱼饭也许就是某部长夫人开的!塞内加尔,西非大陆上最西端的国家,90%以上的回教徒国家,一次,司机问到我死后是否土葬,我告诉他我们国家是火葬,这似乎让他无法理解,言语不多,法语不太精通的我,只能慢慢和他解释,似乎依然无法理解,他还以我做例子,说无法接受你被火葬,淳朴又不失可爱的司机。

从现代经济生活上,很多非洲国家存在的贫富差距,类似中国国内的城乡二元经济差别,另外很多普通百姓收入也比较低,但是在首都等这些大城市,要过得上算中产阶级生活,要承受的物价却不低。

到了咖啡传说中发源地的埃塞俄比亚,以300比尔(折合人民币约100)一天雇佣的当地司机跑在亚迪斯阿贝巴的城里和城郊,感谢他们的是善良和友爱,也感谢上天对自己的福佑。在安哥拉,第一次一个人只身飞到安哥拉,们走街串巷,从城里驱车到郊外近百公里的地方,也是无知者无畏。

在吉布提,当你看到一个穆斯林主导的国家,街头、酒店里都张灯结彩,大肆庆祝圣诞,这是何等的包容,那时正好年底,还是什么原因,安保很严,进酒店车辆需要排雷检查,那天晚上车子送我到机场,一个人被拦在了半途,略略紧张起来,司机叫我下车,我以为劫匪!?然后发现是人家制服人员在警察进机场区域的车辆(虽然离机场有段距离),之后安然无恙抵达机场,航班经埃塞、肯尼亚去达市。

在吉布提,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非洲大陆的湿热,非洲应该这么像这里热才对?到了达市,有感觉不是非洲的那种炎热。也许是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上天的恩赐,饿不着、冻不着,当地流传这么三句话,穿衣靠块布、吃饭靠棵树、发展靠援助。猜测这也是达市给人有种拉各斯的感觉,但明显没有拉各斯的繁华与生机的原因吧。


有些生活,不经历,别人怎么说,都是一场空。如同交响乐,不去现场听,怎么讲都是空。弦乐、管乐、定音鼓、小鼓、三角铁、钹、竖琴等等,这些你不去在乐队旁边坐着听,体会不到每个乐器的作用和她们的美丽。

在去达市的某个航段途中,飞机上自己睁开眼睛,正好发点心,要了杯热茶,没等空姐说完要不要糖和奶,茶已经喝了!空哥如是笑一下看空姐,

空姐给我的面包,自己三口两口吃完,才发现旁边那个白人小女孩看着我乐,自己于是也乐。

在航班上,当睁开眼睛看见非洲大陆的雪山白云围绕,以为在梦境;在飞机上打盹时,听机长说了一半的广播,以为要去索马里,自己睁开眼睛,一个激灵,心想完了,再一听,不是停在索马里啊,然后继续如猪似的睡着了。

在遥远的西非之端塞内加尔的达喀尔,自己在楼顶看大西洋上的夕阳日落,看见楼下的黑人小伙子在认真的练习拳脚,从东非到西非,功夫文化比孔子学院的影响更加有力度,因为当你给他们馈赠的时候,对方只会说"Thank God!",而不是“Thank you!"。

在自己目睹了而没有经历过的周围人那些遭受的伤寒、麻辣热、登革热,还有那虚惊一场的睁开眼睛看见5~6AK47堵柱车两侧轮胎(光天化日打劫?)睁开眼睛竟然不怕(至今也奇怪),然后还来来了一趟警察当司机的派出所之旅,警察要赶我下车,我说太热,空调开着,我车里等,你看我也跑不了。警察看了一眼,钥匙留给我在车里坐着等;每一会功夫就跑出车和旁边警察大姐开始唠嗑,后来可以走了,发现钥匙在车里,车被自己反锁了,警察大哥貌似不可理解我,无可奈何,又帮助用铁丝从开了一点缝隙的窗户里帮助掏车钥匙。

非洲,谁的地狱,谁的天堂?一个让人似乎有一种非洲情怀的感觉,不(Do)无比(you)(like)爱(my country?),也谈不上讨厌,局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吧,这个中滋味,我们只有慢慢去体会了。

人生本来就是个旅程,结果一样,何必一直纠结在结果而忘记了旅程的过程和途中的风景。在东非看西非,两道风景。

感谢自己到今天安然无恙可以看见日落日出。

遇到当地人问我是否喜欢他们的国家或者城时市,怎么回答呢?只能照实回答了。

当我们切身的理解当地文化与生活,工作之余学习他们的智慧与善良,工作的磨合与适应及熟悉与掌握,其实大家即使语言、文化、习俗等不同,

大家在心里上对彼此的尊重、友爱、善良这些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问当地人,还有华人,在 30年后,你看非洲的这些国家,还有你们国家,是否有可能也可以像我们中国现在这样的发展。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无论是当地高等教育的人用法语斩钉截铁的回答(他眼中也是无奈但也许对他是事实),还是在不同国家经历数十载的华人。也是只有上帝知道。但这一个神奇的大地?谁又说得准呢,尤其这个尽是黑天鹅出现的时代。


图文:吴冰-JH2

六月瑚的微信号 :JuneHu_JuneHu

Life is living with optimist mood and great lov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