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振山姜是由华南植物园已故高级工程师陈升振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采用杂交育种技术,经长期多代分离、筛选和鉴定选育而成。为纪念陈升振先生生前对姜科科研事业的贡献,特将该杂交种命名为升振山姜。 多年生草本,高1.2~2m。植株丛生,叶片披针形,长30~70cm,宽4~11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锥花序直立,长可达30cm,每个花序有花35—45朵,花大,苞片粉红色,唇瓣黄色,有紫红色条纹,花期2-5月。 为了更好认识这个属,摘录她们共同的形态特征。 【《中国植物志》 第16(2)卷 (1981)】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通常具发达的地上茎(稀无)。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 花序通常为顶生的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蕾时常包藏于佛焰苞状的总苞片中;具苞片及小苞片或无;小苞片扁平、管状或有时包围着花蕾; 花萼陀螺状,管状,通常浅三裂,复又一侧开裂; 花冠管与花萼等长或较长,裂片长圆形,通常后方的1片较大,兜状,两侧的较狭;侧生退化雄蕊缺或极小,呈齿状、钻状,且常与唇瓣的基部合生; 唇瓣比花冠裂片大,显著,常有美丽的色彩,有时顶端2裂; 花丝扁平,药室平行,纵裂,药隔有时具附属体;子房3室,胚珠多数。 果为蒴果,干燥或肉质,通常不开裂或不规则开裂,或3裂; 种子多数,有假种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