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欧五国游览随笔,一路遇见美好与美食......

 侨见欧亚 2021-12-16

北欧五国:童话世界,北极光,山妖出没......?

首次北欧之行,真有点”说走就走的旅行“,整个行程规划,时间与内容不合理,大约1/5的时间其实在往返于机场的路上,当初头脑袋发决定的旅行,半年前购买的机票人民币3740元,但是以为不算贵,其实不便宜。

雅典-哥本哈根-雷克雅未克-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雅典这一圈下来,旅途中没感觉累,等真的停住了脚步,感觉很累,脑袋似乎都僵硬了3天才回过神来,而一切美好的风景与体验,都已经深刻在脑海。

北欧五国的一个汇报,给自己,也给时间一点印记,图文有点长1万2千余字,喜欢的可以根据如下目录,挑自己喜欢的看。

游记目录

  • 01/

     北欧五国:童话世界,北极光,山妖出没......
  • 02/
    “仓促”而充实的北欧五国之旅
  • 03/

    北欧五国的旅途物语1懂得选择和取舍
  • 04/
    第1站丹麦|童话王国的样子-慢游哥本哈根
  • 05/
    第2站冰岛|冰与火的国度.....不止冰川温泉
  • 06/
    第3站挪威|峡湾风光和美食,没遇到山妖!
  • 07/
    第4站瑞典|"北方威尼斯"辉煌与浪漫
  • 08/

    第5站芬兰|斯堪地纳维亚外的特立独行侠
  • 09/
    北欧五国的旅途物语2 生活与建筑的审美
  • 10/
    北欧五国的旅途物语3 自由行的基本技能
  • 11/
    写在北欧首旅之后

虽然有旅途后的疲乏和踏上旅途前的紧张,但这一路 不过也见识了不少。因为很多东西,在别人的照片里,有时候,看到的都是一个局部。观世界,看生活,别人的视角和自己亲自看到的视角,总有些是不一样的。别人的心头好,不一定适合自己,如同北欧的腌渍鲱鱼,”臭名昭著“的瑞典鲱鱼罐头。

“仓促”而充实的北欧五国之旅

在旅行中,初次到异地,因为兴奋或者时差的作怪,每天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充分的,

因为夜晚舍不得早早的入睡,早晨舍不得错过所到之地的旭日初升的霞光和清新的空气,每一天的旅行路上,虽然身体疲倦,但也能量满满的亢奋着,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所闻所见。

倘若赶在6月下旬来到北欧,仲夏节(Midsummer Festival)的欢庆,给旅行会增添更多的乐趣,那何尝不是锦上添花的额外收获。

不巧在8月份的暑期休假季节,时不时遇见的门店打烊休假,也不必失望,在街头转角某个地方,总有一家店面为你而守候,等待遇见偶然闯入的异乡旅者。

冬夏交替之时,很多游览项目在10月中上旬告一段落。自己偏偏是在了不冷不热,不尴不尬的10月中旬到了北欧。

欧洲的美,充满着厚重的人文气息,这也许是别的地方无法复制的。

他乡的风景 人文 和自然景观衍射出一面镜子,照亮自己的生活。

旅行的根源目的不是为了看风景而一路奔波,在旅行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懂得珍惜眼前,珍惜当下。

北欧人民如诗似桃源般的风景与生活环境,也要经受得住夏天极昼与只有3个小时阳光冬天漫长极夜生活环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习惯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四季分明,有着24节气的农耕基因的南方人,到北欧,我们如同匆匆过客。

在北欧(Nordic Europe)五国里, 举国人口才35万左右的冰岛,和广袤的苔原和冰川相比,这个国家是整整意义上的地广人稀,并且1/3的人口居住在首都雷克雅未克。

虽然挪威 、 芬兰 、 丹麦 ,三个国家,地貌各不相同,人口却是彼此接近,平均约550万人口的波罗的海国家,拥有最富饶的森林。

而瑞典和上述四个北欧国家相比,她逾千万的人口体量与齐全的各种工业与科技等规模,毫无疑问是北欧之首。

北欧五国各具特色 皆欢喜遇见, 如果一定排个旅行次序 或者去了想去的,第一是 应该是芬兰了 第二是 瑞典吧, 丹麦,冰岛 和挪威。感受极地与孤寂的地貌,冰岛自然少不了的首选之地。

也许不是每个城市有教堂,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 是这个城市的灵魂载体与精神图腾,下次有机会北欧之旅,图书馆时光,探寻黄金屋。赫尔辛基的OODI图书馆,会让人再次想念芬兰,因为她不仅仅是个借书的地方。

北欧五国旅途物语(1)|懂得选择和取舍

在深秋的北欧五国,没有去追那妖娆如梦幻般漫天飞舞的极光,也没有去触摸千年冰川和晶莹剔透的极地寒冰水晶,只是在每个国家的首都街头,漫步。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旅行追逐的侧重点和聚焦点自然也不尽相同。

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旅行的重点上什么 休闲 观光 度假 人文景观 历史古迹文化,做一回极光猎人,米其林摘星食鉴,吃一次海鹦肉,或者在极简北欧风的果断体验一下厚重的宫廷式酒店......

