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胡颓子: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常绿攀援灌木 云南南部和西南、广西西南有产 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也有分布 生于海拔50-1500米的热带密林中。 果实味甜,可生食,也可酿酒和熬糖。 其根、叶、果均可入药,用于治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咳血、腰部扭伤、痔疮、疝气等。 【《中国植物志》 第52(2)卷 (1983) 】常绿攀援灌木,无刺;幼枝略扁,银白色或灰黄色,密被鳞片,老枝灰黑色。 叶纸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6-16厘米,宽3-6厘米,顶端钝尖或骤渐尖,尖头三角形,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 上面幼时被银白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干燥后深绿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淡褐色鳞片,侧脉5-7对,弧形向上弯曲,两面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叶柄淡黄色,长8-10毫米。 花银白色,外面密被鳞片或鳞毛,多花簇生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短总状花序,花枝极短,长1-3毫米,花序比叶柄短; 每花基部具一小苞片,苞片线形,黄色,比花梗长,长2-3毫米; 花梗极短,长约1毫米;萼筒短小,坛状钟形,长3-4毫米,在裂片下面急收缩,子房上先膨大后明显骤收缩,裂片卵形,开展,长2.5-3毫米,顶端钝尖,内面散生白色星状柔毛,包围子房的萼管细小,卵形,长约1毫米; 雄蕊的花丝与花药等长或稍长,花药细小,矩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柔毛,稍超过雄蕊,达裂片中部,向上渐细小,柱头顶端弯曲。 果实大,长椭圆形或矩圆形,长达20-40毫米,直立,成熟时红色;果梗粗短。 花期10-11月 果期次年2-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