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作为花鸟画的组成部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已出现经典之作。据北宋《宜和面谱》记载,皇家御府曾藏南北朝陈代顾野王的《草虫图》,并称其“面草虫尤工”。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载唐代花鸟画家20余人,提及边鸾《菜蝶图》与刁光胤《双飞峡蝶图》等草虫作品。另有王公贵族如汉王、滕王、江都王等均以画蜂蝶名世。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除绘有鸟、龟形象外,还插画蝉、蜂、蝗虫、蜂蜢、蟋蟀、天牛、瓢虫等12只草虫,世人奉为国宝。另有徐熙、丘庆余等名家均属画虫高手。宋代赵佶、林椿、葛昌,明代戴进、姚裕、陈洪绶,清代蒋廷锡、高其佩、华新罗等名家皆善画草虫。现当代善画草虫者不乏其人,当以齐白石、王雪涛和萧朗先生最为卓越。 从传世作品可知,萧朗全面继承并弘扬了历代草虫画家的优秀传统,为当代跨世纪画坛建构成萧家草虫画的艺术丰碑。这可以从几方面论证。 一、从中国画技法上看,萧先生的白描草虫新颖独特、严谨生动。其草虫轮廓与各部结构均以楷书笔法写成,不仅形神兼备,而且具有质感和动势。用笔顿挫有致,笔随心运,灵活自如且力透纸背,是传统笔法画白描草虫的首例。萧先生的大写意草虫采用了小写意造型方式,做到了笔触简括疏放而形神毕肖。 二、从草虫的造型上看,萧先生草虫多属于小写意画法,草虫造型多种多样。因为萧先生“文化大革命”中被疏散下放广西达九年之久,使其画了许多南方草虫(如纺织娘)的形象和品种,也将许多草虫身翅色彩画得更为丰富。 三、从笔墨赋色上看,萧先生的草虫画,无论是白描、工笔,还是小写意、大写意,都注重书法用笔,都是写画出来的,没有那种描摹或涂抹。萧先生下笔讲究一步到位而形神俱足,要求胸有成虫、心中有数、法通理明,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其笔墨赋色变得更为沉稳、醇厚、含蓄和妥善。其色彩也是写画上去的,而不是勾好轮廓之后层层敷染的,故使其草虫色泽质朴自然而又文静雅致。 四、从艺术境界上看,萧先生善于以花树草丛衬托草虫的活泼可爱,也善于以草虫激活或丰富花鸟画的意境,造境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他喜爱古诗词描述的草虫境界,无论是隋代颜之推《咏蝉》的“垂荫自有乐,饮露独为清”,还是杜甫《弊庐造兴奉寄严公》的“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抑或是宋代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境,在萧先生画草虫中均有对应的作品体现。其1985年创作的《虫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刻画活跃于水畔石边草树间的25个草虫,形神意态各有不同,俨然活现出一个昆虫王国。 五、从创作品种和数量上看,萧先生创作草虫品种和总量当属古今第一。其所画草虫计有螳螂、络纬(纺织娘)、蚱蜢、蝗虫、蝴蝶、粉蝶、蝉、蝈蝈、天牛、蜗牛、蜘蛛、瓢虫、蚜虫、萤火虫、金翅虫、蜻蜓、蛾、蚕、蟋蟀、缕姑、黄蜂、蜜蜂、牛蜂、蚂蚁、水游子等30余种,其品种之多、动态之多、作品之精妙,在古今草虫画家之中实属罕见。 正是“螳螂、络纬、蝉、蚕、蚜,花树洼淀处处家。飞鸣食饮天然趣,萧家草虫甲天下”。 六、从理法著述上看,萧先生善于从草虫画创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力求将草虫画得美妙绝伦,进而升华到技法理论和艺术理念的层次,出版了关于画草虫的专著有四种。受到广大读者关注与喜爱,特别是去世之后形成了“萧朗热”,充分说明时代与人民对萧朗艺术的普遍赞同,可谓“有磨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萧先生在世时也常以“雕虫小技”自嘲,一再告诚书画的弟子们不要过高估价自己。其画品受到公众赞扬绝非偶然。此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花鸟画教程—萧朗画草虫》,虽然侧重草虫画法步骤,但其中也包含萧朗草虫的写意精神和画虫诀窍,一并在文字中注明,令读者一目了然、弄懂学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