在旅行中,最考验人的是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从哥本哈根飞到 雷克雅未克,机场到酒店,巴士下车后,一路看一路走走停停的,到了酒店已经晚上6点左右,收拾一通后,穿上小棉袄,走出酒店大堂,一阵冷峻的寒风吹来,这和天黑之前感觉是初春花开的天气完全不一样,初到”黑灯瞎火“的陌生地,没心情去探寻。

有了Fish&Chips,这样的完美组合,哪里都不会饿死,再挑剔的胃,也可以容得下 鱼和土豆,第一它是熟的,第二它是热的。

Fish&Chips的发音,无论川味还是河南味的,北欧人民的英语都可以理解你要吃什么。如果一定要矫情到非中国餐不可,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一路有些饿,晚餐就在酒店的吧台里点了份 炸鱼薯条了,鱼肉很鲜美,油很陈旧。

风卷残云般的吃掉,径直上楼睡觉去了,旁边有意搭话的食客,也是选择性忽略掉,同是异乡人,我不远万里,不是和看似奇怪的陌生人来相遇的。

天空那变幻莫测的云,路上那层峦叠嶂的山,各处那日新月异的城,街头那雅俗同在的人,餐厅里各种时令之菜肴,十二时辰的四季之景,总有各自不同的惊喜,带给不同的他乡旅者。

旅途遇见的景致或者美食,总会给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内心的感觉带来一次次不同的冲击, 或波澜万千的感慨不已,或者平静如水的怡然自得,抑或柳暗花明般的惊喜连连。

初到他乡城市,要看的,要体验的,要品味的东西实在太多,懂得取舍,

在有限的时间里,跟随内心的渴望,去感受最适合自己的风景人文,食鉴他乡的生活,品尝有限人生里现世生活中适合自己的精华。

好东西太多,好风景目不暇接,懂得取舍,懂得选择,才会看见喜上心头的最美风景。

毕竟一路风尘仆仆,不远万里到一个地方,我们不是一个简单打卡的机器。

第1站丹麦|童话王国的样子-慢游哥本哈根

童话王国该是什么样子呢?

童话王国的丹麦,在哥本哈根不仅可以遇见安徒生和小美人鱼,单单是那些五彩缤纷的自行车伴随着叮铃铃,就如同时光倒流般的回到了现实版自行车王国的童话世界,忙碌的早晨,办公室的时尚男女,居家奶爸各式自行车在专用道上车轮飞驰,奔赴各自的目的地,开启一天的新生活。

小美人鱼雕像,不仅仅是一座富有故事的地标景点,也是人们向往美丽爱情的精神图腾。

在机场时,自己忘记购买哥本哈根城市卡,次日一早在前往阿美琳堡宫的路上,询问当地人,购买卡,

到了一个出售交通卡的纪念品店,询问了价格,年轻阳光的店员女孩给了我一张HopOnHopOff的地图, 告诉我说,其实哥本哈根城区,你可以走着看完的。大概了解了她的意思,她没有强推销城市卡的意思,很热心地给我建议和地图。对于这个小小的”意外“,在北欧五国之行第一个到达的城市,感觉了许多的暖意和欣慰。她热情善良的指路,不买不要紧,没有人给你脸色,也不要感到愧疚,哥本哈根欢迎你!

以新港运河(Nyhavn)为起点,瞅了瞅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Church俗称大理石教堂)、在阿美琳堡宫(Amalienborg)广场游荡,等观看完中午12点的换岗仪式,沿着海边观光步行岸线,经过马士基的办公大楼,朝长堤公园方向走去,顺道看过吉菲昂喷泉(Gefionspringvandet),离小美人鱼雕塑(the Little Mermaid)也就不远了;

绕长堤公园,一路行进到罗森堡宫(Rosenborg Slot),再到Torvehallerne食品市场逗留,边走边看,有意面小馆,各式咖啡点心店,还有寿司及海鲜档位,供饱腹或者尝味的选择很多。

哥本哈根有很多品质不错的餐厅,包括米其林众星级餐厅,体验当地人日常购物与小食的地方,也是更多的机会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与风土人情。

当自己在一旁剥着虾子,掏着蟹肉的时候,来了4个本地人点了Fish&Chips,爸爸,奶奶和两个小孩吃的不亦乐乎。自己心里更是不禁暗暗欣喜,看来真的没来错,也没选错。写到此处也回味起在冰岛的第一餐Fish&Chips。

