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谈论男性气质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阿里山图书馆 2021-12-16

自由、野性之梦

1919年,菲茨杰拉德从军队退伍,身穿一件剪裁精良的诺福克茄克,留下了那张著名的形象照。六年后,《了不起的盖茨比》风靡一时,“迷惘的一代”们学着菲茨杰拉德穿上挺括的诺福克茄克,漫无目的地在酒吧与俱乐部之间打发晨昏。

穿诺福克茄克的菲茨杰拉德

1933年秋,海明威前往非洲狩猎,美国报纸上登出了一张他穿着猎装茄克的相片。两年后,美国的文学青年们走在街上,同款的猎装茄克口袋里,插着一卷《乞力马扎罗的雪》。

——人们模仿自己喜爱之人的穿着,多是出于对其才华、个性的向往。

穿猎装茄克的海明威

1953年,“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飞车党》在美国上映,当“坏男孩”马龙·白兰度斜倚着一辆1950凯旋雷鸟6T摩托,上身的摩托车皮茄克漫不经心地衬起他英俊逼人的脸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美的“坏男孩”都找到了穿搭样板。

1986年,作为“征兵宣传片”的《壮志凌云》大获成功,片中汤姆·克鲁斯那件出镜率极高的飞行茄克,被赋予了敢于冒险、浴火重生的意味,其复刻款至今人气不减。

——人们追捧某类着装风格,往往是想要承袭它所指向的精神深意。

《壮志凌云》中的汤姆·克鲁斯

人们穿衣,到底穿的是什么?穿的是他期待中的自己,是自己渴望的内外在标签的总和。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影响了几代人的“硬汉”精神,到今天仍然承载着全世界无数男性的理想自我。当我们谈论以“硬汉”为代表的男性气质的时候,在谈论什么?那必然包含:更有力量、更有掌控感、更有为目标徐徐图之的韧性。

如果“硬汉”能被一种服装品类完美诠释,那只能是——茄克。

进化中的茄克

最早的茄克还不具备今天丰富的精神意指。茄克(Jacket)一词演变自Jack,是中世纪时男性所穿的一种粗布制短上衣。和其他男装单品一样,从最初的形态到如今的潮流样式,它借鉴了不少军队制服的创意。

“一战”时,战斗机的驾驶员座舱还是敞开的,飞行员需要在严寒的高空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驾驶时穿上足以御寒的衣服。为了解决这一保暖问题,1915年,驻比利时和法国的英国皇家空军部队(Royal Flying Corps)给战斗机驾驶员们配备了长且厚的皮革飞行外套。

英美电影中,皮茄克几乎是飞行员们的标配

1917年,美国建立航空服装委员会(U.S.Aviation Clothing Board),官宣了自己的飞行茄克样式,投弹手茄克(Bomber Jacket)就此诞生。这一时期的茄克,功能性显著。恰如冯泽民、刘海清在《中西服装发展史》中提到的:19世纪起男性广泛参与到工业与商业活动里,他们强调服装的功能性,需要它更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

1927年,美国航空服装委员会推出A-1型皮茄克。A-1型作为制服被使用了接近二十年,直到“二战”期间还很常见。它由羊皮制成,棉布衬里,针织领,前身有两个带袋盖的口袋,底摆使用揿扣。

193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U.S.Army Air Corps)以A-1为基础迭代,推出了新的投弹手茄克制服,也就是日后成为“流行常青树”的A-2型。A-2较之A-1有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用拉链替代纽扣,以求最大程度地为飞行员挡风。皮茄克加拉链“挡风”的特点,可能也解释了为何当时的摩托车手都对此类装束青睐有加。

身穿茄克制服的飞行员

有一则趣闻:美国陆军曾要制作大批A-2型皮茄克,海军方面也要做自己的M44型飞行茄克,而两种茄克都以马皮或海豹皮为原材料,这导致了这两种皮供不应求。后来上头只得下令,部队标准投弹手茄克,只能使用牛皮与山羊皮制作。

“二战”之后,皮茄克从军队流传到民间,在电影明星和摇滚乐手的魅力加持下,“不羁”“叛逆”等标签开始与这一单品牢牢绑定。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猫王、约翰·列侬、迈克尔·杰克逊等人将茄克的诱惑力散布得到处都是。

这似乎为迈克尔·舒德森在《广告,艰难的说服》里的观点提供了佐证,他说:“如果有什么名人应该对帽子的式微负责,可能也不应该归咎于1960年的约翰·肯尼迪,而应该归咎于1963年的披头士乐队,他们先是在男青年中,接着又在年龄较大的男人中掀起了留长发的风气。”

 

舞台上的猫王

在广为人知的投弹手茄克、摩托茄克之外,来自英国的诺福克茄克(Norfolk Jacket)显得较为低调。作为英国贵族在狩猎时的穿着,它以耐磨、保暖的面料制成,较为宽松,腰带可灵活调节,便于穿者大幅度运动和举枪。据说,身型肥胖的乔治四世就十分喜爱它。

