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老而不死是为贼”,原意真是数落老人吗?其实我们都曲解了

 思明居士 2021-12-16

曾经看到过这样几则新闻:

一,某某60几岁的老者故意躺在汽车的引擎盖上,碰瓷讹诈小车司机。

二,某某老太太冒领亡夫的抚恤金。

三,某某老人家自称是正黄旗后人,看不起外地人。

下面更是跟着一大串留言评论,什么:老年人变坏了,坏人变老了.......等等;其中最牛X的一句评论为:

老而不死是为贼......

为什么牛X,因为光是在这一句评论后面的跟帖,就比其他评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而其中80%的内容基本都是这样的:

“这句话未免说得太严重了吧,虽然这些言行很可恶,但您也不能咒老人啊......什么死呀,贼的多难听啊......”

那么“老而不死是为贼”到底从何而来,难道真的是在骂老人吗?

其实不是——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出处,以及其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

“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是出自出自孔子之口,孔子与其老熟人原壤之间一个小故事: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文章图片2

译文是:

孔子有个老熟人叫原壤,有一天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知道后,便托人帮助原壤的母亲整治了一口棺椁(大棺材里面套小棺材)。

可是等到墓葬的那一天,原壤却一反常态地对大家说道:

“我很久没有唱歌了,我要唱歌!”

周围没有人理他,原壤便以为是大家默许了,于是便开始大声唱起歌来:

“狐狸的头部色彩炫目,牵着你柔软的手儿,依依不舍......”

一曲唱罢,还是没有人理他,孔子更是假装没听见,微闭着双眼,默默替逝者祷告后转身欲离开。旁边的弟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孔子说道:

“先生向来尊礼重道,此子在此等场合下唱歌,纯属大逆不道......先生为何不制止他,却反而听之任之。”

孔子笑道:

“据我所知,亲人始终是亲人,朋友始终是朋友......我没有权利制止他......”

......

之后没有多少天,孔子怕原壤伤心,便去看望他,可是刚进门,便看见原壤正岔开腿坐在门口“迎接他”(古代腿张开坐叫箕坐,就是像簸箕一样坐着,有扫地出门的意思,对古人来说极不礼貌),孔子忍无可忍之下遂斥责道:

“上次在你母亲的葬礼上你无端唱歌,我都没有批评你,如今你又这样不谦逊,目无尊长,吊儿郎当......这样以后老了,只会成为祸害……”

言罢,便用手中的拐杖愤怒地敲击着原壤的小腿。

……

注:由此可见“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其实是要与“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合在一起理解的,是对事不对人的一种隐喻,即:如果要像原壤那样打小便自由散漫,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不懂规矩,那么到老了便还是一样不懂规矩,最后成为社会的败类。

说白了“老而不死是为贼”中的“老”其实是“到老了”的意思,是针对某些事,某些人,而不是指老人……

文章图片3

小结:不知道细心的看官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孔子与原壤小故事之中的几个疑点:

一,孔子为何会给原壤的母亲“沐椁”,要知道他自己儿子孔鲤死时也才只有内棺,而无外椁;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们一定对“椁”都有所了解吧:那可是只有帝王将相才能享受的待遇......孔子为何会对原壤的母亲如此重视?

二,作为儿子的原壤即使再怎么混蛋,我想也不会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唱歌吧,古代是十分讲究礼仪约束的,此乃大不敬......原壤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三,原壤唱的歌“狸首之斑然”中的狐狸到底是谁,为何会将狐狸与“女”合在一起唱,那个“女”是谁?那个“执女手”的人又是谁?

四,孔子在葬礼上为何对原壤唱歌充耳不闻,难道真如他说解释的那样“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吗?

五,箕坐在古代被视为大不敬,若是碰到脾气火爆一点当场都能将其剁之,为何孔子仅仅只是将骂了原壤一句“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而后“以杖叩其胫”?

从这几个疑点我觉得孔子与原壤母亲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而孔子与原壤之间也并非老熟人那么简单.......发挥一下想象吧:

有一个农夫家里很穷,生个女儿叫小红,没有能力将她抚养成人,于是在小红很小的时候农夫便就将她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婢女,很快十年过去了,小红长大成人,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姓孔的公子相识了,小红的相貌与气质深深地吸引住了孔公子,孔公子对她一见倾心,小红也十分喜欢孔公子,后来两人便偷食了禁果......

结果小红怀孕了,有着一份体面工作的孔公子却不愿意接纳她,即使小红甘于给孔公子做妾,他也不愿意......

小红十分生气,便和孔公子大吵了一顿,孔公子气急败坏之下说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后,便断绝了与小红的来往。

心中始终对孔公子念念不忘的小红,含着泪将儿子生了下来......并取名为“壤”,因为孔公子的名字中有一丘字,壤即土丘,意即对孔公子的思恋......

十八年后,小红因病去世了,孔公子得知后前来吊唁,并为其送来了棺椁......面对假惺惺的父亲,壤便唱道: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我的母亲啊,人人都视你为狐狸精......你是那样的无辜......你又是那样的傻,为何还要执着地牵着那个负心汉的手,到死都不肯放弃呢?)

.......

以上纯属个人观念,不足为据!

文章图片4

总评

原来,“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孔子的特指,是说那些为老不尊,不能给后辈做出榜样的人,到老了还苟活着,还不如直接去死的好......

断章取义要不得啊......您说,对吗?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