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17年11月 行走方式:高铁,地铁,单车 行程: D1:高铁南京南——北京 D2: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中山公园;天安门广场夜景;前门,大栅栏商业街 D3:钓鱼台国宾馆银杏大道;永定河引水渠两岸风光;丰台站;北京交通大学 D4:三里屯东五街; D5:高铁北京——南京南; D3: 地铁:1号线东单-木樨地 骑行:木樨地-钓鱼台国宾馆银杏大道-复兴路-永定河引水渠 公交:木樨地-丰台站-北京交通大学 离开丰台站,和阿姨告别。阿姨要赶回去接即将放学的孙女。看着阿姨乘坐的公交车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心情轻松愉快,是那种完成了一个心愿的轻松感。我骑上单车去附近的地铁站坐车去北京交通大学看孩子的导师。临出发前忽然想起可以来北交大拜访一下孩子的导师。其实导师也很年轻,和孩子是同代人,年长几岁,是北交大在读的博士生,给热爱火车的孩子很大的帮助与指导。孩子将他心爱的火车模型挑了一节托我带给导师。还很不好意思,因为是自己玩过的。我倒觉得没什么,心爱的东西他爱护的很好,临时临刻的去买礼物,不如将自己心爱的火车模型作为礼物。希望学这个专业的老师能喜欢吧! 94路大柳树南站下,沿着围墙往南走。铁栏杆围城的围墙挡不住园内无限风光。 围墙内的高大的银杏树,树叶黄绿相间。更为奇特的是墙头高高的两朵红花点缀其间,分不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但是北交大的这幅画面给了我第一个好印象。 顺着围墙左拐就是交通大学路。 第四站:北京交通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校训:知行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北交大高大的拱形南门是亚洲最高的拱门。 思源路两侧高大的白桦树分列道路两旁,遮天蔽日连成隧道状,尽头暗红色高耸的拱形大门。 步行在思源路上远远就看见北交大的主楼——思源楼,寓“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之意。"饮水思源"是百年交大的光辉传统。在思源楼广场大草坪前的雕塑,象征两岸五所著名的高等学府的五根立柱下是源源不断涌出的泉水,也取饮水思源之意。思源致远,五校同行。一百多年来,五所交大交相呼应,熠熠生辉,在各行各业培育出了诸多栋梁之才,为国家作出了卓著贡献。 思源路右侧的学院大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思源路左侧的詹天佑塑像,天佑会堂。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站在主楼下仰望,更显主楼的高大。 越过树冠北京交通大学那几个字令我无限向往。 在主楼前的草坪上回望交大南门。 思源楼前的银杏大道。 思源楼前的广场上令我惊艳。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选择去校园转转。这次来北京我选择了北交大,是因为家有小小火车迷的缘故。令我惊喜的是我在最美的季节看到北交大亮丽的一面。惊喜令我心中充满了幸福感。黄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铺满了依然是绿色的草坪上。 银杏吸引的不仅是交大的学生,还吸引了很多小学生。小学生们在银杏叶飘落的地方追逐,欢快的奔跑,响破天空的朗朗笑声令这所高等学府充满生机。 校园中的路标。 思源路上的银杏不算粗壮,略显秀气。 思源路的北端回望,这一路的树景是多样炫目的。 思源路右侧的世界钟是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由老校门与洪钟组成。交大百年校庆之时所建,象征着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将在新世纪焕发青春光彩,又意在用钟声勉励莘莘学子珍惜宝贵年华,努力学习。 与世纪钟几步距离的毛主席雕像。毛主席身穿军装挥手像。 夕阳的光辉洒在东阶梯教室小二楼古朴的红砖墙上,墙面一角以红色调为主的五颜六色的爬山虎如瀑布一般妆点其间。绿色的草坪,楼前泛着黄红色的梧桐叶,绿色的青松,楼后绿色的白桦树叶,还有秋季的银杏。丰富的色彩在一副画面呈现。 枝头的五颜六色,地面是层层叠叠。 无论是南方的校园还是北方的校园,都会有整体的梧桐大道。梧桐构建的林荫大道是浪漫气氛的制造者之一。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形状色彩,让路过的行人有安心感。秋季的梧桐大道上色彩多样,有红的,有棕黄的,还有没来得及变色的绿叶。 校园中每一条街道上的植被都不同,各有特色。交大红果园宾馆前两侧的白桦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