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波电台:震时通信的最后保障

 小刀客的图书馆 2021-12-17
图片
说到短波通信,公众最有印象的恐怕就是孙道临主演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了,一部10瓦左右的电台就可达成上海到延安的通信,但这部电影也给公众带来了一个误解,以为短波电台必须要用手键发莫尔斯码,其实那只是短波电台的一种使用方法,短波电台完全可以跟车载对讲机一样,开机后调好频率,然后拿起手麦就讲话。
  有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他们通过考试和备案获得了业余电台的执照,您在网上看到的BDXXX、BGXXX、BAXXX等网名就是他们的呼号,其中第二位是A的是一级,可操控100瓦的短波电台。虽然是业余团体,但很多人的技术却很专业,跟医生在路途中遇到急症病人必须要提供帮助一样,他们也有着在自然灾害时为公众提供通信服务的自觉性。512汶川大地震发生3分钟后,四川省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就发出了第一道电波,然后快速组织起来奔赴灾区,为通信调度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无线电中继协会把2008年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四川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我国有约十万无线电爱好者,但他们都集中生活在大城市里,一个穷县里没有一名也很正常。不过县里的人民防空部门有政府配发的用于应急通信的短波电台,但却普遍疏于训练,会使的人不多。这恐怕与另一个认识误区有关,即认为操控短波电台是项非常复杂的技术。训练一个合格的电台报务员的确是很难的,笔者当年为了发报能到100码苦练了一年,中指磨出了茧子,但训练一个会常规电台操控的初级报话员却并不难,懂得电台的开关机和频率设定,懂得基本的通联规则,懂得天线的基本架设方法,有一周的训练时间足矣,而他们可能会在第一时间传出灾区的声音,其重大意义不可估量。
  陆军的每个集团军都有短波电台战备值班制度,县政府可招聘参与过该任务的退伍通信兵做教练,也可以请备案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明确几个固定的灾害应急通信频率,在每周的规定时段进行通联,以检验实际通信效果。
  短波的天波通信靠天吃饭,信道的确不够稳定,要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需要操控者懂得专业计算并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要解决好中短距离的的越距问题。不过,现在的天线技术已经进步了,准垂直入射天线可做到500公里内无盲区。海军的远洋军舰普遍使用短波电台,东海舰队军舰的信号东海舰队基地没收到,却被南海舰队的基地收到了,南海舰队基站会把信号转给东海舰队基地,因此有了盲区也不怕,可借鉴海军的联合收信体制来建立应急通信网。
  一旦发生灾害,工作人员把天线往树上一系,扯上一条斜拉天线,开机调到灾害应急频道就喊话,不必过多考虑天线的极化方式、入射角度、越距区等专业问题,全国各地上万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电台都会在灾害应急频率守听,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有人收到灾区的声音。
  各省、市、县都有短波电台,也有负责应急通信的人防机构和开支,开展短波应急通信的训练势在必行,监督这项训练成果也是公众的责任。
图片
图片
● 业余无线电台呼号管理办法,入门必读!
● 为了玩短波,我还是蛮拼的——一名普通HAM架设短波电台的心路
● 来了,错过拍大腿之中国移动通信装备大赏
● 为什么美国电影里经常能看到有人收听警用无线电频率,这是合法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