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藤:萝藦科,南山藤属木质大藤本 别名:台湾球兰、 假夜来香、春筋藤、双根藤(广东);大果咀彭、假猫豆(广西);各山消(贵州);苦凉菜、苦菜藤(云南元江);帕格牙姆、帕空耸(傣语) 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等省区有产 印度、孟加拉、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于于海拔500米以下山地林中,常攀援于大树上 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绳索;种毛作填充物。 根可药用,作催吐药;茎利尿、止肚痛,除郁湿;全株可治胃热和胃痛。果皮的白霜可作兽医药。嫩叶可食。 【《中国植物志》 第63卷 (1977) 】木质大藤本;茎具皮孔,枝条灰褐色,具小瘤状凸起。 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7-15厘米,宽5-12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无毛或略被柔毛;侧脉每边约4条;叶柄长2.5-6厘米。 花多朵,组成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倒垂; 花序梗长2-4厘米,被微毛;花梗长2-2.5厘米;花萼裂片外面被柔毛,内面有腺体多个; 花冠黄绿色,夜吐清香,裂片广卵形,长约8毫米,宽6毫米;副花冠裂片生于雄蕊的背面,肉质膨胀,内角呈延伸的尖角; 花粉块长圆形,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柱头厚而顶端具圆锥状凸起。 蓇葖披针状圆柱形,长12厘米,直径约3厘米,外果皮被白粉,具多皱棱条或纵肋; 种子广卵形,长1.2厘米,宽6毫米,扁平,有薄边,棕黄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4.5厘米。 花期4-9月,果期7-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