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高邮湖再续前缘(上)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时间:2021.6

行走路线:南京——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高邮湖芦苇荡湿地生态公园——南京

行走景点:高邮湖芦苇荡生态湿地公园

地址:扬州市高邮市金墩村西侧3公里

离开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我们就往下一个目的地——高邮芦苇荡生态湿地公园。跟着导航伴行京杭大运河,在S237省道上行驶不远就发现了限高2.65米。我们的巴士无法通过。回头另找他路,又遇2.05的限高。司机只能绕行国道,经过几次返转后终于不在乱转圈。走国道,又来到运河边,看到了繁忙的运河,踏实了。

熟悉的界首古镇。2018年的九月我在宝应出差,利用半天空闲特意驾车来高邮湖看看,遇见这座界首古镇。界首因地处江苏高邮、宝应、金湖县市交界之首而得名。公元957年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高邮北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是里下河地区最为繁华热闹的名镇,也是大运河畔一颗耀眼的明珠。古镇保护的很好,没有商业气息,都是原住民。不大的古镇却有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界首老街、界首护国寺、界首驿、高邮界首民俗馆、界首运河大码头、明清南北大街、大清邮局、界首历史陈列馆、乡村师范、太平街等众多名胜古迹,很值得走走看看。

今天没有停留古镇,只是坐在车上远远的看上一眼。这里复原修建了一个界首老码头,2018年还没有这样的景观。

在S237省道上远远的就能看到这座白色双塔空间索面斜拉桥--界首运河大桥。大桥在蓝天,绿水之间显得如此清纯。大桥成一个“S”型起于S237,跨越京杭大运河,终点交于运河西堤。依桥来一个“S”型的旋转。

行走在界首运河大桥上看忙碌的运河货运。

从运河的东面跨过运河来到运河西侧,回望大桥。因为有了这座桥湖区与古镇界首连为一体。沿着堤坝路伴高邮湖而行。

湖畔一艘艘小船飘荡。

各种放养的家禽随意溜达。

来到了高邮湖畔的芦苇荡生态湿地。这就是芦苇荡公园的入门处,这里和我三年前来的光景差不多,还在修建中,多了一个这样的牌坊,有了大大的标识。简易的门板房就是售票处,颇为简陋。

多了一些繁花似锦的点缀。想想第一次来高邮,在界首这个质朴,原滋原味的古镇我细细走细细看,很是喜欢。离开界首,我只是随意的开到堤坝上观观高邮湖,偶遇了这个景点。那会这里正在修停车场,景区也需要买票进入。因为时间不允许,我就没有进入景区。而是直接驾车行驶在高邮湖与京杭大运河之间的大运河西堤,开着车欣赏高邮湖的风景。没想到,今天与这里再续前缘。

登上一艘能坐二十几位客人的渡船我们进入高邮湖。船票是60位/人往返。

船行驶在高邮湖的东北角

岸边堤坝路上的风景

湖上的渔民驾着船儿

浩瀚的高邮湖,一眼汪洋似的望不到边际。多品种的水生植物点缀湖面。

高邮湖,是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它碧水浩渺,蒹葭苍苍,生态葱茏。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

湖上鸟儿自由的起落,翻飞。

船上的人儿悠闲自得

景区内湖草应时繁茂,

万亩芦苇一望无际,广阔滩地绿草如茵,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就是一座"天然氧吧"。

蓝天白云之下,船不紧不慢的行驶在河道中,会使你心旷神怡,完全沉醉在一片绿色的世界中。

河湖澄碧,水土肥沃,因此水生植物十分丰富,湖滩上盛产芦苇和蒲草,此时碧绿碧绿的色彩好似一片绿色海洋。

长长的水道将我们带入浩瀚的湖泊

来到我们的目的地——小岛。驳船的小码头,离船上岸。

绿树成荫的小岛

小岛这里倒是有了几分景点的模样,有一个门头,一个游客中心

还有景区的介绍和景区的地形图

满目葱翠中各种色彩的小花点缀。

小岛被四面湖水环绕

一座陈州桥,虽然是仿造桥但有一个关于包拯赈灾的传说。桥头一座高高的还珠阁。

我登上还珠阁的最高层,高处看风景。

湖中曲折的桥带领我们走向湖心的一座小岛。

两个不同高度拍下的画面

同伴在桥上与我打招呼

湿地滩涂景观

堤坝将湖面进行了分割,布置。一边堤坝上有各种养殖业的大棚,一处堤坝一侧一块块有序的种植着各种蔬菜。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知道这儿过着自给自足的富裕的生活。

再远处的高邮湖湖面的水域被堤坝划分成若干片。

在还珠阁上看陈州桥。

在高高的还珠阁上来个360度全景拍摄。

河道纵横,水草丰美,河岸上的植被也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在湖心小岛的餐厅用午餐,下了高高的还珠阁就往小岛奔。

小岛依圆形的岛势建起了在水一方休闲宫。中心有一个高高的观景台,观景台四面有桥与屋舍相连。有餐厅,客房部等配套设施。在这里用餐全是自产自销的绿色食品。湖中的鱼,虾,自家养的鸡鸭,连蔬菜也都是自家种新鲜蔬菜。看起来虽是些平常菜肴,但因为无污染,又是“立等取材”,水产品是现吃现煮,农产品是现摘现炒,所以味道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尤其是一位同行的老教授的称赞。要知道我们这位老教授不讲究吃的是否高档但很讲究吃的品味的。第一次吃到一种叫鲜菱秧的菜,味道很棒,主要是第一次吃感到很新鲜。

用餐后满满的幸福感继续在风景中转悠。岛上的廊亭和小桥,满眼的绿。

水中的莲叶,菱角叶也都是绿油油,水灵灵的。

返回到桥头的还珠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