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中小学校,请保护老师们的工作激情

 在水一方2 2021-12-16

今天,读到李镇西先生的一篇文章,李镇西先生坦言:越来越不纯粹的“教育”侵蚀了教育的纯粹,让本来很简单很沉静的教育日渐复杂而喧嚣,让本来很朴素而真实的教育变得华丽而虚假,是这些,榨干了教师的激情,摧毁了教师的理想

李镇西先生的观点,让人无限感慨。

我的几个朋友,是中小学校的老师,都有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的教龄了。他们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中小学校来,都是满满的怀念。

二十多年前,学校里没有频繁繁琐的检查评估,没有铺天盖地的通知要求,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各种各样的微信群、APP。没有职称岗位设置,没有各项业绩条件,老师们没有多少事情干扰,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安安静静地备课,安安静静地上课,安安静静地工作。

那个时候,学生手中也没有做不完的教辅资料,刷不完的试题试卷。学校虽然也考试,但是每个学期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考试都是老师自己命题,自己监考,自己阅卷。学生考试不用插班,试卷不用密封。一句话,考试很简单,很纯粹,很沉静。

那时候初中毕业不考体育,但是学生在学校都有大把的时间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除了体育课外,午饭后,课外活动时间,都可以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什么的。

那个时候,学校的音乐美术课都有专业的老师,即便是农村中学也是如此,而且这些课程都能正常开展。孩子们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文化课外,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展。

而现在,每个学期,老师们都要为各种各样的各种检查、验收、展示、汇报、评估、学习、培训而奔波。为了各种“痕迹管理”“过程资料”拍照填表而忙碌。教学上,为了考试成绩,为了排名竞争,老师们整天不得不埋头于研究考试题型,忙于准备周测月考,忙于分析试卷成绩。

学生也不例外,为了成绩,起早贪黑,入校即学,拼命刷题,玩命考试。考试的科目,都是分秒必争,非考试科目被边缘化甚至形同虚设。课间被挤占,活动时间被挤压。除了刷题还是刷题,除了考试还是考试。

有的学校,每次月考之后学生每一门考试科目都要总结反思,都要制定成绩和名次提升计划。学校这样做,科学吗?以语文科目为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两周或者一个月能有较大的提升吗?这如同种庄稼,天天拿着尺子测量禾苗长高了多少,有意义吗?还有成绩排名,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名次都要进步,你的成绩排名上去了,总会有别的人的成绩排名会退下来,排名都要进步,可能吗?

朋友说,二三十年前的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纯粹的,是简单的,是朴素的,是沉静的。他多么希望现在的教育回归到纯粹,回归到简单,回归到朴素,回归到安安静静,回归到真真实实。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会有激情,才会有活力;学生们才会有激情,才会有活力。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有何建议,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