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故事(一)——必游的苏州园林之网师园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时间:2019.2

D1:

行走方式:高铁——南京至苏州;地铁+公交+步行

游览路线:网师园-十全街-可园-沧浪亭-山塘街-寒山寺,枫桥

D2:

行走方式:地铁+公交+步行

游览路线:苏州大学本部-东部校区-相门-耦园-平江路历史街区-观前街

D3:

行走方式:地铁+公交+步行;高铁——苏州至南京

游览路线:西交利物浦-南大研究院-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斜塘老街-金鸡湖湖滨公园

这几年我们都会选择不同的城市过春节,主要是大家都有时间,也不用在家忙连夜饭,这样的春节感觉有期盼,有趣而轻松。今年因为家中孩子高三了,寒假的时间很短,于是选择了距离较近的苏州城走一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这句话就知道苏州是一座不论外形和内涵都极其丰富的城。她既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一座具有现代化,年轻活力的城市。她既有闻名天下苏州园林,又有着山水之胜。大户人家的园林,平民化老街的历史人文,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如今的她还有新派的工业园区和金鸡湖。苏州城现在是披上现代外衣的江南水乡之城。就是这些看上去矛盾的词语构成了多彩多样的苏州,而且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神奇的统一。所以我的游记一改往日按照行走路线的叙述方式,改为板块叙述的方式我觉得更顺当一些。

说到苏州,不论她现在如何的发展迅猛,如何的发展多样,但最先被提及的还是苏州的园林。那我的第一板块也说说园林吧!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有两百多座园林遍布苏州城。那是怎样的一个体量,基本就是三步一风景,五步一园林吧!至今保留完好的还有数十座,分别代表了宋,元,,清时的特色。我们的旅途并没有选择苏州最大的园林,而是选择的小巧的园林作为我们的目的地。大有大的容量,小有小的细节,为了行走的便利,为了避开我想象中的人流和我选择了这几个苏州园林——网师园,沧浪亭,耦园。把我们行走路过的运河,相门城墙,还有匆匆一瞥的寒山寺和枫桥也在此一并唠叨一下。

坐着高铁出发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另一座城。先说酒店吧!

入住酒店:书香门第精选酒店(苏州石路三香路地铁站店)

定下这座酒店是看中了它只需要到店支付的方式,加上交通便捷,地铁直达。地铁三香路站,出地铁二三分钟就到了。酒店周边的肯德基,星巴克,还有老东吴食府都让孩子觉得安心,吃货的旅程就是这样。

进入酒店大堂,气派。因为预定时的价格二百出头(含早餐),春节这样的价位我没有过多的期盼。事情往往是这样,因为没有期盼,于是就有惊喜。大堂的气派与漂亮超出我的想象。大堂开阔的空间,高挑的庭廊极具西式风格,

但空间的装扮又是中式的,红木雕花隔断,圆形的门洞,红色的年画,红灯笼,盆景的装饰,茶艺的展示,一派中西合璧的和谐。

春节的装扮让大堂显得喜气洋洋的。人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过年了!过年了!

在大堂办理入住,我们入住的地点是酒店的东楼,是另一栋。出大堂,一个很大的庭院,庭院四周的风雨长廊,庭院内是很大的停车场。不论是公共交通还是自驾,这里入住都很方便。

东楼大堂的布置也是这么的有调调。东楼大堂不办理入住,但退房可以在这里办理。

酒店内的小配套,拖鞋,梳子,咖啡包,茶叶包的质量都好。二百出头的房价还含早餐。早餐基本等同于四星餐厅,丰盛而有特色。这家酒店我还会来。

入住之后稍事休息我们就出发。

D1:

一。网师园:——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

地址: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

门票:30元,学生半票

公交出行,下公交进小巷,小巷清净,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和喧嚣。

踩着青石板路来到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阔家头巷11号,有东西相对的两扇巷门。

始建于南宋的网师园有九百年的历史了,是苏州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园林之一。占地不大,但被称为小园的典范。

网师园坐北朝南,门前开阔,空间一角有两口水井,现在的苏州人还有取水井生活的。

院内有照壁一块,左右各有一株棋盘槐。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始建于南宋。购门票入园。

一进门的门厅又叫轿厅。门厅的东侧,有一顶红木轿。轿上雕刻着很多的蝙蝠图案,寓意快乐幸福吧!

