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1.4 行走方式:骑行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梅花谷路 行走路线:明孝陵2号门——燕雀湖——台想昭明——梅花谷——霹雳听泉——明孝陵3号门——梅花谷路——明孝陵2号门 中山陵风景区内有一条梅花谷路,每周会在这条路上行驶一次,一年又一年,看了它一年四季的美。春季杨柳飘荡,桃红柳绿,草地上的二月兰点缀其间。夏季这里郁郁葱葱,充满了自然野趣。秋季这里五颜六色,层林尽染的油画效果。冬季树叶落尽,这里又有别样的意境。不论哪个季节,不论哪个时辰,这里的美都会令我感恩,每次路过这里就是一种享受。 梅花谷路伴着燕雀湖而行,燕雀湖还起着对明孝陵景区的围合作用。燕雀湖的南侧是开放性的空间,车辆往来与明孝陵景区插肩而过。燕雀湖北侧,包括燕雀湖都成为明孝陵景区的一部分。 当下写这篇游记时我百度了一下燕雀湖,突然发现我一直认为的燕雀湖在高德地图上叫梅花湖。而南京历史上的燕雀湖是现在的前湖与琵琶湖。而我认为的燕雀湖是2005年梅花谷建设时新挖了一个人工湖。如今,前湖、琵琶湖和今燕雀湖成为了紫金山南麓、明城墙脚下的三颗明珠。南京老百姓还是习惯将这里称为燕雀湖。 平日里我总是开车匆匆路过这里,透过车窗享受四季之美。今天从中山植物园出来,因为电动车的自由度,返回途中已经六点多光景,但看到梅花谷路上明孝陵景区的2号门还有工作人员,想必景区没有关门。将车停妥,一问果然还没闭园,出示医务人员游园卡从2号门进入。2号门应该算是明孝陵景区的西门,在梅花谷路上。进门的右手边小山坡上盛开着蓝紫色的二月兰。 明孝陵景区的占地很大,内容很丰富。购买明孝陵景区的门票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孝陵,东陵遗址,孝陵博物馆,颜真卿碑林,紫霞湖,红楼艺苑,梅花山还有这片梅花谷。梅花是南京的市花,南京的梅花山自民国时期便有盛名,每年二三月期间,这里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梅花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们涌向那里踏雪寻梅。梅花山南扩,把梅花山赏梅景区一直延伸至著名的明孝陵石象路、中山陵陵园大道以及沪宁高速连接线,并与明城墙风光带、前湖等景点接壤,让赏梅基地由一座山头--梅花山变为整个紫金山西南部山谷--梅花谷。 这里就是梅花谷南坡 梅花谷围绕下的燕雀湖湖水荡漾,湖边山坡中四季植被的更替。湖边有亭阁,湖中有怪岛,还有婀娜多姿的黑天鹅。 水杉林挺拔的枝干密布山坡,满山的二月兰大手笔的涂抹在山坡之上。 夕阳照射下山坡的色彩更加魔幻。 夕阳下顺光与逆光呈现在照片上是如此的不同。 燕雀湖湖畔种植了大量的落羽杉、池杉、水杉等色叶树种。草坪上的二月兰与高大的树种配合, 坡脚下的燕雀湖与南扩的梅花山配合形成山水相依,高低植被的丰富景观。 这么美的地方吸引着人们久久不肯离去。孩子与爸爸妈妈讨价还价,大人们答应:“明天你早点做好作业我们还来。” 专业的摄手在这里捕捉每一丝的变化 从两棵树中定格画面,近景的二月兰,中景的燕雀湖和湖中小岛,还有蜿蜒的南岸水迹线构成了一副滨水花境的景观。 清新雅致的二月兰。 穿过小树林来到湖边直面眼前这个现有地形人工围合而成的80亩人工湖--燕雀湖。整个湖面成弯弧型,湖水清澈透亮,湖面平静广阔,水中倒影将山水相依之境体现的更加透彻。 沿着湖畔从北往东绕行,伴着美美的二月兰心情如此的愉悦。 来到燕雀湖的东岸回看来时的路。湖畔的北侧山坡上的二月兰就是一块块美丽的色块。 这里还有支着三脚架不紧不慢的等待的人。摄影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 我总是隔着湖畔看着它,今天能够亲近它,细细打量它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亭阁前有一亲水平台凌驾于湖面。游客可依栏望景。 湖畔东岸望西岸的梅花谷路 高大,粗壮,茂密的树木 从山坡小径绕到亭阁的东侧 没想到这里有几株开的正艳的绣球花。雪白雪白的花儿团簇成一个个雪球,繁茂蓬勃的压满枝头。因为这几株绣球花,让亭阁旁花香扑鼻,清香满台。 亭阁是有身份的——台想昭明。 南京就在燕雀湖边建了这座纪念性的建筑“台想昭明”,就是昭明太子读书台。 细看绣球是由无数的小花团簇而成。每一朵小花只有四瓣,单看一点也不出众,但当它们一朵朵一簇簇就犹如一个大家庭般团抱在一起集合成一个美丽的大雪球 红色的山茶与白色的绣球花相互映衬。 台想昭明是临水的一個红色仿古式歇山頂亭阁,匾额题字是“文学垂范”。门前六根柱子上挂有三幅对联。 这里现在已经不是读书台了,经营着一家文创用品的商店。 穿过亭阁就是这座面积不小的亲水平台。 亭阁的西面直对湖面,匾额之上“台想昭明”四字。红色的主体建筑在绿意的包围下更加的鲜艳。 站在亲水平台上望向北侧, 不远处的钟山巍峨,山坡上的各种层次的植被,一汪碧水加上水中的植被,夕阳下的水波粼粼,尤其是傍晚时分游客稀少的幽静,让这里更有一种淡雅的意境。 湖上小景 几只白色的天鹅轻浮湖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