吃饱喝足后,在登顶游览圆塔(the Round Tower)、市政厅广场(City Hall Square)、斯塔罗里耶的购物街(Stroget)在回到新国王广场附近,漫步在周边的街区,发现中意的餐厅可以进去尝试,只要不是旅游景区的餐厅,能存活于闹市社区的本地餐厅,一般不会让人失望。

来到童话王国,没有去看安徒生的故居,也选择性略过安徒生的雕像,直奔小美人雕像,一是自己难免不入俗套,“来都来了”,海边风光也很美,就当路过小美人雕像。无论是审美或者雕像本身的尺寸来看,小美人鱼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小。

从新国王广场出发,面向新港方向前进,左手边一字排开,吃吃喝喝的餐饮店众多,立刻联想到了巴黎塞纳河的左岸,都是“左岸”,非常惊人的相似。右手边也有些餐厅,和左岸相比,就冷清多了。

雨中的新港夜晚静悄悄的,不到10分钟就走到了尽头处,是丹麦皇家歌剧院的所在地。对岸望过去,是哥本哈根歌剧院。

到了新港也就是到了离哥本哈根市中心最近的地方也会发现,哥本哈根的中心市区其实非常小。

名虽“新港”,已经有300年历史了。现在看起来不大,在300年前的时光隧道口,已经不算小。

而参观阿美琳堡宫的卫兵换岗仪式,自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上午11点半的时候,广场人还是稀稀拉拉的人群,于是到旁边的酒店上了洗手间,参观(“踩点”)了人家的海滨餐厅,在海边咖啡售卖小车前逗留一番准备买咖啡,发现没有任何现金,小贩是没有POS机的,只能作罢;

来到广场前,人群已经聚集了一大圈,另外一侧也聚集了一个小圈。因为害怕群众性的选择,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小圈,然后发现不对,10分钟之前,冲到大圈,没有了有利的地形供摄影拍照。

有时候想当然的自我设定,在旅行中是自己给自己挖的最大的坑,跌进去了还得自己爬出来。

幸运的是皇家“御林军”的英姿在“下半场”看到了,虽然不是新的卫兵,他们是从不同岗亭返回的队伍,12点半左右结束,没等维持秩序的警察散去,人群早已散去了一大半。

因为上午下雨,离开哥本哈根前有半天,就去了市政厅,老远看着大门紧闭,以为不开放,到了门口,看见一个安保模样的大婶,脱下雨帽,给她一个早安,她也是阅人无数,知道我的来意,门自动打开了。

进门左手边是游客信息问讯室,右手边是哥本哈根天文时钟展览陈列室。

各层都可以去看看,

不会有人质问你干什么的⁈怎么会被这点都惊喜了许久。

有了哥本哈根的经历,之后雷克雅未克的市政厅,堂而皇之的坐了很久,看个够。

早晨阳光明媚,各式各样衣着的人们奔赴在幸福的路上,脸上带着那种自然而然流露的幸福表情,令人羡慕和喜悦。

匆匆的早晨,有一位衣着优雅的女士,路口状况复杂,自己见识了哥本哈根自行车的速度,先停止不敢通过,她示意让我先通过,致谢后通过路口,令人又对这个忙碌自行车一族的城市充满了新的认识。

第2站冰岛|冰与火的国度.....不止冰川温泉

在这个远离欧洲大陆,孤零零的大西洋岛国,是一座充满冰与火的国度,

但也让人感受到浓浓她的人文历史沉淀, 来到冰岛,不止冰川、温泉地热、北极光、大瀑布、蓝洞、海上观看鲸等自然风光打卡,那是北极熊或者动物的世界,人类是过客。

在雷克雅未克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人文体验游览,边逛边吃。

喜欢冰岛旅行 又不愿意出市区或者赶上天气不好,看不了极光也 不能驾车或者跟当地团去看冰川,喷泉等自然景观的,即使3~5天呆在雷克雅未克也不会让人失望。

在冰岛国家博物馆里,浓缩了这个国家历史变迁和城市人文现代化的整个过程。
见到雷克雅未克,看到冰岛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虽然雷克雅未克有许多值得参观的博物馆,来到这创建于1863年的冰岛国家博物馆,会对这个距离欧洲大陆千里之外的岛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发自内心的敬佩。
初到冰岛,首都停留的几天,游荡在市区的不同街角,也顺道参观了位于城市至高点的哈尔格林姆斯教堂(Hallgrímskirkja),毗邻市政厅的托宁湖(Tjörnin“鸭子湖”);
维京船骨架雕塑/阳光海盗船(Sólfar)及附近的 哈帕音乐厅(Harpa)、位于购物主街Laugavegur路116号的冰岛阴 茎博物馆(Hið Íslenzka Reðasafn)也可以颠覆游客对于生殖繁衍的新认识。
市区的两大购物街 Skólavörðustígur 和 Laugavegur ,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一头总体走向是 哈尔格林姆斯教堂,一头整体走向是海边,也就是哈帕音乐厅(Harpa))。
来到冰岛,为了更加直观的体验一把冰岛人的日常生活,老码头旁边的雷克雅未克跳蚤市场(Kolaportið Flea Market)自然是不二之选,尝试一次羊肉汤也不是什么艰巨的任务,虽然不算烫,盐有点多,到也暖胃。