20世纪,美国人开始学习穿着这一英伦绅士的便装,其中也包括菲茨杰拉德。从传记作家安德鲁·特恩布尔那里,你能读出诺福克茄克的考究:“菲茨杰拉德看起来优雅又体面。他在派对上穿着的短裤最洁白如新;身上的诺福克茄克剪裁简直好极了(活褶在前,带有完整的腰带);他高耸的、防摩擦的伯尔莫特领常常紧紧贴着一款小得出奇的领结……”这一历史悠久的绅士装束后来成为运动茄克的前身,1953年的《贵士杂志》(Gentry Magazine)追忆道:“某些爱德华时期的时尚再次觉醒了。诺福克茄克,它的名字从15世纪传至现在。”

 

右四为诺福克茄克

打开查尔斯王子的衣橱,也许会发现数件猎装茄克(Safari Jacket)的身影。这一源于军队制服的时尚单品,拥有包括丘吉尔、海明威、圣罗兰的创始人伊夫·圣·罗兰、查尔斯王子在内的众多拥趸。

19世纪,英国部队发明了这种颜色接近灌木丛色的装束,为的是让在非洲、阿富汗作战的士兵身处丛林时更隐蔽。因此它又被称为灌木丛茄克(Bush Jacket)。猎装茄克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身前附有四个超级大口袋。便于行军者随身携带指南针、地图、望远镜等必备工具。可束紧的腰带则是为了作战时身手更利落。

20世纪30年代,海明威穿它在非洲打猎的相片传回了家乡,这让猎装茄克在美国结结实实火了一把。他还特别找户外运动服装品牌Abercrombie&Fitch定做了476型号(model No.476)的猎装茄克。这件私人订制的潮服,左边袖子多了一个放眼镜的口袋。

穿猎装茄克的布拉德·皮特

在茄克的进化过程中,有一重价值被反复讨论,那就是“自由”。法国大革命时,贵族阶层在着装上的繁冗做派被抵制,平民阶级的轻便装束受到推崇。雅各宾派革命者所穿的卡尔玛尼奥尔(Carmagnole),前身乃是意大利工人的茄克;一百多年后,摇滚爱好者借皮茄克配牛仔裤,或皮茄克配皮裤的装扮表达对自由的呼召;上世纪70年代,毁誉参半的男性性感偶像彼得·柏林与他的皮茄克、皮裤一起挤进了大众的视野;1980年,在饱受争议的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自画像中,他身穿皮茄克,眉头轻皱地叼着半根烟。

成为“硬汉”

上世纪80-90年代,茄克在中国开始“热”起来。追求野性、阳刚的男孩子们首先注意到这种既能表达个性、又功能多样的装束。很快,这些年轻人的喜好开始影响更多人,商务人士、文艺工作者、运动员们也纷纷穿起了茄克。

商务人士喜欢茄克干脆利落、不易起皱,毕竟商务会面第一印象中,衣服上的“褶皱”是太大的减分项;文艺工作者青睐茄克,是因其作为历史悠久的单品,对潮流有着超乎寻常的包容——能够适应不同偏好穿者的“借题发挥”;而运动员们将茄克纳入日常穿搭,则是看中了它所蕴含的硬朗、冒险气质。

今年8月东京奥运会,在被称作田径场上“王中之王”的百米短跑项目中,运动员苏炳添成了中国首位闯入决赛的“飞人”,同时也刷新了百米短跑的亚洲纪录。赛场上如同奔狼的他,令人们对“硬汉”的想象有了新的投射。这一次,在苏炳添代言“茄克之王”七匹狼的时尚TVC中,二者的精神气质碰撞交融,被视作对“狼性奋斗”的精准诠释。


七匹狼茄克衫连续21年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是推动国内茄克产品不断迭代、革新的重要力量。
同时,七匹狼基于对茄克品类的执着追求和对品牌的持续升级,以自身行动多次成为了茄克行业的范本。

1990年,七匹狼第一代产品“变色茄克”先是在上海引起轰动,继而风靡全国,奠定了其行业翘楚的地位;1992年翻襟茄克面世,通过第一代广告迅速在男性群体中流行开来。其后的近三十年里,七匹狼先后推出了可拆洗分体茄克棉衣、经典立领格子茄克、双面茄克等款式,在长久的试验摸索中,制造、引导了一个个茄克潮流。


“狼性奋斗”的精神内核并不是偶然炼成的。
32年来,七匹狼不仅打造时装,更多的是在磨砺一种内在的秉性。就好像对穿者而言,衣服除了是美饰,更是一种语言,时刻表达着自己所持的生活态度。一万多个日夜,“狼性奋斗”气质糅进了七匹狼的DNA——勠力进取,有理想主义的高蹈姿态,也有务实主义的埋首耕耘。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品牌出海之前,七匹狼早以狼图腾(WOLF TOTEM)成为首个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男装品牌。通过创新与巧思,七匹狼将中国少数民族动物图腾元素与狼的懔厉特性相融,实现了富有东方哲学意味的视觉呈现,先后打造了彝狼、傣狼、蒙古狼。在七匹狼.狼图腾系列的设计师看来,“运动风、城市风、前卫风、民族风都不能单一地定义狼图腾,七匹狼属于那些永远不甘平庸、永远充满好奇心的人。”

百米亚洲纪录创造者苏炳添

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服装作为交流的工具,传达着我们想要成为何种人。”飒爽的穿着,是自由内心的外化,像在说:我把理想的自我穿在身上,然后一步步成为那个人。

参考资料:
[1]高秀明.欧美服饰文化性别角色期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50-68.
[2]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