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方式:高铁,地铁,公交,步行 行走时间:2018.11 走过路过:罍街,合肥工业大学,环城公园 D2: 早餐后一杯香浓的咖啡又开启了一天的美好。:这家酒店的位置其实真的很好,不光是我前面提到的地铁,大巴的方便。从酒店出发步行百米就是合肥的九狮广场。九狮广场,位于长江路和马鞍山路交汇处,曾是九狮河与南淝河的交汇处。 广场整个面积不大,为圆形结构,广场内设石桌石凳。广场北有一座高14米的乳白色穹隆式九狮雕塑别具一格,吸人眼球。三只仰立的大狮子身上各驮两只小狮子,结成城门拱,它们或捧球欲跳,或欢奔嬉戏,或昂首远眺,或含笑迎宾。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合肥城东有一石桥,名九狮桥,后来毁于战事。当代建筑环境艺术家王熙民创作了这座《九狮》雕塑,还原了历史遗存,成为了这座城的标志之一。 广场外是现代化的合肥风貌。 沿着环城南路进入包河公园。水域范围内的荷花已经谢去,但绿柳还飘着绿。 包河公园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包河狭长的水域内容丰富,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青天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河中绿地——浮庄就像一片细长的柳叶漂浮在河面。 曲榭、亭桥等景组成的依水而建的古典园林 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岛上巍峨壮丽的清风阁。这是纪念包公诞辰千年而建造的一组仿古建筑物。 我没有跨桥去岛上的包公祠。我没有刻意地去追寻,只是沿着河岸去欣赏自然界的美,去寻觅心灵中属于自己的节奏。 这里漫步,安静的不像在一个城市的繁华之地。静穆的环境中,湖面波光涟漪,游艇荡漾;两岸垂柳婆娑,嘉木葱茏,这里真是休闲冥想的好地方。 玉带状的白色拱桥飘逸在河面 拱桥很高,母子俩好像从云端走下来,画面温馨。 今天的秋,天高气爽,叶渐渐的斑斓,斑斓的色彩点缀在主体的绿水绿树间犹如一幅幅油彩画。 包公祠位于小岛上,岛上绿树成荫,繁花似景,包公祠是中国历史上清官代表人物包拯的祠堂。我没有跨上小岛,只是在北岸遥观。 沿着与环城南路相伴的步道继续沿河向西行,一路上小桥流水,亭台楼榭。 尤其是厚重的绿化带完全阻隔了那个繁华的世界,这里一切都是宁静的,水的清新,叶的芳草香这些都是自然的味道。 包河的南岸那栋红白相间的建筑是创建于1913年2月的安徽省图书馆。图书馆的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62年12月图书馆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 沿环城步道行走,欣赏包河两岸绚丽的风光。包河清澈的河水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美丽合肥的繁华与历史。 包河水源结束从步道爬上一个几米的落差高度走回环城南路上,马路上依然是一番车水马龙的繁华场景。哦,原来我仍身处城市中。 环城绿道系统图能清楚的知晓我行走的这条绿道。这是一条如翡翠项链般的园林城市风情线。环城绿道分三级,一级绿道:自行车绿道;二级绿道:健走步道;三级绿道:休闲步道。我行走的就是最靠近水源的三级绿道,为市民游人提供休闲慢行的绿道。我沿着绿道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要经过的包公园,银河景区,西山景区,琥珀潭景区,黑池坝,杏花公园一直到逍遥津公园。 