同一座城市,不同的角度,看见不同的风景。

这个城中池塘,给海边城市雷克雅未克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息。

大冷天当地人在推着婴儿在周围散步,湖边周围的雕像,也是故事满满的。

冰岛人还是游客,知道天冷了,给诗人戴上帽子,渡过寒冬。

而穿过托宁湖,来到冰岛国家博物馆(Þjóðminjasafn), 更是从头到尾认识了这个以前在自己眼中名不经传的小国家, 对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的用心。
一楼门口售票柜台/问询处旁边就是Kaffitár咖啡店,紧邻纪念品店,逛累了,可以歇息片刻,对于参观过程中意犹未尽的,纪念品商店里的物品,也是另外一种视觉盛宴之旅。
除了这些,冰岛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博物馆,初见冰岛,时间有限,只能选择其中一、二参观。包括Cultural House,虽然不大,也是令人感受颇深,一幅关于姓名的动态视频,再次体会到了冰岛人对于文化传承所采取细致入微的保护与重视的态度。

离冰岛大学校园不远的冰岛国家历史博物馆里,

在这条时光传送带上,展示了冰岛从定居初期到当代生活的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件。
不同生物的雄性生 殖 器 官 堂而皇之的陈列在不同的容器里,如同生物实验室的标本,看了倒不觉得不适或者不雅。

这个形似小舟,于1990年揭幕的 太阳航海者(The Sun Voyager,Sólfar),它是由Jón Gunnar Árnason设计的用来纪念雷克雅未克建市200周年室外艺术竞赛的获奖作品。

虽然是夜幕降临,寒气骤起,依然抵挡不住游客及当地带着小孩散步的居民拍照的热情。
即使同样背景的照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是有着不同的故事与意义的。

对于这座于2011年5月份对外开放的音乐厅及会议厅,没到雷克雅未克之前,对于这座音乐厅的参观是没有放在重点名单上的,去了之后,发现还是值得停留的一处地方,无论是作为景观或者休息吃饭的地方,都是不错的选择,购物步行街上的有些店面,总感觉不够亮堂,虽然它们存在即有市场需求的支持。

哈帕(Harpa)音乐厅的宏大空间,大厅入口处的咖啡餐厅,还有纪念品商店,便利的设施,给我这个异乡的旅人给了很多舒适便利的休息场所,也重新审视了这座城市的内涵与文化氛围,即便是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冰岛也不那么乏味。
位于雷克雅未克旧港旁的哈拉帕音乐会议厅,它是每年11月初为期4天的冰岛电波音乐节(Iceland Airwaves)、每年4月底举办Sónar音乐节的举办场地。

第3站挪威|峡湾风光和美食,没遇到山妖!

初见挪威,遇见峡湾风光和美食,没遇到山妖!奥斯陆与哥本哈根的时尚活力动感相比,显得有些呆板或者单调。也没有斯德哥尔摩的那份历史厚重,但是在挪威奥斯陆见到的那一群穿着反光背心的小学生,萌萌的可爱,对于孩子的爱,令人心头暖暖的。
同样是500来万人口的国家,南北长达1850公里的挪威,她的游览景观与人文历史等对自己的吸引远小于冰岛和芬兰,更不用和瑞典和丹麦比较了。
虽然关于挪威有甲壳虫乐队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伍佰的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到了我这里,挪威被导游描述成了一只曲手胳膊。
在北欧五国里,如果不算丹麦的自治领土格陵兰岛,挪威应该是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导游介绍,挪威的国土形状,一个形象的类比,就如同手腕略向内弯曲的胳膊,比划了一下,倒是挺形象。

花约2个小时乘船游览完奥斯陆峡湾,随着峡湾游船慢慢驶离 奥斯陆市政厅门前的码头,迎面而来的是奥斯陆歌剧院,伴随船上的音乐,别有洞天

与在地面近距离参观歌剧院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下船后可以在渡轮码头的餐厅吃饭,选择有眼缘的餐厅,码头附近的餐厅大部分是Milk route类型的餐厅,用导游的话,就是游客吃饭居多的地方。

根据自身计划及征求导游的意见,重点参观了奥斯陆市政厅(诺贝尔世界和平奖的颁奖地),驱车沿路在阿克斯胡斯城堡(Akershus Festning)停留片刻,登上山顶俯瞰奥斯陆新城区(码头区)的概貌;

