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慢性肾衰,中医用一经方3味药降肌酐,这些方法可以降肌酐

 心海真情2020 2021-12-16

血肌酐主要是内生血肌酐,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不易受饮食影响。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比较稳定。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44-133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 μmol/L时说明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通常认为,133 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 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 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值超过707umol/L,为尿毒症。

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可能是肾功能损伤,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做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者延误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当体检中或无意发现血肌酐超出正常值,咨询医生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及早治疗。

男子血肌酐升高肾衰,中医用经方降肌酐3味药很关键

病例:患者xxx,60岁,在4年前因为乏力食欲减退,到医院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 339umol/L,尿素氮13mmol/L,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有人说可以提前透析治疗,因为透析费用高,而且担心影响生活质量,也担心提前透析会影响残余的肾功能。最后决定用中医药治疗。随后患者晚上预约了中医专家门诊。

患者来到北京某医院中医专家门诊就医,中医询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见患者身体症状已经比较明显,自觉口干口黏,恶心想吐、畏寒怕冷、五心烦热、腰酸乏力、大便干结。看舌脉情况,舌质黯,舌苔厚腻。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兼有湿热内蕴。中医治疗应通腑泄浊,清利湿热。选用一经方为基础方加味,组方药:黄芪、当归、陈皮、法半夏、制大黄、茯苓、淫羊藿、白术、生薏苡仁等多种中药,水煎服。

服药2个月后二诊,患者的身体症状有明显好转,复查血肌酐降到221umol/L,表明中药方有效,中医根据症状变化,调整中药方,加味增减药量继续治疗3个月。三诊复查,血肌酐值降至152umol/L,身体症状基本消失,精神良好,体力明显增加,每天散步2个小时没有劳累感。其后不定期进行中医药调理,门诊随访4年,血肌酐稳定在150 umol/L,肾功能稳定,身体状况良好,病情稳定,控制了肾脏损伤。

中医治疗肾衰,降肌酐稳定肾功能,这3几味中药很重要

专家表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尤其降肌酐,有免疫抑制剂类药,如说雷公藤等,中医强调“辩证施治”,单一使用这些药物的效果不理想或有偏性。降肌酐常通过配伍来消除其毒性并提高疗效。

中医疗法如浸浴、熏蒸、中药涂擦、中药汤剂等的方法,能够解毒泄浊,清除患者血液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改善肾脏微循环及肾脏的缺血缺氧状态,同时纠正肾性贫血及抗肾脏纤维化。进而增加肾小球的有效灌注量,降低肾小球内压,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得以降低,肾小球的硬化进程得以控制和延缓。常用降肌酐的中药有3味:

1、黄芪。中药黄芪是补气药,其性味甘温,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 研究发现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

2、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有通腑泄浊的功效,可以促进体液、钾钠、含氮物质的排出,进而降低肌酐和尿素氮。研究发现,大黄能起到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肾小球。大黄可降低氧耗量与糖异生量、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异常,从而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3、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连翘中的有效成分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提高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取效,很少单独用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不要单独单味药,以免用药不当,延误病情。

这6种方法可以辅助降肌酐

1、控制血压。持续超过正常标准的血压会引起肾病患者血肌酐逐渐或快速上升,不管是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高血压性肾损害引起的血肌酐超标,还是慢性肾脏病继发肾性高血压引起的血肌酐升高,都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让升高的血肌酐有所下降或降至正常。使用降压药时,配合低盐饮食,则降压效果会更好。

2、补充水分。血容量不足与肾血流量下降会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急性肾损伤,可表现为血肌酐与尿素氮升高。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发热期间、消化道大出血及重度烧伤后等情况,都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因此,多喝水与补液治疗就可以起到降肌酐效果。

3、控制每天食量。血肌酐升高,一方面与患者的肌肉总量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的饮食也有一定关系。血肌酐超标的肾病患者保持低蛋白饮食。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控制每天的食量不多吃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降肌酐效果。

4、预防感染。血肌酐正常、血肌酐已经超标的肾病患者,可能在并发感染性疾病后出现血肌酐超正常或进一步升高。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皮肤感染等都可引起急性肾损伤。预防感染就可以起到降肌酐效果。

5、治疗尿路梗阻。输尿管本身原因,如结石与狭窄等;输尿管功能性与解剖性异常,如输尿管运行肌肉不能正常运行等;膀胱功能障碍,如神经源性膀胱等;都可能导致梗阻性肾病,从而引起血肌酐升高。解除尿路梗阻,治疗肾后性急性肾损伤,可以达到降肌酐效果。

6、治疗原发病。中等量及大量蛋白尿有关肾脏疾病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等的血肌酐升高,如IgA肾病4级、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及狼疮性肾炎活动期等并发的急性肾衰竭,适时并规范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就能降肌酐。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20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