这条主打文化古城区的线路,串联起了合肥老城区的精辟景观和现有的几大公园。历史文化遗址——南薰门。这里曾是唐代合肥老城的南门之一,现在我脚下的环城路就是古城墙的墙基。刚刚走过的包河河畔和即将走过的银河,并不是贯通的,中间的分界线就是徽州大道。而古时,包河,银河是完全贯通的,中间隔着的就是南薰门。 又来到河边的三级绿道,这片狭长的水域是银河。“银河”没有改造前是环城路外的一条护城河,那时的河水如同幽闲的岁月一样清澈缓慢流淌。八十年代初,护城河有了“银河”这个好听的名字。现在的银河临水而建的楼台端庄,亭榭秀美。 石桥上亭榭桥完美的组合在一起,既有实用性又具艺术性。 美人蕉娇艳的红色将银河映照的更美了。 不规则的青石块铺就的羊肠小径顺着河道曲折蜿蜒,身边的树直接将我包裹在内,就好像在森林中行走。 横跨银河的赤阑桥,古迹赤阑桥早已不在 代替它的是一座符合现代交通的桥。 继续沿河往西行走看桐城路桥的侧影。桐城路桥前身便是合肥著名的赤阑桥。 水中两座亭,让我想起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结缘的合肥赤阑桥边的那两位歌伎姐妹。姐姐曾给姜夔疾书:"酒磨壮志,花消英气。国家有难,岂能熟视?"点醒姜夔,投奔抗金名将刘琦。刘琦在柘皋大败金兵后又收复合肥。姜夔回到赤阑桥,得知姐姐不甘金兵屈辱,在杀死一个小头目后,跳河自杀。姜夔大哭一场,以后写下了许多充满情愫的怀念诗词。 两座亭是不是如姐妹一样一直守护在她们热爱的家乡城,家乡水。 银河边一家晚香亭,犹如一位婉约的江南古代佳人,掩映在银河边的湖光绿荫之中,风姿绰约,清新怡人。餐厅依堤而建,顺坡向上,一层一格,一格一景。爬上堤坝进入餐厅。餐厅内容量不小,风格多样,有大厅、包厢、卡座多种形式。 这里一处宽敞的阳光房,四处通透的玻璃,临湖而坐,窗下碧波荡漾,河水伸手可掬。 身边是树木葱郁,窗下有波光粼粼。清风来袭,在阳光的映衬下,远眺,恍如隔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西首河坡上的"迎曦亭"是个三层跌落式徽派建筑,随地形的起落而建,很有特色。 一顿悠闲自在的午餐之后又踏上环城绿道,漫步银河,身处优美的环境,感受着绿色的呼吸! 这里是惬意休憩的场所。市民叼着烟,岸边垂钓那是生活中最质朴的悠闲方式。 小径边年轻的情侣相依偎,情意缠绵,盈盈绿水的河水边见证了多少的山盟海誓。 河中的泳者搅开了一潭绿水,划出层层涟漪,顿时让河水鲜活、灵动起来。秋泳的勇气也着实让我敬佩不已。 还有这位老人家,一个飞窜就倒立成功,难怪现在对中年,老年年龄的划分要修改,这活脱脱就是一个年轻人嘛! 继续往西,河水往北一个拐弯进入了雨花塘。 银河公园名为“塘”水面自然比“河”宽阔许多。依然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相互搭配。在古代,雨花塘属于护城河的一段。 塘中的倒影里,映照着合肥的历史文化变迁。 高大的杉树此时正是由绿渐黄的变化时期。 雨花塘的西侧一座小岛老虎墩。小岛三面环水,清初,合肥人龚鼎从浙江仙居知县退归后,在小岛上建起稻香楼。稻香楼历风雨百年,后逐渐荒圮坍塌。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将这里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宾馆,80年代又新建庐阳饭店,稻香楼的南面还陆续添建了安徽饭店、梅山迎宾馆等,这一带成为安徽省和合肥市对外接待的中心。 环城公园西路 在这一路的绿色世界里骆驼一家昂首前行,大象一家追逐嬉戏……雕塑群情趣盎然。 跨过长江中路,眼前一块低凹的平坦之地,四周高耸,好似一个小盆地。