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是一个内陆省份,北部分别与青海、甘肃、陕西接壤,东部紧邻重庆市,东南部与贵州接壤,南部为云南,西部紧邻西藏自治区。 四川处在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差异巨大,高差悬殊,西部地区为山地,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地形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不同的地形地貌造成了不同的气候,四川分属三大气候区,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为亚热带半湿润气候,西北部为高原高寒气候。 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排名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五位,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省会为成都。 2020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万人,排名全国第四。GDP达到48598.8亿元,位于全国第六位。 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四川都排名全国前列,可以说是全国少有的“全能型省份”。 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未来15年,要提高城镇化率,打造“1+11+7”的城镇体系。 当前,四川现有人口8375万,城镇化率为54%。规划到2035年,四川总人口要达到8700-8900万,城镇化率要达到70%,意味着未来15年,四川要增加325-525万人口,城镇人口要增加1585-1725万。 按过去10年的增速来看,也就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10年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20年,四川全省人口增长了325万,增长率为4.05%,这个目标定的应该说是比较科学合理。 “1”是指1个超大城市——成都。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具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人们经常说得“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说的就是这里好山好水好吃好喝,经济发达、景色优美、人文历史悠久,而且还美女如云。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成都有1334万城区人口,已经属于超大城市。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拥有一系列让省内城市甚至是外省城市侧目的头衔: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副省级城市、全国十大古都,其中哪一项单独拎出来,都是在省内独一无二的存在。 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2093.78万人,占全省25%,GDP17716.7 亿元,占全省36.4%,两者均排在省内第一位,并且均与排在第二位的城市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 人口数量上,排在第二位的是南充,2020年有560万人口;经济规模上排第二位的绵阳市,2020年GDP为3010亿。这也凸显了成都在四川的地位:独一无二、一骑绝尘。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核”,成都必须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打造以成都为中心,以德阳、眉山、资阳为支撑的成都都市圈,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打造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11”是指要打造11个大城市。 11个大城市分别是达州、绵阳、宜宾、泸州、自贡、南充和攀枝花、眉山、遂宁、乐山、内江要打造成大城市。 根据住建部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达州、绵阳、宜宾、泸州、自贡、南充6个城市的城区人口已经超过了100万,已经属于大城市了,但最多的也不过120万。 按照我国城市的划分标准,100万至50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但还有细分标准。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但根据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达州、绵阳、宜宾、泸州、自贡、南充6个城市在2035年要成为Ⅰ型大城市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本次规划的定位依旧是大城市。 而像攀枝花、眉山、遂宁、乐山和内江城区人口还没有达到100万,有的甚至还没达到50万,本次规划定位为大城市,意味着未来必须要吸引足够多的外来人口。 “7”是指7个中等城市。 除去1个超大城市与11个大城市之外,四川还要打造7个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市人口50至100万的城市。 哪个城市能够成为这七分之一呢,剩余的地级城市中,西昌(48万)与德阳(48万)仅有一步之遥,巴中(41万)也相当接近,你认为剩余的四个是哪个城市呢? 才疏学浅,敬请指正。 我是“清静未眠”,期待您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