亲手触摸了一下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那个“愤怒小男孩”的小手后,希望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气,然后直奔比格迪半岛(Bygdøy )上的维京船博物馆(Viking Ship Museum)和极地探险船“前进号”博物馆(Fram Museum)。
网络上各种游记和旅游攻略里热捧的奥斯陆市政厅,也包括挪威导游首推的这处建筑,自己看起来无感。
也许它严格的符合了挪威的建筑风格——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所以看不到什么特别之处,相比哥本哈根的市政厅,奥斯陆的市政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对于王室和诺贝尔和平奖,及绘画艺术不感兴趣的人,这里看一次足够了。

到过奥斯陆地标性景点,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后,

对于奥斯陆歌剧院( Opera House)、皇宫(the Royal Palace)、易卜生博物馆(Ibsenmuseet)、诺贝尔和平中心(Nobels Fredssenter)、蒙克博物馆等这些地方,初到奥斯陆,也选择性的略过了。
现代戏剧之父之称的易卜生,对于我这个从来不对文学感冒的工科人来说,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他的作品,易卜生博物馆,不看也罢。
如同丹麦的安徒生雕像,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安徒生童话中渡过的,也不会对其人有太多的好奇心,即便吃过鸡蛋,何必在意那只下蛋的母鸡呢?母鸡自有养鸡人的照料,是两个平行世界的生活。

飞机一落地,一路寻着出口的方向,看见这个“丑陋”的人形作品握着箭头指示牌,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差点被它带进了纪念品店,在机场里这个人偶,也可见挪威人民对它的宠爱与喜爱的程度了。
瑞典影集《大地之芽》(Jordskott)、瑞典电影《边境奇谭》(Border)、芬兰动画《母明》(Moomin)、易卜生的代表剧作《培尔.金特》(Peer Gynt)都融入了山怪(Troll)的题材,可见TA在北欧人心中的地位,或惧怕,或欢喜,看见山怪的影子,看见北欧的影子。
位于可以俯瞰挪威奥斯陆市中心的山坡上的这家Ekebergrestauranten米其林1星餐厅,是阿克胡斯城堡附近餐厅的首选,它与挪威大名鼎鼎的米其林三星Maaemo,属于挪威同家餐饮公司旗下的20个成员之一。
如果没赶上饭点,在前台的休息区喝杯咖啡或者茶,也是非常好的放松场地。这家餐厅意见们,阿里的支付宝标识首先跃入眼帘,不会漏掉,“支付宝扫码支付”这七个蓝底白色的汉字它太吸引眼球了。
看过了奥斯陆市区的暗红色建筑,维格朗雕塑公园的深色的”人生“系列雕塑,还是机场的这处艺术摆设令人过目不忘,清新,也贴近生活,四个瓶子,即使放在家里,插上花,也不会浪费。

第4站瑞典|"北方威尼斯"辉煌与浪漫

在斯德哥尔摩的游船上,聆听到了这个国家绚烂多姿的历史人文风貌,在这座“北方威尼斯”赏到了两岸风景宜人的灿烂秋色,岸上的树和行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人在画中,彼岸风景印在心中。
在穿街走巷的巴士上,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讲解中,令人难以忘记的是那个俄罗斯公主远嫁瑞典而又颠沛流离的故事,当时听着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他们是一样寒冷的国家,嫁到哪儿不是嫁呢。
初次造访宜家(IKEA)的故乡瑞典的第一站,也是从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的。机场快线Alanda Express到临近中央车站的市区20分钟左右就到了。
由岛屿和桥梁连在一起构成的斯德哥尔摩,名副其实的“北方威尼斯 ”,在此行入住的酒店就可以一睹对面的位于国王岛(Kungsholmen)的斯德哥尔摩 市政厅(Stockholm Stadshuset)。
在观光巴士上路过斯堪森露天博物馆(Kansen Open-Air Museum),庆幸自己幸好没有专程去哪里耗费半天时间,对于太细致具体的民俗,知道一二即可,初见瑞典,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多其他美好的风景值得看。
除了运河游船两岸风景外,即使到了斯德哥尔摩,依旧是美食令人记忆尤新,赏心悦目。

到斯德哥尔摩旅游,这里不仅有老城,皇宫,市政厅,皇家歌剧院,瓦萨沉船博物馆,世界上最美最炫酷的艺术地铁站,诺贝尔,各种美丽的教堂, 时尚的购物等世界知名的景点,到了北方威尼斯,怎能错过游船一览她的芳容与美景呢。到瑞典,不容错过的斯德哥尔摩 的北方威尼斯水上风光,斯德哥尔摩的秋天,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不负一场爱在深秋的北欧旅行时光,一幅流动的绚丽秋景画卷。

