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上睡在车里,这3件事远比油耗重要,如果没做好后悔都来不及

 开米蓝 2021-12-17

在车里过夜,相比油耗来说,安全、睡眠质量、经济性这3件事远比它重要,很多人觉得睡车里划算,实际算一笔账后会发现亏多了,如果想睡在车里,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在车内睡觉到底会有哪些危险?

因为睡在车里出现意外的案例时有发生,很多车主也知道睡在车里不好,但悲剧总在不断重现,其中还是对车内睡觉这件事不够重视。

回看那些出现意外的案例,普遍都是因为车辆未熄火,处于怠速状态,还有的是开着空调,汽车在怠速状态下,转速一般都是800左右,汽油以及混合气体无法完全燃烧,这时候就会产生一氧化碳等废气,我们都知道一氧化碳一定量之后足以让人窒息。

但有车主就好奇问,一氧化碳是通过排气管排到车外,车门又是关闭状态,怎么会进到车内的?事实上,汽车车门关闭后,车内部并不是全密封的,依然会有极少空气进入。

对于绝大部分车型来说,当我们把脚垫全部拿起来,会发现底端有细小的孔,同样,外面空气也有有少量空气通过空调通风口进入,汽车后备箱也是有细小空隙的,还有些车辆可能因为密封胶条老化,零部件之间存在细小缝隙,这些地方空气都能进入,只是说空气量多与少的问题。

而一氧化碳通过排气管排出后,如果车辆处在地下车库或者通风不畅的地方,那么一氧化碳就会笼罩在车辆周边,很长时间都不易散开,随着一氧化碳量越来越大,一部分一氧化碳就会通过空风口进入车内,这时候待在车内时间越长,一氧化碳含量也就会越高。

很多车主以为打开了空调外循环就没事,但正是因为打开了外循环,空调把车身外边的一氧化碳吸入到车内,空调吸入的一氧化碳,其量远超自然进来的好几倍,这也是窒息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一氧化碳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它在车内不断累积,整个过程就算是正常人,刚开始也很难发现异常,当一氧化碳含量达到一定量时,它会进入人体并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慢慢会阻碍血红蛋白正常输氧。

随着一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多,人体缺氧症状也就越来越明显,刚开始只会觉得有点头晕,有点头疼,浑身酸痛无力,呼吸不够顺畅,听觉、视觉等下降,情况严重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

有车主想知道车辆怠速一夜,到底会消耗多少油耗?

车辆怠速具体油耗会有多少,需要根据车辆排量大小、车型、燃油标号、时间、空调模式以及大小、环境等因素来看。

比如说,以丰田卡罗拉来说,1.5L自然吸气排量车型,加注92号汽油,在冬天开启暖风空调,车辆处于怠速状态下,平均1小时油耗大约在1L-2L左右,而如果是2.5L排量车型,平均每小时油耗大概为1.5-2.5L左右。

如果是在夏天,开启冷风空调,我们都知道冷风启用压缩机,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因此油耗相对略高,1.5L排量车型平均每小时油耗在2L左右,而2.5L排量车型,平均每小时油耗增加2L-3L左右。

如果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在各类情况下,其油耗普遍会比自然吸气车型多0.4L-1L左右,那么我们来算一算,假如一晚上算10个小时,每小时油耗算1.5L,那么总油耗为15L,以92号汽油价格7.2元为例,那么一晚上大概需要花费108元,考虑各种因素,一晚上大概怠速油耗成本在90-140元这个范围。

这样算下来,如果周边有酒店、宾馆一类,那完全没必要在车上睡觉,100多块开一个宾馆,难道它还不比睡车里舒服吗。

自驾游经常睡车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睡在车里真心难受,以前经常自驾游,记得走滇藏线进藏,有时候遇到了一些旅游景区,想要看日出,但要在景区住宿又比较贵,于是就选择在车上简单凑合一晚上,但体验实在太差了。

那时候开的是哈佛大狗,虽说算中大型SUV,车内也装了气垫床,但还是觉得空间很小,睡在里面伸个懒腰,翻个身总觉得有点憋屈,加上晚上天气很冷,除了使用睡袋,还要隔一段时间开一次暖空调,一夜下来,至少醒了七八次,总感觉睡了很久天还没亮。

相比睡眠质量不好,夜间更担心有不法人员来,你可以想象,熟睡中,有陌生人使劲敲车窗,从睡梦中惊醒是一种什么体验?再想想万一有人破窗劫财,那就更危险了,大自然的危险远不及人心,这样看来,住酒店的那一两百元能算什么。

第二天早上起来,全身都是酸疼的,非常不舒服,关键是一整夜都没休息好,第二天总打瞌睡,都不敢开长途,只能白天补觉,也经常看到很多开轿车自驾游睡车里的车友,时间久了颈椎脊椎都会有一定影响。

因此,如果睡车里开空调,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还是从安全因素来看都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因此,如果只能选择睡在车里,需要做好以下3个措施。

1、尽量把车开到空旷且空气流通顺畅的地方,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即使不开空调短时间在车内也不会缺氧,说到这里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在车内缺氧,就像上面所说,车辆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依然会有极少的空气量进入车内,这个氧气量足够人在里面呼吸几小时。

换句话来说,即便汽车里面是密闭空间,以一般家用轿车来说,车内大约有2760升空气,理论可供1个人在车里使用15个小时左右,只是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60%的时候,人体会出现缺氧,换句话来说,关闭车门,车内的空气大概能支撑10小时左右,但是在暴热、湿度较大的天气环境下,车内空气氧含量下降相对较快。

因此,在车内休息,尽量把车开到空旷、平坦空气流畅的地方,能不开空调就不要开空调。

2、如果天气很冷或者很热,必须开空调,那么先把车开到空旷,空气流畅的地方,先开内循环,一段时间后再切换成外循环,不要一直使用单一循环。

如果车辆长时间怠速,尤其在地下车库,空气不通畅的地方,一旦一氧化碳进入车内,15分钟左右就可能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切记不可大意。

3、睡在车里,如果条件允许,比如天气适宜,就不要开空调,这时候可以把后车窗打开一指宽或者更小一点的缝隙,确保有新鲜空气进入,细小的缝隙,即便遇到小雨也不至于会进入车内,如果天气好,还可以适当开天窗。

4、如果一定要开着空调,空调温度调节要适宜,暴热的夏天,很多人喜欢把空调调到最低,这种情况下当人睡着后冷气很容易侵入体内,感冒、湿气重、肩周炎、关节炎等问题随之而来。

同样,喝酒后一定不要随便睡在车里,很多睡车里出意外的案例都来自于醉酒。

5、车内睡觉开空调,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存在一定危险,内循环时间久之后空气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增多,空气混浊,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想要睡车里,开空调,那就把车开到空旷通风好的地方,同时把车窗打开很小的缝隙,定时开内循环和外循环,但从经济成本来看,开空调睡车里这种方式并不划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