小盆地中间一个漂亮的圆形广场——琥珀潭广场,广场周边白色红顶的住宅区,再远方的肉色高楼,这样的落差层层叠叠,加上秋日里丰富的植被色彩,令这里具有一种朴野风格画面。 石碑介绍了这块三国故地。 各种色彩的绿,极其丰富,极为养眼。 逆着光来一张城市的街景,也是别有风味的。 琥珀潭古代一直称为石河,当年为城西护城河一段,现在这里只是一个深潭了,水域面积不大。 当面对这一汪池水时我就明白这里为什么叫琥珀潭了。它犹如一块天然的琥珀,玲珑剔透,流光溢彩。秋日的琥珀潭,一泓清色的墨绿,安静地呆在喧闹的城市里,在阳光的照射下倒映出斑斓的色彩,摇曳潋滟,就像一块天上的极品琥珀不慎落入了凡间。 岸边的树是那么渴望归于水。我就漫步在这斗折蛇行的林间卵石小径,这么近距离的接近水,接近树。我已溶于自然,聆听着灰喜鹊熟悉的鸟鸣声,呼吸着含着水分的清新的空气,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站在高处看琥珀深潭及其周边的植被。秋日多彩的植被令这里的色彩多姿。远处红色主调的建筑点缀在绿意深处,红色围栏的栈桥浅浅地伸进潭里,营造着温馨、浪漫的情调;潭边间隔而建了数座悬亭,白色的亭子、绿色的顶,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与秀美的潭水和谐的呼应。 这一段弧形弯道的下面就是安庆西路,早年是一条坝埂,便于百姓进出城区。安庆西路把这里分为南北两部分,路南为琥珀潭景区,路北为黑池坝景区。 黑池坝南广场上的常春树、有色树和大量花草灌木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这株长着玫粉色树叶的树好生独特,我是第一回见到,第一眼的直接反应是不是假的。 走进细瞧,大自然真的奇妙,造出如此特别的一株树。 信手拈叶,一片小巧丰盈的红叶就如一位小巧丰盈的女子般惹人爱怜。 每一株植被都是有生命的。 广场上的休闲娱乐设备吸引着市民。 一侧利用挡土墙建设了长120米的雕塑墙,墙面雕塑了文字和图画的形式介绍了合肥的典故。 黑池坝原来也是西城墙外的护城河,成南北贯穿的长狭形。清爽的秋风、飘逸的垂柳、清澈的河水、典雅的拱桥……,漫步于狭长的沿河景观带,你可以尽情感受喧嚣之外的宁静。 有些异域风格的亭,白色为主体,绿色覆顶,白色小桥将亭直入水中。一群泳者正好上岸,更衣。更衣没有更衣室就在露天进行,男同志穿着一件宽大的女士睡裙,一切更衣都是在宽大的睡裙中完成。所以想想奥原希望在赛场边直接换运动服的技能都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清澈的河水将对岸的琥珀山庄的别墅群完完整整地收纳在自己怀中,分不清你我与真我。 沿河总会出现不同的钓者,有的就是坐在固定的地方一根垂杆静待鱼儿上钩,但一路我看到很多这样的钓法。我第一次看这种方法,空钩挂鱼。不需饵料,不需打窝子,全屏鱼儿和钩子的缘分。但个人觉得这种钓法最大的好处是锻炼身体。这个活动需要的是一个不小的半径与空间,有节奏的步伐,动作较大的甩动,可以锻炼到全身大多数的肌肉群。有些人的身姿优美,一旁的我看着就觉得享受。鱼上不上钩都是其次啦! 此时云霞灿烂,阳光迷雾,秋日三四点的太阳有些懒洋洋地透过云层相映在河水中,银光闪烁。好美的瞬间,一束阳光的透洒,整个画面是温暖绚丽的色彩。 合肥旧时是个标准的古城,四周有护城墙和护城河。现在,护城墙荡然无存,变成了我们脚下的环城公路和环城公园。护城河也被截成了几段,水体不再相连。就这样我几乎大半天的时间沿着环城路窜起的南淝河、包河、银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一路走来。 环城路就像一块魔带,串起了合肥的两面,一面是繁华与高效,一面是历史与惬意。在这条马路上,合肥的各种美完美的结合。 走了大半天几乎真的是有些累了,我就静静地坐在这位垂钓者的身后。