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他乡的人 文/王浩云 编辑/有辱斯文文 编者的话:故乡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坐标,那里有我们最在乎的人、最熟悉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在一个又一个城市打拼,于是,我们便成了一个闯入他乡的人,故乡便成了地理书上的一个代名词。 我的家乡在东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高中毕业前,在那里生活了十八年的我并不知道对它的感情有多么深厚。曾天真的以为大学毕业之后,自己还会回到这个养育自己的小城市,直到离家的那一天,一切都变了… 故乡是一种情怀 2016年高考结束后,上天可以说是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阴差阳错的将近二百斤的我送去读军校,来到离家两千公里的古都长安。 初入军营,在新训营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感觉。不过繁重的训练并没有给我留太多伤感的时间,在班长的亲切关怀下,我瘦了整整50斤。 半年时间过得很漫长,大一年底迫切的盼望放假的我,第一次感觉到“故乡”这一词的深刻含义。踏出车站的那一刻,熟悉的街景映入眼帘,看见家人兴奋的神情,欢声笑语中我度过了入伍后的第一个假期。直到要走的那天,站在廊桥上迟迟不愿踏上飞机的我才意识到故乡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寄托于我对家人的思念。 故乡是一种归宿 因为制度的原因,每年只有一次假期,也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四年来每次回家都没有时间认真看一眼这座城市。直到2020年初,疫情来的猝不及防,我很庆幸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全国各地各种措施施压下,我的家乡依然笔挺,也让我有了时间好好看看这个被我“冷落”了多年的家乡。 重走一遍上学时走过的路,看着往日熟悉的校园、喧闹的集市,感受着周围人们亲切的口音,那段时间的惬意,也让我入伍四年以来第一次萌生了“要是当初我没当兵就好了”的想法。那时的我认为故乡是一种归宿,远行的人在回家之后仿佛可以忘掉烦恼和挫折。 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毕业以后,我带着家人殷切的嘱托来到了全然陌生的新疆,在离家四千公里的地方认识了同样是一群十八九岁离家的“少年”。可能是因为封闭的环境使然,山里的战士都保留了一份淳朴。年关将近的时候,第一次离家过春节的惆怅也被单位浓厚的年味冲淡了许多,只是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丝难过。大年夜给家里的亲戚们打过电话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瞬间觉得自己是真的长大了,也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故乡,想回却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赵雷在《家乡》里唱到“我就像是从远方来,路过这里的客人”,离家多年的我,越来越像这座城市的客人。每次回家,儿时的记忆如旧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它们并没有随着时间变得模糊,反而越发清晰起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才明白了那句话,永远无法抵达的是远方,再也回不去的是故乡。 故乡承载的是年少的回忆,这回忆中有亲人呼唤我乳名的声音;有街口熟悉的小摊上飘来的香味;也有傍晚百货大楼上悠扬响起的钟声。正是这些碎片化的记忆,如老照片一样拼凑出了我那个回不去的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