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带我去旅行——合肥罍街之AS·1980安商文艺街区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方式:高铁,地铁,公交,步行

行走时间:2018.11

走过路过:罍街,合肥工业大学,环城公园

选择周末坐高铁来合肥没有旅游的目的,只是在一个城一连待上了两个月腻了。加上生活工作上的原因也不方便有个四五天可以去稍远一点的地方,于是选择了这座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的另一座城,换换空气,调整心情。

D1:

没有目的,不赶时间。下了高铁换乘公交4路。因为过了上班高峰,公交车上寥寥几人。一位老者上车想用支付宝刷卡,第一次不知道怎么操作,司机和坐在前面的另一位司机的同事耐心的将老者教会。教会后司机还幽默的来一句“耶”。车上充满了欢笑,司机用自己编的顺口溜夸赞了合肥公交一番,大意是,合肥公交既有高科技,也有温馨的服务。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正如他所说,坐上合肥公交,美好的一天开启了。车里的气氛就如一次大家庭的聚会,陌不相识的乘客也彼此搭着腔。到一座城,不在于它的风景有多美,在乎的是你遇到的人。合肥公交上这一幕让我觉得顿生温暖。司机讲着合肥的普通话,让我想起闺蜜母亲是舒城人,也讲着这样的普通话,顿时亲切温情了许多。今天秋高气爽,天格外的蓝,又因为公交上愉快的一幕更觉得从里到外都是阳光灿烂的。

第一站:罍街之AS·1980安商文艺街区

卫塘站下车,登上过街立交桥看徽州大道。

左拐进入水阳江路步行数百米来到宁国南路路口。

这里就可以看到标志性的标识了,“来合肥必到罍街”

AS·1980安商文艺街区,这是我在网上的一篇介绍合肥特色街区中发现的一个地方。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AS·1980文艺街区只是罍街的一小部分。罍街其实有三大板块,一大板块是餐饮,特色美食街区、早餐街和茶馆剧院;二大板块是休闲板块,有超市、影院、宾馆、酒吧;第三大板块就是这片创客梦工场。这样的文艺街区也正是我最喜欢的,就从这里开始吧!

2016年的国庆是AS`1980 开街试营业的日子,这一天这里还创下了千人折叠纸飞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街区由 7栋单体楼连接在一起。单体楼之间利用连廊巧妙地连接,形成相对聚合的空间氛围。楼距间绿树鲜花环绕,各种雕塑既有创意,又有实用性。

两栋单体建筑之间是大片的仿真稻田,其中两个可爱的布艺娃娃。

墙上的壁画和文字吸引着我一路在走廊中穿行。画面与文字都是孩提时我们的心里话,是我以为渐渐被遗忘的过去的生活场景。那时每次的课间十分钟是都要玩到铃响才会急急忙忙的离开操场冲进教室。这些偶然间被触动,那温暖珍贵的昔日时光又重回记忆。

“小学咖啡”一家有趣的咖啡店。“麦乳精”那是我孩提时向往食品之一。现在的唇舌间还留有巧克力麦乳精的醇香。

花式饼干桶那也是我们那会每家都会有的一件家伙。

墙上的食堂

创客梦工场。AS,是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的首写字母(这里原来就是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的所在地),也是Art Street(艺术街区)的简写。 1980是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的建校时间,也是在改革开放大潮带动下,中国经济文化开启追梦的年代。

用文字图片形式介绍了1980年党和国家大事记。一侧的高大水杉守护。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景象,街区很安静,少有行人,连开张营业的店铺都不多,是不是很多商家都是午后才经营的。

一家正在工作中的工作室——风赋华服。工作室采取了前店后厂的形式,定位属于高端定制。

店里的装饰古典,优雅而性感。一排展示着华丽高贵的绸缎旗袍,平时舒适的布衣,等待着有缘人将她们带回家。这里可以接受定制,也有样衣你可以试穿。

一台老式缝纫机让我耳边响起母亲年轻时脚踩缝纫机“哒哒哒”的有节奏的声响。

这件优雅的旗袍搭配传统但新颖的玉佩,给人一种淡然静美之感,想象一下,能穿着她的女子一定是一位经过岁月的打磨仍旧散发着幽香的女子。

这里原来就是校园,所以街区内充满了校园元素。雕塑,壁画,滑滑梯......

一家家特色小店,艺术作坊,满满的文艺气息。

秋日明媚的日光暖洋洋的,很庆幸能下决心翘班来另一座城,享受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街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你心生童趣。

调皮的小黄人一直是我的最爱

街区不大,街道不长,慢慢走,慢慢看,这里就是将“记忆、文化、创意”的理念融入,整个街区里传统与现代相遇、怀旧与新潮融合。

这里安静的就像一个正在上课时间的校园。许多细节让我想起孩提时自己的校园,郎朗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奔跑与欢笑,同学间的打闹与追逐......这里触动了我内心的小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