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系列连载:
第 2 章 GC标记-清除算法一图总结文章内容 graph LR
mark("mark(从根深搜广搜活动对象)")-->Sweep("Sweep(扫描堆)")-->单链表再分配("单链表再分配(最先匹配、最优匹配、最糟糕匹配)")-->优缺点
Sweep("Sweep(扫描堆)")-->多链表再分配("多链表再分配(根据大小分链表)")-->优缺点
位图标记("位图标记")
延迟清除("延迟清除法") 什么是GC标记-清除法标记清除法是一种找到垃圾的方法,就是分成两个步骤,标记和清除,标记是从根部除法做搜索,经过的则标记,清除是从堆遍历 找到没有使用则清除。 标记阶段标记使用什么搜索方式呢?广度搜索、深度搜索,这个过程是要中断对象操作的,不中断的话,新生成的对象 就可能不可达。 清除阶段在清除阶段,我们使用变量 sweeping 遍历堆,具体来说就是从堆首地址 $heap_start 开始,按顺序一个个遍历对象的标志位。 分配阶段这里的分配是指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再利用。遍历 $free_list,寻找合适的 size 的分块就是分配阶段。 碎片合并前文中已经提过,根据分配策略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块。但如果它们是连续的, 我们就能把所有的小分块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分块。这种“连接连续分块”的操作就叫作合 并(coalescing),合并是在清除阶段进行的。 优点
缺点
多个链表的空闲表利用分块大小不同的空闲链表,即创建只连接大分块的空 闲链表和只连接小分块的空闲链表。 BiBOP将大小相近的对象整理成固定大小的块进行管理的做法 延迟清除个人对这里有新理解: 所有的对象,一旦对象不在根部有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就不可能再被引用,标记后,没有被标记的对象一定是非活动对象了,但是新产生的对象再后续的发展中 可能成为非活动对象也可能成为非活动对象,那么这些新对象都标记不能被清除,因此没有标记的对象是可以延迟清除的,不会再次被标记。但是要注意新对象都要标记。 |
|
来自: python_lov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