瑞典是北欧里工业 技术是综合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物价高,人们生活幸福感也高。房子设计街道布局很宜居,由此又想到了雅典市中心,无论老城还是其他房子,大家热情的几乎把脖子伸得足够长,可以脸贴脸的在一起行个问候礼而不用下楼。

在国王花园旁边的这座红色教堂(St Jacobs Kyrka),在蓝天的衬托下,与附近左右两侧的瑞典皇家歌剧院、GRAND HOTEL等建筑色调,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对于船只博物馆充满研究兴趣的,在看过奥斯陆的维京船、极地探险船博物馆后,瑞典首都的瓦萨博物馆也就是一个必然之选了。
位于诺贝尔博物馆后面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选择性看过后,这座号称拥有世界上最艺术的地铁站,中央火车站的T-centralen当属第一位,然后是 Solna centrum站。
一路见过从哥本哈根街头的自行车到瑞典首都街头的自行车,到了这里,看见自行车道,过马路也就自然而然的看看前方,看看左右再通行了,自行车的速度之快,唰的一下,就如箭般的闪过眼前,要是被这等“人高马大”重量级的“铁骑”撞上了,疼痛不堪的各种惨状后果也是可以想象的。

在瑞典皇家歌剧院里上演的《魔笛》(Trollflöjten),它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不知道是自己对于艺术天生无感还是对于动作喜剧的笑点阈值高,整整一个小时的上半场,当地人笑声不断,自己硬是没有观察到舞台上的表演,好笑在哪里。

印象深刻的倒是那位骑着自行车飒爽离开的女子,不问你永远不知道她是位小提琴演奏家,还以为只是一个准备回家做饭的妈妈, 原来是刚排练完下班。

当时我们绕着大剧院一周,硬是没有发现售票点,门前的数字也不懂,以为是演出的时间,庆幸赶上了日子,直到见到那位行色匆匆的女士,她介绍售票时间下午3点开始,有售票的,站在门口等即是,果不其然,下午3点紧闭的如宫殿般的大木门"噗“的一声,再推门,可以推动,进入就是售票柜台。

瑞典皇家歌剧院 开演前拍摄的感觉整个空间最亮丽的画面就是这幅天使图了。

第5站芬兰|斯堪地内维亚外的一位特立独行侠

虽然赫尔辛基城市不大,细细品味和体会她的美丽和人文景观,3天不嫌少,5天也不会嫌多,

市集广场门口坐渡轮到芬兰堡(Suomenlinna),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都可以满足不同的体验, 而在市中心及周边,漫步艾斯普那帝雕像及公园(Esplanadi Park )、欣赏俗称“红教堂”的乌斯佩斯基教堂(Uspenskin katedraali )和俗称“白教堂”的赫尔辛基主教座堂 (Tuomiokirkko)也是很特别的体验;
来到海边游览殿堂级曾在的作曲家西贝柳斯纪念公园与纪念碑(Sibelius Monument )、然后到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n Kirkko圣殿广场教堂)、国家美术馆( Ateneum)、中央车站广场参观,这些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游览之地。

即使什么不做,站在码头边,看着赫尔辛基的海鸥,也是时光赐予旅人的最好礼物,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高调的孤傲,在海面自由翱翔,似乎少了地中海面上希腊海鸥们的悠闲。

或者嫌天冷,那就到岩石教堂静静的坐一会,音乐带个耳朵的美妙也温暖了寒冷的一天。

岩石教堂,给我的震撼,如同是个奇迹般的存在,世界上还有这样别出一格在石头里挖出来的教堂。

虽然静默教堂也简洁,太小,一个木质教堂而已,它的位置独特;但是岩石教堂,太惊世骇俗般的存在,另当初芬兰人民都不接受这样的教堂设计,如今是赫尔辛基的知名景点。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不等于北欧五国,到了奥斯陆才知道这个常识。斯堪的纳维亚,在丹麦语、瑞典语称作Skandinavien,在挪威语是Skandinavia,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冰岛,也有专门的词汇Skandinavía,唯独冰岛语里找不到。
当时听到导游介绍,芬兰是北欧五国里唯一不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一员,在北欧五国里,她以自身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而存在的,虽然曾经也是瑞典的领地。

远处看见这个大楼,以为是个美术馆或者艺术馆,走近发现是医院,就联想到鼓楼医院的新大楼,同是医院,连高冷的芬兰都设计得这么靓丽。

当初的诺基亚让自己认识到了遥远的北欧,芬兰。芬兰的冷伴随着芬兰桑拿,除此之外,这个国家的印象如同北欧的寒冷一样,遥不可及也不愿去触及。
芬兰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幸福感报告》中芬兰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个国家自然有她的独到魅力,只有走进她,才能真切感受。
自2017年芬兰男声合唱团11月在江苏大剧院献演后,对于芬兰的这位伟大作曲家多了一份好奇,游公园看雕塑和雕像,三全其美的事情。
就跟随着电车的呼呼声,来到了位于赫尔辛基市区海边的这座西贝柳斯公园,刷满天空的金灿灿,红艳艳的高大树木,一下子激发了内心对于音乐的共鸣。

