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科学日报: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不容忽视

 我爱你文摘 2021-12-16

1,人类可以通过短暂地进入睡眠的早期阶段来挖掘创意甜蜜点|Science Advances

来源:ScienceAAAS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上的一项研究中,一项测试Thomas Edison和Salvador Dali实践的技术的新研究发现,人类能够通过在睡眠开始时短暂地进入暮光区来进入一个创意甜蜜点。此前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快速眼动(REM)睡眠和慢波睡眠在创意性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上,而极少的研究把重心放于N1睡眠。

该研究发现,在N1睡眠中花费至少15秒的人(但不是那些进入深度睡眠的人)有83%的机会能发现利于解答数学难题的隐藏规则,而那些保持清醒的人只有30%的机会。

阅读链接:

人类可以通过短暂地进入睡眠的早期阶段来挖掘创意甜蜜点|Science Advances

2,阻止结直肠癌进展,华中科大合作团队揭示下丘脑催产素神经元关键作用

来源:学术经纬

利用化学遗传学方法活化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能够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张果教授、江漫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宁志研究员、刘梅副研究员合作在eLife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该团队综合运用化学遗传学、药理学、电生理技术、基因工程小鼠与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揭示了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中的催产素(Oxytocin, Oxt)神经元在调控小鼠结直肠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活化下丘脑室旁核的Oxt神经元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潜在新方法。

阅读链接:

阻止结直肠癌进展,华中科大合作团队揭示下丘脑催产素神经元关键作用

3,研究 |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有不同的启动效应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脑科学日报: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不容忽视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听觉和触觉主观评分和脑电响应的影响

共情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使人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经典的共情的共享表征模型(shared-representation model of empathy)提出:观察者通过调用与被观察者相同的神经表征(neural representations)来实现对他人的共情。但疼痛共情是否涉及特异于“疼痛”的神经表征仍然存在争议。

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采用启动范式和脑电技术,对比了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听觉和触觉感知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实验操作和样本群体中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的启动作用涉及不同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支持疼痛共情涉及特异于“疼痛”这一感觉模态的神经表征,进而促进了研究者对共情的共享表征模型的理解。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上。

阅读链接:

研究 |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有不同的启动效应

4,越运动越聪明,原因竟在血液里?科学家给不运动的小鼠换血后,发现能达到运动效果……

来源:丁香学术

脑科学日报: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不容忽视

运动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运动在减缓认知老化和神经退化方面,一直受到重点关注。有研究表明运动带来的认知益处,与海马体内的可塑性增加和炎症减少有关,但对调节这些影响的因素和机制仍知之甚少。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系的Tony Wyss-Coray 团队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 该研究比较了相同年龄的运动小鼠和久坐小鼠的血液样本,发现将跑步小鼠的血液输到久坐小鼠的体内,可以减少小鼠的神经炎症,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种血源性蛋白质——clusterin(CLU),该蛋白质似乎在抗神经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以为治疗打开大门,通过控制久坐不动的人的大脑炎症,降低他们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或减缓其进展。

阅读链接:

越运动越聪明,原因竟在血液里?科学家给不运动的小鼠换血后,发现能达到运动效果……

5,每天两杯咖啡或可防认知下降!126个月前瞻性调查,喝咖啡与认知能力下降更慢、β淀粉样蛋白沉积更少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来源:奇点网

有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咖啡对中风、心衰、帕金森病等疾病存在益处。近期,发表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一项随访了12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喝咖啡与部分认知能力下降减缓以及β淀粉样蛋白(Aβ)积累更慢有关。

习惯性摄入咖啡与执行功能、注意力、AIBL PACC结果呈正相关。咖啡消费量越高,126个月内从认知正常状态转变为MCI或AD的风险就越低。咖啡摄入量与Aβ沉积也有关,咖啡摄入量越高,Aβ负荷越低。

阅读链接:

每天两杯咖啡或可防认知下降!126个月前瞻性调查,喝咖啡与认知能力下降更慢、β淀粉样蛋白沉积更少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6,Stroke: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病因不同寻常!

来源:神经新前沿

脑科学日报: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不容忽视

缺血性脑卒中,普遍认为是老龄化的疾病,但近年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为了全面评估年轻患者的卒中原因,并将他们在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的结果与老年患者进行了比较,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神经学系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troke 杂志上。

研究发现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10%的人年龄小于50岁。心脏栓塞和颈动脉夹层是年轻患者常见的基本原因。三分之一的病例没有找到原因,表明需要对年轻患者的卒中原因进行更多研究。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预后较好,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较低。

阅读链接:

Stroke:年纪轻轻就中风了?青年卒中病因不同寻常!

7,多做家务,老年生活更健康?最新研究给你答案!

来源:e药环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当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回家累到“躺平”的时候,老人们却在热火朝天的帮忙收拾家务、带孩子。本来做完家务的成就感令人舒畅愉快,不过没想到的是,研究发现,做家务这一活动本身也能够带给老年人很多健康方面的好处。

近日,一项发表在BMJ Open 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务活动的强度越大,对老年人身体和感觉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也相应越大,相关的跌倒风险就越小。

阅读链接:

多做家务,老年生活更健康?最新研究给你答案!

8,中国科学家新发现:葡萄籽提取物或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来源:生物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而老龄化是慢性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近日,一篇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 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注射一种名为PCC1(原花青素C1,procyanidin C1)的物质或许能有效延长老年小鼠的寿命。

PCC1是一种存在于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化合物。在低剂量下,PCC1能预防衰老的细胞发生炎症,而且在高剂量下,其还能彻底杀灭这些衰老细胞而不损伤其它健康细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