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译文)——02

 新用户13187712 2021-12-16

       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当病'舌卷’而不能言语;其脉软而散的,当病'消渴’,待其胃气来复,病自痊愈;肺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火邪犯肺,当病'唾血’(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灌汗’(汗出不止),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再用发散的方法治疗;肝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面色当青,现在反而不见青,知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肋下,阻碍肺气升降,所以使人喘逆;如其脉软而散,加之面目颜色鲜泽的,当发'溢饮病’。溢饮病口渴暴饮,因水不化气,而水气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所引起;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色赤,当病'髀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的,则胃气不足,当病'食痹’。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臑肿’(下肢浮肿)如水状。肾脉坚长,搏击指下,面部黄而代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伤邪,当病腰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经血虚少,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皇帝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么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歧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症出现。

——皇帝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歧伯说:心为阳脏,心与小肠为表里,脏有病传俯,小肠受之,为疝而痛,小肠居于少腹,所以少腹当有病形。

——皇帝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歧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部长满的病症;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的病症。

——皇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歧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癉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已,可成为癫痫病;风气行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厉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

——皇帝问:各种臃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

——歧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方风邪之气侵犯人体而发生的变化。

——怎样治疗呢?

——歧伯说:由于四时偏盛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明确治疗方法就可以治愈。

——皇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象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分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歧伯说:只要验看它的脉色就可以区分开来:如果病人的脉虽然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就为新病;如果病人的脉不失于正常的而气色不正常的,就是久病;如果病人的脉象和气色都不正常的,同样是久病;如果病人的脉象和气色都还是正常的的,就一定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的表现,无论面部有没有滞血的情况,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尺肤两旁是季胁相应的部位,尺肤的外侧用来诊察肾,尺肤的里侧用来诊察腹。尺肤的中部逐渐向上,左臂外侧用来诊察肝,左臂内侧用来诊察膈;右臂外侧用来诊察胃,右臂内侧用来诊察脾。尺肤的上部逐渐向上,右臂的外侧用来诊察肺,右臂的内侧用来诊察胸中;左臂的外侧用来诊察心,左臂的内侧用来诊察膻中(心包)。前部用来诊察身体的前半部,后部用来诊察身体的后半部。上界以上的部位,可诊察胸喉中的情况。下界以下的部位,可诊察少腹、腰、股、膝、胫、足中的情况。

       寸口脉,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数发展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而去时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数为热,故发为少阴少阳厥;如见脉沉细数的,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扑倒之病。凡见浮脉而不燥急,其病在阳,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阳经;浮而燥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凡见脉细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痢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滑脉为阴气有余。阳热有余则身热而无汗;阴寒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

       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胸腹有积聚病。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身发热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足清冷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阳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