被视作芬兰第二国歌的《芬兰颂》,绝非浪得虚名。

《芬兰颂》成了芬兰爱国主义的象征。

“西贝柳斯对芬兰民族精神的影响不仅仅止于音乐。他和曾定居在此的其他艺术家们为芬兰民族认同感的营建发挥了作用。以至于有人说,芬兰人的秉性被三样东西界定了:'桑拿、sisu 精神、西贝柳斯’。”

芬兰作为一个独立100余年(1917年12月脱离沙俄统治)的国家,其首都赫尔辛基这座被历史眷顾的“帝都”之城,

虽然拥有“波罗的海女儿”之美名的城市,却也是命运多舛的,芬兰先是瑞典的领地,后又被沙皇俄国所控制,然后是芬兰人红白两军之间的内战,赫尔辛基也是在各种起起伏伏中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安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

芬兰堡上的军事博物馆前的一门大炮。

在1155到1293年间,瑞典逐渐“征服”了芬兰,被瑞典统治了600年,从1809年直至独立,芬兰曾作为俄罗斯帝国的辖下的一个自治大公国达108年之久,二战后,芬兰为自己曾经站在德国一边而受到惩罚,到了1989年,当铁幕轰然倒塌时,芬兰也几近破产。

小小的芬兰,曾饱经战争、变革、动乱的蹂躏(最痛苦的也许莫过于1919内战),还有20世纪90年代的屈辱……

对芬兰那痛苦、纷争频繁的历史了解越多,对芬兰人的喜爱和敬意就越发深厚。

赫尔辛基集市广场(Kaupptori)四周都是风景,“波罗的海女儿雕像”, 爱斯普拉纳地公园(Esplanadin puisto),以及步行5分钟不到的知名购物节区曼海姆大街。

在这个著名的市集广场的旁边就是芬兰总统府、最高法院、瑞典驻芬使馆、市政厅,以及南面不远处拥有百年历史的室内市场Wanha Kauppahalli;白教堂,红教堂,距离里不过300米, 500米内,步行直达。
来到赫尔辛基市中心,记住集市广场(Kaupptori),怎么也不会迷路或错过周围的美妙景点和美食。一个与总统府做邻居的集市广场,它的地位可想而知,虽然是卖菜,买吃的,买纪念品的摊位,夜晚5点准时收摊。

在广场中央,是1833年为了纪念俄皇尼古拉一世的妃子(Alexandra)而建的“女王之石”纪念碑,造型有些另类,经了解果不其然,不是北欧风格,也不是欧洲调调,竟然是古埃及风!

在赫尔辛基期间,就是这个4路电车带着自己奔向不同的目的地,电车能到的地方,景点基本都走遍了。跟随电车到码头,渡轮到芬兰堡,也许35分钟前还在起点,40分钟后就到了芬兰堡。
曾以为芬兰受到沙俄统治,曾经又受苏联的影响,这个城市的步伐会比北欧其他4个国家慢半拍,行在芬兰的电车、巴士、地铁、渡轮、机场快线等不同地方,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的内涵所在。
公交车也是自己按钮开门上下车,自动刷票,大概没有人愿意为2.8欧元的车费低廉地出卖自己的信誉。

往返芬兰堡(小岛)的渡轮是赫尔辛基市政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全年360天通航,这么一对比,希腊虽号称千岛之国,貌似把渡轮服务纳入市政公共交通,在雅典还没有找到这么便捷的,冬季航次少,等待时间长。

一个遥远的北欧不是极昼就是极夜,一个每年300天都是i阳光灿烂的南欧,波罗的海与地中海,两者的生活习惯,也是各有不同。

客运港口旁边的赫尔辛基集市广场(Kaupptori),也算是市中心的心脏了,在这样的地方,有出售蔬菜水果的摊位,有出售衣服的摊位,还有精美手工制品的,以及点心和熟食摊位,欧元计价,只可惜一路行走到第5国,没有一分钱的现金,自己也不至于眼瞎到问她是否刷POS机。
售卖自制点心的老奶奶出售的糕点价格不算便宜,但也值得尝试。
遇见就是缘分。品尝美食是对她最好的褒奖,如同雷克雅未克的码头边跳蚤市场的那位售卖手工羊毛袜子的老奶奶一样。在万里之外遇到,这样的手艺人,一生你还能遇到她几次呢?如果甚至还和她讨价还价的,真心很冷。

