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乡村一游

 zzz_0401 2021-12-17

为了推广旅游,联合国要求各国报告都有哪些景点,然后给它们标注上各种遗产的名号,让全世界游民去游览,带动当地各种发展。前二年,中国政府也发现这招管用,也提示各地分别开展各种冠名,北京就评选出很多村庄让游民去游。接下来交通部要求各地报告都有哪些好看的公路,北京就也报告了一些么子最美乡村路。我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城里的公园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最美的村子和最美的乡村路可以把游民都引到乡下去。

这一来,北京的周边游就兴旺发达了,各乡旅游收入大大超过农业产值。各式农家乐漫山遍野,互相比赛能把价格涨到多高还有城里傻帽趋之若鹜。过去,自家土鸡下的二个蛋炒出来能卖五元,现在能卖二十元。过去二个人在村里吃一顿饭十元钱,现在没有一百元人家农妇就不肯接待你。估计明年开春再出城春游就会看见城里人蹲在最美乡村路边干吃方便面,没办法,河里的水十五元钱一瓶。

趁着乡下物价刚刚超过城里,还没翻倍,我们赶快去一条北京乡村路走走。但是,十一大假期间遇路则堵,路线问题就成了大问题。当然,路线问题一直都是大问题。想来想去,还是走一条山路吧,哪条山路呢?109国道。

去109国道不需要走任何一条高速路,我们慢慢地起床、慢慢地吃早饭,然后悠然自得地上了阜石路,顺着阜石路就可以走石门路到门头沟,然后走六环从军庄出口进入109国道。109国道也叫京拉路,这名字挺不好听的,一般没人叫,让人以为上了这条路就会不断上厕所去办京拉。其实它说的是北京到拉萨,比京藏高速的速度低。这样的国道还有106国道去上海、107国道去广州和108国道去兰州。

109国道沿着西山顺着永定河蜿蜒前进,沿途都是门头沟的风景胜地。在北京段最远可以走到海拔2300米的北京最高峰—灵山,过了灵山就是河北地界了。我最早走这条路是86年,那个年代还不是特别时兴旅游,我们就算是京郊游的先行者了。那年初夏我们走这条路去百花山,在百花山原始农家乐住了一宿。山上的农民分了新的宅基地盖起了新房,就把旧房腾空给我们来百花山旅游的住。我们住老屋、睡凉炕、吃窝头、就咸菜。从那以后再没去过百花山故地重游,据说现在那里也是京郊鼎鼎有名的目的地之一了,不过现在去的游民只能看我们看剩下的风景了。

进了山,109国道就奔向永定河岸。

河滩上种着野生芦苇。

对岸的大山应该也是野生的,西山之一部。

河滩上还有一些苹果园,游民可以下车买票进去搞一些采摘活动。我见有一些游民在河滩上生火,像是要开烧,但没人摘苹果。原来果园的主人把树上的好苹果都三元钱一斤卖给城里超市派来的采购员了,那些个头小的破苹果留在树上让城里来的游民搞采摘,二十元钱一斤。城里人一开始还二十元钱买个新奇,后来就慢慢没人上树了。

门头沟过去是北京人烧煤的源泉,有不少煤矿。现在没有煤了,但是还留下了过去运煤的铁道,铁道路基上开满了不是山丹丹的红花。

开车走在大路上,有时候是在两山之间。

有时候是在大树之下。

或者红崖侧畔。

沿途路过了一些正经的景点,比如百花山、妙峰山之类的。我们没有去看景点的计划,就把它们都挥之即去。还有一些不正经的景点,像什么京西十八潭、珍珠湖等等,路口都有标语写着景点停业。中午,我们在一个叫做河南台的村子吃饭的时候,店老板说这些景点都归门头沟旅游局,不是村里的产业,旅游局今年给景点的职工发不出工资了,因此景点都关门了。这一关门不要紧,他们饭馆的生意可就泡汤了。我们照例吃了一盘二十元钱的摊鸡蛋,还有二十元一条的鲫鱼吃了二条。全村十几家饭馆,好像就我们一桌是游民餐,其他的都像是本村乡亲们在吃午饭。我注意了一下,109国道两边隔不远就有一个“北京旅游咨询中心”,但是都挂着铁链子锁。看来门头沟旅游局领导层一定是出什么事了,可是没听说门头沟抓到了苍蝇啊?

最后,我们走到了斋堂。斋堂那里有一座水库,我们站在水库东岸路边向水库里张望。

路边的山崖上也挂满了红色的枝蔓。

水库的边上砌了一道胸墙,墙边的牌子上写着水源地禁止入内。可是水面上却有快艇飞驰,上面坐着一些穿救生衣的阿五阿六,估计是区旅游局的干部。

太太一看,也嚷嚷着非要去坐快艇。没办法,我只好开车继续往水库北边走,看能不能找到水库看守。结果不知道那快艇去向何边,也没找到码头。估计找到也没用,人家肯定不让我们坐,这大白天也不好给人家送钱。再说我身上也没带那么多头寸,人家旅游局干部收这种钱也不会让我刷卡。我们到了水库北岸,只能向水上眺望一番。

再向水库东岸望去,除了丛山峻岭以外,看不出来快艇码头在哪个河汊子里。

没有兴致再往前走了,我们就掉头往回走。回来路上路过爨底下村路口。这个村子前二年就很有名了,还被评上了北京最美小山村之一。村口的马路现在已经顿失滔滔,只有一座空空荡荡的旅游城,旅游城的吕经理直个劲儿地喊我们过去吃饭。我们已经领教过这种地方的厉害了,就我们一桌的话,他们还不所有的招数都冲我们来呀?赶快走吧。

赶快走,我们也没敢进那个爨底下村。据说现在一到节假日,每天早上那些爨大爷和爨大妈们就会洗干净脸,抹上雪花膏,涂上红脸蛋,然后坐在墙根底下等着城里人来照相。门后就有爨侄子和爨外甥来收曝光费,据说五元一张。说是曾经有过五六十人围着一位扛锄头的爨大爷拍照,因为那天这大爷过生日,曝光费八折优惠。但是这和我们看民俗没啥关系了,这成了看社戏了。

结果到最后我们一个景点都没进去,就去了一个饭馆,还去了二次厕所。即便如此,就是打开车窗呼吸一下乡间的气氛,再看看山里的氛围,就已经很令人心旷神怡了。

下次周末一定要再找一条乡村路走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