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又陌生的景德镇之旅——陶溪川,涅槃重生的宇宙瓷厂(上)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时间:2020.7

行走方式:自驾

D1:御窑景巷

D2:陶溪川艺术街区

D3:玉田水库

D4:进坑村,景德镇鱼山荷塘旅游生态园

D5:中国陶瓷博物馆

D6:都昌鄱阳湖畔

陶溪川艺术街区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区新厂西路150号

门票:无

这次回景想办的事情基本订了,下面几天就开启了我访亲问友,吃吃喝喝的模式了。下午直奔陶溪川这个景德镇的新地标。去年四月回景参加同学三十周年聚会,因为只有两天时间,同学的活动也安排的没有空隙,只是驱车路过,车游了一趟陶溪川就匆匆离开。当时就为了家乡有这样的新地标而高兴,但至于到底有些啥内容也是我一直好奇的事情。今天终于有时间细瞧瞧了。跟着导航一路驶进地下停车场。从地下停车场出来来到地面,仿佛一种穿越。安静,整洁,干净的马路,一行一字排开的高大的梧桐绿意盎然。平整的柏油马路与立面粗糙的工厂墙面形成鲜明对比。站在这样的场景中有恍然如世的感觉,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引发记忆的回想。

这栋高大的灰红色砖墙建筑,绿色的爬山虎犹如水帘幕布一般悬挂在建筑上,微风拂过生机而灵动。看了墙体上悬挂的建筑物的身份证信息知道这是建于1992年的新煤气窑厂房。“煤气窑厂房”是陶瓷行业很专业的名词。所以在此先交代一下,陶溪川文创艺术街区是一个近十几年来很流行的工业遗迹的改造项目。这里的核心区是原来景德镇国营十大瓷厂之一——宇宙瓷厂所在地。“中国瓷都”景德镇,有着近两千年的制瓷史。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匠人们,还一直依靠手工制作陶瓷。1958年,景德镇第一家机械化生产的新型陶瓷企业——宇宙瓷厂在景德镇市凤凰山下正式成立,开始引领着陶瓷行业迈向工业化。宇宙瓷厂是八十年代中国出口美国陶瓷的最大企业,曾被外商称为“中国景德镇皇家瓷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景德镇瓷器经历了改革的阵痛,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宇宙瓷厂也从辉煌之巅逐渐衰败,没落。以宇宙瓷厂为代表的“十大瓷厂”也相继关停,曾经喧嚣热闹的厂区渐渐荒寂。作为中国出口美国陶瓷的一个骨干企业,曾有4000多人为此奋斗的陶瓷厂,最终只留下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墙体、厂房、设备、档案资料,以及各谋职业,四下散去的陶瓷人。

当下如何对待工业遗存是经常讨论的话题,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工业遗存放到了应该受尊重,受保护的地位。因为工业遗存是一个城市工业文明的记忆,是城市发展的痕迹。尤其是在景德镇这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如此专一的城市来说陶瓷工业的遗存更是这座城的魂。为保护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用五年时间重塑“陶溪川”,打造出了现在我眼前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使之成为景德镇的新地标。让我这个一直生活在外地的景德镇人眼前一亮,心生欢喜。

这栋曾经的“煤气窑厂房”现在摇身一变成为陶溪川美术馆。

美术馆是在原有建筑的风貌上,根据美术馆功能和设施要求,对内部结构进行了科学设计和改造,是一所集展示、研究、收藏为一体的现代型美术馆。

苏式风格锯齿状“包豪斯”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小桥流水式的水景环绕。走在这里,一股文艺复古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美术馆前一汪水池,有水的地方立刻心生灵动。水面映照着建筑。高耸的烟囱与高大的厂房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相互辉映。这样的广场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梦瑶广场,它是整个园区公共交流活动的场所。

一张正面照,感受一下。烟囱后的两栋红色的建筑是始建于1963年的烧锻车间2-3窑厂房。当我兜兜转转到建筑的另一侧时,发现这里已经成为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我还入馆参观了一下,是一个特别的行业博物馆。关于博物馆的详情我单独写了一篇游记

博物馆一侧的角落里有一家博物馆酒吧

高大的建筑被碧绿明亮的流水环绕。清凌凌的碧水映照着周围一切的倒影。好一幅江南美景的画面。所有的园林细节出现在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的旧工厂当中,每一处的连接都别致巧妙,每一个片段都恰到好处。

陶溪川在保留老厂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元素。于是原来的煤厂变成了水景广场,原来的包装车间和仓库分别变成咖啡厅和酒吧。建筑立面的改造体现出老厂房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在旧厂房立面的砌砖方式上加上玻璃的框架。钢框架的连廊与玻璃的围合玲珑剔透。玻璃的剔透与建筑前的水波的流动合为一体,固定的建筑中加入流动的元素,已经成为了陶溪川文创产业园区的标志性符号和极富设计感的自然标识。一切都是生动的。