当踏上赫尔辛基机场那一刻,仿佛从 北欧神话世界里又回到了真实的现实人间,欧元标注的商品,宽阔的马路,绿色的有轨电车,规划有型的街道;

没有其他城市里老城那些曲曲折折的砖块路,方正有型的居民楼,这一切与奥斯陆与斯德哥尔摩或者哥本哈根的街道给人的冲击完全不一样。

在吃饭搭讪期间,一位移居芬兰20年的华人介绍,在冬天这里的温度可以低到零下30多度,这次在十月的下旬赫尔辛基的温度算是暖和的,10度左右,没风没太阳的时候,没感觉到冷;
只是街头地上随处可见这些树叶,厚实地压了一层又一层似的,如同给大地铺上了过冬的毛毯,抵御北极寒流的天寒地冻,大地在孕育了大树的长成,岁月四季轮回,落叶归根般地呵护着大地。

芬兰人的不善言辞举世闻名,芬兰人之彼此间根本不需要说话。从地理决定论来看,芬兰的气候和地形必然对芬兰国民性的形成产生了作用。芬兰也许是世界最高语境的文化之一,高语境的同质性,沉默寡言、坦白可靠,喜欢豪饮。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赫尔辛基街头迎接来自世界各地步履匆忙的人们。

北欧五国旅途物语(2)|生活与建筑的审美

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存在即是合理。在奥斯陆机场见到 挪威山妖的造型树立在路口指示着纪念品店的方向,

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丑八怪又灰暗的东西,摆在机场,乍一见,即使不会令人吓一跳,但也看着怪怪的。
对于挪威人的审美观,有点无法理解,后面有人对此给我的解释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挪威人可能觉得这个山妖挺逗趣”。自己豁然开朗, 换个角度,人家可能会认为我们的 天蓬元帅猪八戒是吓人的鬼怪。
走过北欧五国,看过西欧几个老牌国家的皇宫,一些欧式老牌百年酒店等等不同建筑,所谓的北欧极简风,是相对欧洲大陆尤其西欧等国家的欧式宫廷风而言的吧。
欧式宫廷风,繁重的装饰,厚重的建筑,浓墨重彩的画面,让人感觉累赘。北欧风,不冷淡,也不简单,是对生活本身的最好尊重。
古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不仅影响了地中海周边,欧洲大陆的诸多国家,也深刻影响着遥远寒冷的北欧。
对于欧洲的不同建筑,自己没有太多词汇去形容,打卡热门地的城堡、皇宫、大教堂,看到的都是历史沉淀的厚重。
也许是受到古罗马帝国 建筑风格的影响,欧洲的许多地方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远在北欧的瑞典首都也是如此。
古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或者欧式宫廷风、巴洛克式或者拜占庭式等风格,无论多么的恢宏典雅,多么的富丽堂皇,造型多么的独特惊人,
看多了它们给人感觉一种视觉的疲劳与乏腻与压抑,历史已经过去,我站在现在,不想纠缠过多在他乡古人的历史中。

北欧五国旅途拾遗(3)| 自由行的基本技能

学习无处不在,旅行也是。

学会一门或者多些外语,是畅行世界的敲门砖,不必再依赖观光游览的导游和被动的接受人家事先制定好的路线或者景点,也不必吃着千篇一律的旅游团餐。

行在路上,吃自然少不了的,旅行中,要保证自己有具备足够品尝现世生活的能力和胃口,如果不懂,不要妄自菲薄或者轻易评论他乡的人和物,吃也是如此,

好不好吃与喜不喜欢吃,是两回事,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混作一谈。
在斯德哥尔摩没有吃鲱鱼罐头,哥本哈根的九件套把不同口味的腌渍鲱鱼尝了个遍, 有惊艳舌尖的劲爽酸甜味,也有避之不及的咖喱味, 无论北欧腌渍的鲱鱼,还是希腊人腌渍的金枪鱼,抑或烤鱼,炸鱼,一切都敌不过那一盘味鲜肉嫩的清蒸鱼,他乡的特色菜,真不是异乡人轻易尝试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风雨晴天,都是景。

即使无论是什么样的资深旅行达人,

也不要排斥当地的跟团游或者跟车游、经典游船项目,挑选一些符合自己的当地一日游或者导览游, 信息泛滥的网络上不易了解得到的知识与典故,从导游现场讲解或者语音导游机里听到,也别有一番趣味。
写在北欧首旅之后
北欧五国之旅,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体验有哪些呢?是那些苔原地貌、维京人与航海、当地的人文,美食,旅途的探索, 还有什么?
旅行的目的是意义又是什么呢?

Life is a non-return journey...
有趣的灵魂,有趣的风景

图片、文字:吴冰-JuneHU
|人文|美食|美景|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