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1.3 行走方式:地铁4号线九华山站下车步行 景点:九华山公园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街20号 门票:免票 连续两周的周末都驱车来回五百公里的行程,当第二周的周末从苏州回来时觉得体能上有疲劳之感,告诫自己要调整休息一下了。这个周末不再远行,好好的趴窝。周六一天没下楼。周日一早的好阳光忍不住了,要选一个地方溜溜,找一个不远不累的地方吧! 三月,南京的樱花季,鸡鸣寺路是最火爆的旅游地。因为从来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就选择了与它毗邻的九华山公园。九华山上一座塔很醒目,在南京的很多角度都能看到,在南京几十年了也都仅限于远远的看过这座塔。今年突发奇想要来这里近距离的看看它,填补一下我旅游地图上的这个空白。四号线九华山站下车,出地铁就是九华山路。 南京真美,出门就是景,红色的茎黄色的叶也是这么好看。 这棵几层楼高的树如此的挺拔张扬,粉色的花,新绿的叶都是这么的滋润。 路中一个九华山公园的牌坊 华表的柱上祥云的图案质朴而古典 九华山路的尽头一座小山,山脚下是九华山公园大门。四柱三开门的石牌坊,牌坊匾额上书写着“九华山公园”五个大字,柱头是华表的装饰,牌坊安装着朱红大门,正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和一对佛门龙象。 几节台阶后过牌坊,进入山门,沿石阶拾级而上。 上到平台处,平台的右侧是祈愿栏,高低错落的两个香炉 栏杆处是玄奘寺换瓦功德缘 凭栏望向山门 平台正中与山门对应的是玄奘寺。 门前的“玄奘寺碑记” 过玄奘寺的前殿是一小院,院西侧是寺院的五观堂,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 东侧是玄奘寺的客堂。 回到寺前的平台上,虔诚的香客在香炉前烧香祈福。 从玄奘寺右侧的山道继续爬山。从侧面看玄奘寺的建筑群。寺隐山中,林荫瑕蔚,花草环绕。 殿落与亭廊,瓦砾与翘角,高大的树木与柔弱的二月兰,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沿台阶继续往九华山顶。远远看到山顶的塔和台阶尽头的一雕像。 台阶尽头,在绿树掩映中竖立着一尊玄奘全身负笈青铜塑像。玄奘铜像是目前亚洲最大尺寸的玄奘大师生活原型铜像。 玄奘仿佛风尘仆仆地向我们走来。 铜像背后的山顶平台上,便是著名的四面五层的三藏塔。 几节台阶上平台,平台一侧有玄奘寺与九华山简介 平台之上有一个圆形的石台,三藏塔就建筑在石台上。 石台南面镶嵌着三块石碑,中间一个圆形石碑记录着玄奘西行的路线图。 左右两侧的石碑形制相同,石碑下面各有一个兽头。左侧的石碑记录着三藏塔的历史。右侧记录着玄奘的生平事迹。 平台上有一块大大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石碑 终于能近观三藏塔了。三藏塔是194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所建。圆形台基之上一座五层楼阁式青砖塔,砖建仿木结构,塔身为四面五层,塔的每层开辟有四扇拱形门。 站在平台上观城景,远远的那栋高楼就是紫峰大厦。 高低错落的城景 坚硬的岩石上娇柔的小花 几节台阶上到台基之上,平视三藏塔。塔底层下部四周装饰石质裙围,底层各开四个半圆拱门。第一层的南面塔壁青砖上刻着“三藏塔”三字。门券内嵌石边,石边雕刻花纹。塔门有木质栅栏围挡。塔心室正中是一座刻有“玄奘法师灵骨”六字的莲花石座,座上有一四方石匣,那就是玄奘顶骨存放之处。塔前祈福的人虔诚而专注。 三藏塔西侧山顶有一六角重檐锥尖顶的六和亭。亭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亭内正中置六和钟,名为“六和”,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六和亭的平台是九华山的最佳观景平台,向四周眺望,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山水城市美丽的长卷。站在观景平台向东远眺,巍峨的钟山群峰连绵,林海茫茫。 北面是长风浩荡,波光浩淼的玄武湖。 明古城墙依山行,古朴厚重。眼前湖光山色,秋水共长天一色,顿觉舒心。 天高气爽,一切的美景都能揽入眼帘。我们熟悉的南京火车站,太阳宫,玄武湖中的小桥都以另一种身姿出现在我们面前。 向南眺望是高楼林立的南京城。 山的北侧有一地藏殿,这座庙宇很特别,坐西朝东。 橘红色的外衣在绿树,绿水的环抱中显得气势雄伟,尤为耀眼。 地藏殿前有一巨大的经纶转经筒。 九华山仅有61米高,却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登顶而观, 登高望远,山形环抱着玄武湖,明古城墙依山而行犹如玉带。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林木茂盛,鸟语花香。 离开六和亭 几步山路又到达一处小山岗的小亭 屋檐之上一只骄傲的亭亭玉立的小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