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细的品味同里——崇本堂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时间:2021.3

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路线:

D1:

南京——苏州同里古镇退思园——丽则女校——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穿心弄

D2:

苏州同里古镇(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罗星洲)——同里北联村——苏州甪直(保圣寺——沈柏寒故居——米行——江南文化园)——南京

出嘉荫堂就是古镇著名的同里三桥景点。

跨过三桥之一的长庆桥就是崇本堂了。

崇本堂

地址:江苏吴江富观街18号

古宅坐北朝南,面河而筑。从身份牌上得知崇本堂的简单情况:“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2002年列为 江苏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本堂共有三座门楼,穿过门厅,进入庭院,两侧叠湖石花坛,左种天竹,右植红枫,面北砖雕门楼伫立。

崇本堂这座老宅现在是“江南水乡婚俗馆”的载体。

老宅成为婚俗博物馆有那么几分意思。

在这座雕刻精美的大宅内大红的宫灯高悬,红色的绣球装扮。以老宅为载体,通过雕塑,文字,图片,实物介绍了江南人从提亲,订婚到结婚,育子的过程。

崇本堂的建筑结构颇为科学,正厅与堂楼之间均有封火墙隔断。门厅东侧,辟有一条深邃的备弄,使一进进房屋院落既分隔独立,又串连为整体,是江南深宅的一大特色。备弄黑咕隆咚,如今就算点上红灯笼的备弄依然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出崇本堂沿小河继续往西跨一座小桥

桥头的民居,斑驳陆离的墙壁,砖瓦积着深厚的苔藓,褪了色门窗,每一幅画面都如一副水墨画。

小桥之上看向上元街的耕乐堂。临河而筑的耕乐堂坐西朝东,宅前临河,一段街道被长廊架在室内。廊下有私家码头,出行在廊下便可乘船,交通非常方便。从这个角度一看就知道耕乐堂是一处典型的江南水乡大户人家私宅。

临河的廊桥即可遮风挡雨也可遮挡日头。

同里无处不在的古宅,这是上元街141号的积善堂。

回望刚刚我们走过的这座有台阶的梁式石桥——蒋家桥。蒋家桥及桥头的老屋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色。

清澈的河水将岸上的风景揽入怀中。

这里的河道成丁字形,正面对着的就是一路走来的富观街沿河。

进入廊下

望向河对岸的民居,同里古镇上原住民还暂居了大多数,所以在这里行走能感受到古镇浓浓的市井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