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个经常被人们提到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具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但一般人理解的投资对象往往是项目、金融产品等,这也是大多数人容易接受和想到的。毕竟,追求财富的增长带给人们更多美好的期盼,也是许多人为之勤奋、努力、拼搏的动力源。但如果将大多数人理解的投资外延一下呢? 有人说,投资是探索战胜人性本身的恐惧和贪婪的哲学,也有人说,投资是一种思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根源于生活的理念。投资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于是有人投资项目,有人投资金融产品,有人投资智力,有人投资时间,有人投资健康…… 2009年6月22日到7月5日,仅仅间隔13天,投资界两位名人接连病逝,这样的消息再次震恸着人们。一位是私募元老晓阳投资董事长杨骏因罹患肝癌实施换肝手术失败而辞世,年仅44岁;另一位是公募大佬,上投摩根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因消化道出血引发的失血性休克不治身亡,年仅41岁。 “一公(募)一私(募)”,二位投资界的精英在相近的年龄段都患上了资产管理界的常见病,这除了反映出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从业人员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吃饭不规律、营养失衡、抽烟饮酒等影响正常生活的因素以外,也说明人们在敬业、打拼的同时如何从容面对环境、是否懂得平衡压力已经成为摆在面前需要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 人们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称为成功?虽然不同的人心目中的标准不一样,但又有什么成功可以比生命本身更加宝贵呢? 市场是在变化的,人们的需求在不断上升,面对的投资机会的诱惑多多。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学会分辨,辨别出在投资和生活之间,什么更加重要;在成功与生活之间,什么更加重要! 投资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是为了财富的增长,但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忘却了财富增长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仅仅为了追求财富增长的数字而拚命透支健康、透支快乐、透支生活本身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理解了投资是一种思维,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有理由努力把投资变成一种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如何从容地投资和优雅自在地生活。这需要心态,需要智慧,更需要懂得:没有什么成功比生命更加可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