在水景广场的一侧,红色砖墙的厂房被绿色“帷幔”包裹成一个童话世界,这里藏着一家“猫的天空之城“书店。

书店内温暖的光源,温暖的木色,一张张温暖的明信片,一本本能疗愈你我心灵的书籍......充满了每个空间与角落。

各种材质的小猫咪,萌萌哒的表情告诉我们“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

这样的角落是很容易吸引人在这里静坐整理情绪的。

每次来天空之城都能令我这般年龄的人眼前一亮。市面上又出来了这么多新奇可爱的小东东,常常要看了商品标签才能知道它的实际功用。

书籍,明信片,各色本子,文具,衣服,包包,还有咖啡,甜品,琳琅满目。

这里的物品小到一张卡片,一个本子,大到一个包包,一本书籍都有着可爱之处。看着这些可爱至极的东东内心满是欢喜。

书店的主打当然是书,这里经营着五类书籍:旅行、艺术、绘本、文学、生活美学。一本本书组成的装饰墙自有它的美丽。

猫的天空之城是一个书店,更是一个明信片主题店,这里主要经营明信片,而且是卖自己设计的明信片。

这面“寄给未来”的明信片墙是天空之城的镇店之宝。在这里选一张心仪的明信片,挑一张靠窗的坐位,写下自己的情绪,写下自己的思念,写下想对自己说的或对他说的,然后放在你选定的日期格内。等到那一天,店家会会帮你寄出去。当你的朋友收到你的祝福,当你自己收到来自景德镇天空之城的明信片时,你就会想起这里,想起此时此刻。

就简简单单的几片绿也自成一景。

屋里屋外的绿养眼养心

在这里你可以购物,或只是走走看看,也可以三五好友小坐,一杯咖啡消磨一下的时光。或只是像我这样走走逛逛。

一块留言板给我们一块倾诉的空间,在这里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吧

走出这个童话般的天空之城。屋外也是一片绿野风光。

午后的光景,这里游客稀少,整条街上往往只有我一个人。当我站在空荡荡静穆的街道上,看着这一溜排开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砖墙的包豪斯风格的锯齿形厂房。老厂房墙上的老标语依稀可见,仿佛给我们拉回了那个年代。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众多陶瓷老工人的工厂记忆、体验到一个城市的魂。

走进厂房,高大的空间,宽敞的走廊,各种工业化的管道,厂房内部保留了工厂的原貌。厂房屋架完全保留了原有结构的形式和尺度,采用钢材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

厂房的框架虽在,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声了。这里现在承载着的是现代陶瓷人的梦想。利用厂房自身的跨度与空间,这里被设置成一个以陶瓷为主,休闲、零售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这个国有老旧瓷厂“变身”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现在有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6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工作室进驻街区;国内近200个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及艺术机构落位街区。

陶溪川里汇聚了三类人:一是手艺人,二是设计师,再就是艺术家

说到"陶瓷",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也是至今为止最迷恋的"青花瓷”。来了陶溪川,我脑中固有的陶瓷印象会被重组。现在的景德镇瓷琳琅满目,门类繁多,品种多样,有各大院校青年学生丰富多彩的现代陶瓷作品;有国外艺术家风情各异的陶瓷作品;有青年艺术家风格前卫的艺术作品;还有精密现代的3D打印的陶瓷制品……

以厂房为载体,这里容纳着一家家创意工厂,工作室,艺术间。每一家的商品独具特色,绝不雷同。精巧创意在这里不断涌现。

漂亮精美的物器也绝对要有和它匹配的价格,这个皮灯的价格上了四位数。对于这种价位的瓷器对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只是在这里欣赏一下就好了。

像这样的高档物件的店铺很多是禁止拍照的,我只能透过玻璃窗拍下少有的几张照片。如果你想目睹更多更美的物器,只能自己来一趟陶溪川了。

汤伍书院工作室制陶十年,最早开始于云南建水。致力于建水陶的刻填工艺与华宁釉陶草木灰绿白釉陶的研究,将现代的艺术带到传统的工艺中,将最专业的的艺术创作融合到陶中。

这里吸引了众多老艺术家、老工人“重返瓷厂”,为众多的“景漂”提供了“就业+生活”的特色空间,传统的功能在老厂房的框架下得到了新的延续。

在这个区域,博物馆两侧的锯齿形厂房根据采光需要围合了一个面积不小的庭院。

庭院内阳光明媚,碧绿的高大芭蕉叶,深绿色的遮阳伞,橘色的休闲桌,淡蓝色,橘色的椅,这么多丰富的色彩在小小的庭院中绽放。

庭院四周的厂房内都是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工作室。伴随软性创业平台的搭建和艺术家培养模式的配合,这里可以满足年轻人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生活服务的长期需求。

另一侧空间则开放给更受当代青年人喜爱的多种艺术形式,如3D 打印、音乐工作室等,超越了陶瓷产业的新业态。

从庭院中出来沿着街道往西行走。两侧都是披着爬山虎的红砖墙的厂房。灰瓦青墙,婆娑的树影在晴空下舞弄凉意。在这里没有车流人群的喧闹嘈杂。虽然是八月,但习习微风掠过暑意全无。

静悄悄的街道很有意境

如画的墙面

门面店铺都在营业中。

这里的店铺就显得平民化了,与我们的生活也更接近。

高大上的店铺占比更大。这家“成窑”是由政府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生产基地。基地集数位非遗传承人、教授成立高端研发及生产平台。近年来,由“成窑”基地生产的系列青白瓷得到业内及市场的高度认可,并多次获得大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