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经》(公元 1220年)宋.王执中(叔权)着。七卷。有俞穴部位与主治、针灸法及对各种病症的取穴施治等,是在广泛引用前代针灸书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写成的。
膝痛余见脚膝 三里治膝胎酸痛《铜》。阳交治喉痹,面肿,寒痹膝胻不收。条口治膝寒脂酸痛,足缓,履不收,湿痹足下热。阴谷洽膝痛如锥,不得屈伸。膀胱俞治脚膝无力见瘕癖。 合阳主膝股重。 阴交治腰膝拘挛。髀关治膝寒《明》同不仁痿厥,股内筋络急。阳陵泉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京骨治膝痛不得屈伸。梁丘治寒痹,膝不能屈伸。阳关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犊鼻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膝髌肿,不溃可治,溃者不治。三阴交治膝股内痛见痃癖。交信治膝胫内廉痛。曲泉见疝、膝关治膝内痛见风痹。悬钟治心腹胀满,胃热不嗜食,膝髌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久。 膝眼疗膝冷痛不已《明》,忌灸。伏兔疗膝冷见风劳丰隆疗腿膝酸痹见尸厥。 合阳见脊主膝股重《千),《铜》云:注膝胻酸。侠溪、阳关主膝外廉痛。膝关主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连腹引喉痛。中封主膝肿,内踝前痛。太冲主膝内踝前痛。犊鼻主膝中痛不仁。光明主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明下》云:疗膝胫酸痹不仁。 气冲治腰痛不得俯仰见月事。 三里主膝痿痛见唾血。 风市疗膝酸。承山疗膝重并见腰脚。 舍弟行一二里路,膝必酸不可行,须坐定,以手抚摩久之,而后能行。后因多服附子而愈。子冬月膝亦酸疼,灸犊鼻而愈。以此见,药与灸不可偏废也。若灸膝关、三里亦得,但按其穴酸疼,即是受病处,灸之不拘。
腰脚痛余见腰膝 凡腰脚重痛,刺委中出血。久固宿疹,亦皆立已。次髎主腰下至足不仁并《千》。 阴市疗腰脚如冷水《明》,见疝。 承山治腰背痛,脚腨(shuàn)重,战栗不能立,脚气,膝下肿。申脉治腰痛不能举体,足胎寒不能久立,坐如在舟车中。昆仑治腰尻痛《千》作踵,足腨《千》作跟肿,不得履地。 下昆仑疗腰疼,偏风半身不遂,脚重痛,不得履地《明》。膀胱俞疗腰足不仁见脊。仆参疗腰痛不可举,承山下重,脚痿《下》。地机疗腰痛不可俯仰,足痹痛,屈伸难。风市疗冷痹,脚胫麻,腿膝酸痛,腰尻重,起坐难。承山疗脚腨酸痛,不能久立,腰膝重,起坐难,筋挛急不可屈伸。张仲文疗腰重痛不可转,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不可屈伸,灸曲秋两纹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烧才到肉初觉痛便用二人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著艾,至人定,自行动脏腑一两回,或脏腑转如雷声,立愈,神效。 《神仙灸经》疗腰重病, 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秋两纹是指哪里?膝旁穴,位于腘窝横纹内、外两纹头尽处,左右共4穴。 主治腰酸、膝关节疼痛等。 膝旁为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 《针灸集成》列作奇穴。上廉治腰腿手足不仁见偏风。阳辅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无常处,腋肿瘘,马 刀,喉痹,膝胨酸,风痹不仁。阴交治腰膝拘挛见疝。 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针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阳辅即起行。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得跪起,针上髎liáo、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各二穴,即得跪起。治冷痹胫膝痛,腰足挛急,足冷气上,不能久立,手足沉重,日觉羸瘦,此名复连病,宜灸悬钟绝骨,一灸即愈见身湿痹,《千金》。 《千金翼》温肾汤主腰脊膝脚浮肿不随。茯苓、干姜、泽泻各二两,桂心三两,挫,每服四五钱重。水二盏,煎八分盏服,日三二服。然则腰脚等病,亦当服药,不可专特灸云。
腰痛腰强腰屈 阴包治腰尻引小腹痛《明下》云:腰痛连小腹肿,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铜》。居髎治腰引小腹痛见手痛。胞肓治腰痛恶寒,小腹坚急,癃闭重不得小便涩痛,腰背卒痛。秩边治腰痛不能俯仰,小便赤涩,腰尻重不能举《明》同。委中治腰重不举体见腰脊。白环俞治腰髋疼,脚膝不遂。肩井治因扑伤腰髋疼。腰俞治腰髋疼,脊强不得转。 命门主腰腹相引痛见瘛疭。 肺俞治腰背强痛。阴陵泉水肿、大肠俞治腰痛《明》同。下髎治腰痛不得转侧。阳辅治腰如坐水见膝痛。
《明下》:阴市疗腰如冷水见疝。阴市疗腰脚如冷水见疝。 涌泉治腰痛,大便难。京门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热䐜胀,引背不得息。 肝俞疗腰痛,肩疼《明》。肾俞见劳、气海俞、中膂俞见脊疗腰痛。关元俞、膀胱俞疗风劳腹痛。胞肓疗恶气腰背卒痛。《下》云:腰痛不可忍,俯仰难,恶寒,小便涩。昆仑疗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难,恶闻人音《下》。风市疗腰尻重起难见腰脚。肾俞疗腰痛不可俯仰,转侧难《下》。腰俞疗腰疼不能久立,腰以下至足不仁,坐起难,腰脊急强,不可俯仰,腰重如石,难举动。张仲文灸腰痛见腰脚。 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 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各七壮《千》。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主腰痛。三里、阴市、阳辅、蠡沟主腰痛不可顾。申脉、太冲、阳跷主腰痛不能举。委阳、殷门、太白、阴陵泉、行间《铜》同主腰痛不可俯仰。《甲》云:委阳、殷门主腰痛得俯不得仰。束骨、飞扬、承筋主腰痛如折。阳辅主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涌泉主腰痛,大便难《甲》。京门主腰痛不可久立《甲》。腰背痛,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络脉,出血便瘥《千》。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拄地,度至脐断竹,乃以度度背脊,灸竹上头处,随年壮。灸讫,藏竹勿令人得知。腰痛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十壮,良。又灸足巨阳七壮,巨阳在外踝下。又灸腰目髎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又灸八髎及外踝上骨约中。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腰脊痛,灸小肠俞五十壮见虚损。腰背痛,灸三焦俞随年见劳。 有妇人久病而腰甚疼。腰眼忌灸,医以针置火中令热,谬刺痛处,初不深入,既而疼止。则知火不负人之说,犹信云。 许知可因淮南大水,忽腹中如水吼,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思之,此必肾经感水气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服麋茸元愈。予谓腰痛不可屈伸,灸肾俞自效,不服麋茸元亦可。 舍弟腰疼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初不灸也。屡有人腰背伛偻,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阳陵泉令归灸即愈。筋会阳陵泉也。然则腰疼又不可专泥肾俞,不灸其他穴也。 风池治腰伛偻引项筋,无力不收《铜》。肺俞治腰强见胸满。束骨治腰如折,腊如结,耳聋,恶风寒,目眩,项不可顾,目内眦赤烂。白环俞治腰脊挛痛见腰脊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