门厅高悬“清能早达”的牌匾,有着为政清廉,德才兼备,早年发达之意。这里旧时是宾客,主人落轿的地方,也可以在这里小坐待茶接待宾客。

这扇石砖门结实而厚重。通过这扇门通往内院。

园内平面图。网师园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和北部书房区组成,境界各异,功用各异。

“藻耀高翔”是一座雕刻精美,巧夺天工的砖雕门楼。在青砖上运用各种手法雕刻出人物,飞禽走兽,花草图案立体生动,层层叠叠。每一幅图案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这青砖雕刻门楼有着“江南第一门楼”之称。

大厅——万卷堂,这里曾是园主喜庆宴请和接待宾客之地。

大厅正中摆放一只铜鼓。一色的红木家具,紧挨墙壁的长几上瓷瓶,瓷板画作,显示主人的文化素养。

古时的房屋大多仅有一层,而这间两层楼的内厅“撷秀楼”又称女厅。

主要供园主生活起居兼会客之用。

楼前高大的树木,不宽的一面墙上开着两扇大大的花窗,扇扇不同。

两层楼的集虚斋,小院中一株腊梅开的正盛。

园中的假山,围墙,花格窗都是典型的园林风貌。

集虚斋,是主人修身养性之所。

“竹外一枝轩”,这里曾是园主子女读书写字之地。

不论是南方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园林中必有水。网师园就是以彩霞池为构景中心而建。一池碧水居中,四周布置着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形成了明净开朗的园中中心景观。

“竹外一枝轩”外的水阁式建筑半厅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射鸭廊。短短5米多的小廊一侧连着“竹外一枝轩”,一侧连着空亭。这里看,亭廊轩如一整体,但细细看,亭,轩,廊又各具特色,极为分明。前景的“竹外一枝轩”与后侧两层楼的集虚斋又构成了错落高低的层次感。

彩霞池池面为方形,一眼望去,尽收眼底。池西侧有一“月风来亭”。亭为六角攒尖型,三面环水,戗角高翘,黛瓦覆盖,青砖宝顶,线条流畅。

池塘一角有一阁——濯缨水阁。水阁是歇山卷棚式,纤巧空灵,坐南朝北,高架水上。夏日凉爽宜人,可凭栏观荷赏鱼。

濯缨水阁大面积的使用了各种形状的玻璃,制造出玲珑剔透之感。

池边的黄石垒砌的云岗。云岗不高,古朴自然。利用黄石叠砌成错综的野趣。云岗之上有青枫,玉兰,腊梅。吸引了很多顽皮的游客,跟着曲折的环山小径登上顶峰。

云岗不高,但站在上面还是一览园中各角度的风景,每个角度看到不一样的美。就如生活中,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会有更好的答案与选择。

在彩霞池的水弯处有一座袖珍的小拱桥,有一个文艺的名字“引静桥”。她就像一座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柔婉的弧形曲线,小巧玲珑,身藤萝缠身,如妩媚可爱的女子。

这个独立的小院——殿簃,主体建筑是几间精致的书房,为旧时的书斋。它将小院分为南北两个空间。

书房庭院,为园主子女读书的地方。

花窗犹如相机的镜头,收进了窗外的美景。

建筑另一侧,屋前石板平台,围以低石栏,与园中假山自成统一。

南部为一个大院落,散布着山石、清泉、半亭。假山沿围墙排布,有着余脉绵绵的趣味。

松读画轩”面阔四间。向南的一面是以数根廊柱支撑,采光极棒。

轩前青松,翠竹,哪怕是在冬日这里也是碧绿盎然。

园中的木瓜古树。

轩内的家具一律是明式风格,红木材质,造型简洁中彰显富贵。

苏州园林中的室内空间里大多用人为的花草去装扮大堂的空间。虽然盆景很漂亮,也给冬日的单调增加了一抹亮丽。但个人还是喜欢一些纯粹的东西,觉得古宅与这样大面积,大手笔的花草装饰不是很搭。给人一种不知主题为何的混乱感。

这个小院中春梅,海棠,石榴,腊梅,翠竹,黑松,紫薇等观赏的花木繁多,高低错落,四季常青。

此时开的正盛的腊梅花芳香满园。

腊梅花下一扇满月园门“云窟”很有味道。门洞内有一厅堂。

厅堂内是出售旅游商品的商店,没有细观,就在明媚的小院里溜达。

小院内的盆景展示,大盆的,小盆的都各显身姿。

层层叠叠的屋檐带给我们灵动感。

这座两层的建筑就是梯云室。

园林中的山墙姿态优美的曲线。冬日里树干的枯和繁叶的树干就好似水墨画上的点缀。

简洁的六边形的窗将园内风景拉近。苏州园林在上大做文章令园景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这一亭下放有一琴桌,琴砖一方,琴砖底部垫红木架。壁间有红木挂屏很别致,中间镶嵌着云南的大理石,见方不大但显气势磅礴。

这二层小楼,红色窗棂,红色门窗,现在用作陶瓷展览馆兼办公区。

瓷器馆里有若干瓷器展出。这些瓷器对于生长在瓷都的我来说已经不具有吸引力了。

瓷器馆对面“香睡春浓”小院,石墙下是一组园林小品,墙壁砖额“香睡春浓”四字。此时一个男孩哭泣着跑进画面,父亲极其的冷静,不哄不劝不说教。先等孩子平静下来。现在的父母面对孩子都是极有耐心和方法的。

网师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匆忙也不懈怠的走完。园区不大但建筑不少。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就是这样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网师园以它精致的造型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