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4月 25日 ,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 1987年 4月 27日起 ,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1992年 5月 8日 第97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2年 6月 1日起 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1元、5角、1角硬币。使第四套人民币结构更加完善。 [attachment=375112] 下图所示, 1991年梅花五角铸造封签周期是1991年8月到1992年5月 1992年梅花五角铸造封签周期是1992年9月到1993年9月 1993年梅花五角铸造封签周期是1993年12月到1994年6月 1994年梅花五角铸造封签周期是1994年7月到1994年12月(相对比1994年梅花五角铸造周期最短,所以早期市场推测1994量最少) 1995年梅花五角铸造封签周期是1995年2月到1996年5月 [attachment=375114] 但是沈阳造币厂在1993年进行技术改造(技改期间对应的年份1992年梅花五角,1993年梅花五角),新车工到1994年5月才开始使用,技改后的铜币车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枚(此期间对应的年份1994年梅花五角,1995年梅花五角) [attachment=375113] 根据上次资料信息内容,结合下图沈阳造币厂五角币的年产量, 1991年和1992年梅花五角产量大约在3亿枚左右,1993年梅花五角产量大约在1-2亿左右,1994年后因为新厂技改完成投入使用,年产量达到5亿左右,后面的年份每年逐步增加,一直到2000年10亿。 (关于为什么1991年梅花五角新品比较多见:梅花五角从1992年6月1日开始发行流通,与此同时1992年梅花五角也差不多时间流通,1991年梅花五角被流通使用的概率相对就比较低。再加上如当时遇到硬币爱好者,必定收藏硬币首发年份,所以1991年新品多见也算正常) 以上图片均摘自沈阳造币厂厂志。 以上论点均是个人推论,如有不正请谅解。 pastry精制 2019-08-23 18:14 沈阳造币厂在1993年进行技术改造一直到1994年5月,这段时间铜币的产量是受限,也是最少的一个时间周期 萨瓦 2019-08-23 18:28 91/92与93/94的材质也有不同吧?颜色差异也很明显。 pastry精制 2019-08-23 19:51 一、铜合金熔铸 主要工艺设备从国外引进,有水平拉铸机组4组。1号、2号、3号水平连铸机熔炉容量均为4 000公斤,连铸黄铜带坏。4号水平连铸机组6 62连铸白铜带坯。 二、轧制 1996年从奥地利安德里茨公司引进C61R型(直径310/610毫米x520毫米)。从奥地利埃伯纳公司引进HOC140/320型钟罩式退火炉4台(含1套保护性气氛制备装置);从德国弗洛林公司引进220/110毫米x450毫米纵剪机组1台。设计能力为年产铜带材17 000吨。2000 年生产:黄铜带5000吨。1991年至1994年3月,铜币生产所需带材大部分为外购。 三、坯饼冲、光、洗、检 1991年7月生产5角币时,冲、光、洗、检全部使用旧设备。1993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1996 年引进德国BAK公司双螺旋式退火炉1台,1997 年引述 62SAK- 100型高速冲床1台,以后又引进高速冲床3台、高速硬币坯饼滚边机4台、七工位塔式酸洗光饰装置4台,坏饼自动检查机5台,形成了坯饼冲、光、洗、检的先进生产线。 四、成品压印、检查、包装 引进M150型卧式压印机7台,购置国产: YBW150型卧式压,印机4台;引进法国坯饼自动检查机4台;引进德国A105型自动包装机8台,CW2013型。自动包装机2台,形成了印花、成品检查、计数包卷、装盒装箱的生产工序。 五、生产能力 1991 年7月至1995年,5角铜币年生产能力由1亿枚增至5亿枚,1996年至1997年引进部分设备后,5角铜币年生产能力达到10亿枚。2000年,5角币生产能力达到20亿枚,但该年实产5角铜币10亿枚。 320828 2019-08-24 02:12 91年少量在上海开铸,主要在南京造币厂生产 萨瓦 2019-08-24 11:04 91-94都存在粗字版(即所谓手雕版),但不同的是91和92粗字版辩识更明显,而93和94辩识很困难,原因在于很多类型是渐进的,除非完全细字版、完全粗字版放在一起才能分辨。而且粗字版和细字版是混合在同一卷内的,可以排除不同造币厂所产生的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