这里虽是繁华的都市,但这里有着都市久违宁静,栖息在这可以沉静下来。我很庆幸自己的决定,请一天假抛下繁忙天天如一日的工作,脱离熟悉的工作,熟悉的人,到另一个城去看看。其实这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旅行,充其量可以算一次小出走,去享受一段不曾看过的风景。 秋日的暖阳温柔的倾洒在脸颊上,这般沉静,正是一个适合追忆的季节。而这里也是一个适合追忆的地方。黑池坝的最北端我不停地按下快门,我想拍出黑池坝最美的一面。我不停的变换角度,黑池坝,琥珀桥,合肥市图书馆,甚至桥那边的南淝河。 合肥市图书馆就坐落在美丽的黑池坝边,水岸书香之美。 走上琥珀桥再给图书馆留个影。 琥珀桥上再看黑池坝,有着“看夕阳如金,岁月漫长”的心境。 右拐进入阜南路,远远的这里可以看到杏花公园内高大的摩天轮。水域范围内悠闲的游船在水面飘荡,这里丰富的游乐设施更适合孩子和年轻人在这里玩耍。 我用脚步在环城路上丈量,体会这里隐藏的点滴的美。环城路作为合肥年代最久远,历史最悠长的路,因为合肥人的热爱与建设已经成为一片城中的森林。环城路将旧城环抱于怀,又被新城融于其中。一直步行,这会觉得有些累了,想扫一个小黄车继续骑行,付完押金,再扫码,发现车是坏的,放弃了骑行的念头。其实环城路我只走了四分之三,还有伴着南淝河的环城北路我还没走。环城北路上有合工大的北校区和逍遥津公园。可是骑车失败后突然就没了兴致,决定坐公交回酒店休息了。出门在外就是休闲不想把自己整得太累,今天的步行量正好。可是就是这步行和骑车的一念之差,一个小小的举动,我的199元就被套牢。经过正常的半个月的退款期限之后,又等来这个468万的排队结果,我知道这笔199这辈子我都不可能收到了。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么容易夭折呢? 在寿春路上等公交,一辆干净的小巴到站。这个光景正是晚高峰的时节。车行速度不快,正好看街景。 寿春路上的一座清真寺。 这一路走来的环绕护城河的环城路。环绕环湖路的环城公园,包公园、银河景区、西山景区、琥珀潭景区、黑池坝景区、杏花公园和逍遥津公园.......美丽的翡翠构成了美丽的翡翠项链。留着杏花公园和逍遥津公园下次再来。 回酒店养足精神再出发,还是万达广场。小菜园,一家徽菜馆在万达的三楼,装修很有风格,菜品不算多但是很舒适。喜欢徽菜的笋子,点了一个很香。菜的价格也很平实,口味也是香香的家常菜的口味,很喜欢。 D3: 睡到自然醒,坐地铁去高铁站。有了地铁之后,算好时间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觉得一切变得有序起来。进高铁站我就一眼寻到了这家《前言后记》。我第一次坐高铁来合肥返程时遇见了这家“一个温暖的城市,一个温暖的小店”。那天下着合肥那年的第一场雪,但我在这里感到了温暖。在这个接纳南来北往匆匆而过的各色旅客的地方,有这样一个能让我们停下脚步,放下浮躁的心情的地方,真好。那时书店人不多,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看,静静的等。那一次我细细地在书店享受了嘈杂车站中的优雅,细细地拍了很多照片,在我的游记http://you./travels/hefei196/2826968.html中有详细的介绍。而当我再次遇见,噢,不是遇见,是刻意的寻找到这家书店时,味道有些变化。宽敞的书店里黑压压的人,虽然没有嘈杂的声音,但光看那么多人就有些懵。我连拍一张照片的兴致都没有,急急地退了出来。 小出走就意味着很快就要回到正常的轨迹。但很好,就像一次手机充电,有新的能量注入,有新的精神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