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博物馆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302号 时间:周一闭馆,其余时间9:00--18:00(17:00停止售票) 门票:门票30元 行走时间:2021.2 行走方式:地铁2号线大行宫 去年的十一月去朝天宫的南京博物馆的“虎踞龙盘”展厅了解南京城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六朝、明代、民国三个时期南京是发展的兴盛期。也一直知道南京大行宫有一个六朝博物馆,一直没有专门的时间来参观。偶尔几个朋友一聊天都没来过这里,立马出发。大行宫地铁站出来步行一两百米就到了位于汉府街的六朝博物馆。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也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因此南京在唐宋之前就有了六朝古都的美称。眼前的六朝博物馆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六朝博物馆”五个大字的上方,是根据出土于南京的六朝人面纹瓦当设计的博物馆LOGO。这LOGO让我想起南京博物馆里那些神态各异的人面瓦当。 一进入博物馆,一侧有一家博物馆文创店——南京文博六朝店 现在的文创店里的商品都是创意独到,设计精巧的产品。还有一些是根据博物馆中宝物的造型设计而出,使更多被“供起来”的文物,走进我们日常生活中。 博物馆有一个挑高16米的宽敞,中空的大厅。通透的屋顶,一侧的大大的玻璃窗把阳光直接引入大厅。从顶部垂挂下六条挂幅,分别记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王朝。 一层大厅,有彰显结构美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南北平直墙面的"月亮门"和楼梯点缀,富有对称的美感。令人惊艳的还有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78个玻璃窗。 大厅内正在举办“墨遇徽州——九人查济写生作品展”。作品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与山峦溪流的自然风光通过中国画和油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厅一角摆放着一辆“记里鼓车”。在古代这车是用来计量里程的,它是皇帝出行时必不可少的仪仗队车辆之一。 另一角摆放着“指南车”,是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皇帝仪仗车辆。 墙上的图文展板展示了魏晋南北朝的年表 六朝皇帝年表 从墙上的参观指南可以获知该馆的基本陈列共有四个,分别是“六朝帝都”、临时展厅、“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个陈列。 我们选择从负一层的遗址展示厅开始参观。这里的展览“六朝帝都”介绍了六朝的城市历史。 六朝时期建康城建成的大事记通过这张表展现在我们面前。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中国古代南方最重要的都城,是汉文化的精华所在。 一层的正中摆放着玻璃圈围起来的六朝建康城夯土城墙遗迹。这段城墙长20米、宽10米,是建康城东城墙的一部分,也是整座博物馆的“根基”。也是因为这段城墙,这里才有了六朝博物馆。在2008年,考古工作者对博物馆所在地块进行发掘时,在地下2米深处发现了这处夯土墙,经考证为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于是决定就地建筑一个博物馆展现那个历史时代。 除了这处千年遗址,还展出了排水沟遗址和驳岸遗址。 图表介绍了建康城主要河道及水利工程 在南京大行宫南图工地出土的六朝时期的木桩 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当时城防时的武器——床弩。 石头城遗址出土的六朝时期的城砖。 这里展示了整面墙的人面瓦当,比朝天宫展出的瓦当更为丰富多样。瓦当本是宫殿,寺庙等高规格建筑中用来保护檐头的建筑构件。但它纹饰多样,风格各异的图案又起到极强的装饰性。纹饰主要有云气纹,人面纹,兽面纹和莲花纹。人面纹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极具特色。整面墙上162副面孔在红墙的衬托下彰显出气势。仔细看瓦当上的人面,开口大笑的,抿嘴微笑的,故作沉思的,满脸愁容的,慈眉善目的,流涕痛哭的。有的人面纹上还有胡须,可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形象。人面纹瓦当非常有趣堪比六朝时期的“QQ表情”。 壁画展现了当年的场景 六朝建康城的居民主要生活在秦淮河两岸,这些街巷的名字依然在使用。 文字介绍了六朝建康人的居住 出土文物,六朝时的陶瓮。 这是六朝时期的居家陈设 这些小的佛龛,雕塑展现了六朝建康人的信仰 这些是出土的建康人的饮食器皿。 六朝时期陶塑造像残件 有当时流行的"复古拖鞋"--六朝木屐,还配上了图示介绍了木屐的系带方法。 陶塑模型展现了出行的仪仗,也是六朝建康人的出行方式。南京处于雨量丰沛的南方,那时的主干道就使用了结实耐用的砖石砌筑。那会的交通工具主要以牛车为主。 大行宫南图工地出土的陶井圈 负一层包括了六朝帝都的城市和生活篇。城市主要展现六朝建康城的建筑规模、宫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等。生活篇则使用了大量文物,还原六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 从负一层开始我们慢慢走进六朝,继续拾级而上观赏六朝。 拾级上二楼,透过这个“月亮门”看展馆。 这个角度看一楼的展厅。大大的玻璃窗将窗外的风景纳入到整体的美景中。屋顶玻璃的通透将阳光一起拥抱入怀中。米色加蓝色玻璃的点缀让这里显得淡雅而知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