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战场》今起播出#“特稿”专栏与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合作#

 华东局 2021-12-17


纪录片《行走战场》宣传片。时长一分钟,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解放日报“特稿”专栏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数月来携手重访二战东方主战场,推出系列联合报道。5集纪录片《行走战场》今起通过上海纪实频道向全国播出,该片由SMG真实传媒制作。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特稿”与“纪录片编辑室”的青年记者编导们与节目嘉宾、凤凰卫视资讯台前副台长曹景行,历时两个月,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10多个省市。本次寻访除了循迹堪称首部内容完备的中国抗战史著《中国抗战画史》,还走访了大量老兵、专家、民间抗战记忆守望者等,收获颇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今晚八点,上海纪实频道将播出《行走战场》系列第一集《国难烽火》。

8月31日至9月4日每晚八点,《行走战场》系列节目将在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栏目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播出。


《解放日报》已推出重走战场特稿多篇,可关注解放网专题http://www./zt/ms/2015/yxzc/


踏上70多年前的战场,有时候还直起鸡皮疙瘩。

  

山西忻口村,山头野地如今仍能翻见中国士兵的白骨,村里给我们带路的老人突然坐地痛哭:那些兵当年也就十几岁,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陕西延长县,当年的黄河防线,河面山头落差百米,直上直下,讲抗战时沿岸村里老人突然换了表情,狠狠地讲:日本兵来了,就用石头砸下去!

  

黑龙江依兰县松花江边,90多岁的抗联老兵坐在家里的炕上,指指窗外,说这附近就是日本人关过她的监狱;70年前她被放出来,无爹无娘无家可归,就地生活下来。

  

长沙的冯家大屋,曾是中国军队的野战医院,后来战事吃紧,医院撤离,危重伤员带不走,院长给每人磕一个头,活埋了!张景的爷爷是当年医院里帮忙抬担架的人,他家三代人传下这故事,并且,守墓到今天。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重访二战东方主战场:从腾冲到鹤岗,从太行山到台儿庄,从延安到重庆,从上海南京到武汉长沙,至今还在不断走不断寻不断记。

  

包括我们在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正在被抗战本身所触动。有同事说,采访时她老在想:“同样是年轻人,可假如当年是我,我会怎样?”采访完我们几位“80后”记者聊天,由敬佩先烈谈到民族自尊,继而说起当下和平幸福生活的历史必然。

  

让我们这群年轻人,真真切切感受到70多年前壮怀激烈,便是重走战场最直观的意义所在,但回眸“重走战场”,我们深刻意识到,这并不是全部。

  【抗战故事,已经影响了好几代年轻人】

  

甘发俊早已从安徽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退休,可他还记得1984年最初被抗战吸引的感觉,那一年他刚从部队转业来纪念馆,闲来无事,借了馆里仅存的几十份走访新四军老战士的老笔录。

  

说来也怪,从前他烦政治史和党史,若要他谈抗战,真是“要了命”,可偏是那几十份新四军抗战的资料,他兴趣浓厚地看完,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还仔细做了笔录。

  

到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为了恢复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他有机会寻访新四军老同志,从那之后,他一头埋进抗战史,便是30年。

  

在东北,军旅作家姜宝才年轻的时候,也是偶尔的机会,看到东北抗联的故事,便心里有了瘾。他从2000年起采访抗联老兵,已记录下50多位老人的讲述。寻访时他不知心疼了多少次——老兵家人埋怨,你怎么现在才来,老人刚去世……

  

在重庆,50多岁的西南大学教授潘洵说起自己着迷抗战的契机,那是1994年他读硕士期间。如今,他领衔的《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史料汇编》已达100本,且100本里面,许多分为上、中、下三册,只算1本;他的课题组先后前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档案馆、四川档案馆等,查阅了大量有关大轰炸的历史档案,并于去年公布了首批2660名遇难者名单。内容包括遇难同胞姓名、性别、籍贯、遇难时间、遇难地点、遇难年龄和生前住址。这名单已经被摄像机拍下来,滚动播放,一栏就是一条生命,有的只有姓氏,有的只是小名,甚至没有记载名字,但他,或她,存在过。

  

这一次,我们年轻记者重走战场,回来后也常互相交流那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震撼。有同事去了腾冲,回来便忘不了——

  

她去了滇缅公路。它又被称为“血路”,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一个奇迹,因为它穿过了坚硬的山,跨越了湍急的河,成为中国抵御侵略的主要后勤补给线。当时滇缅公路的修筑共计投入20万劳工,因为其中有许多老人、小孩和妇女的参与,所以当地人也把它叫妇孺公路。据当地人介绍,修筑滇缅公路时没有机械设备,这段公路几乎都是当地百姓带着锄头、棍棒和簸箕,去山里面一抔抔抠出来。

  

她去看怒江上的惠通桥,水声很大,故事更悲,那是1942年5月,日军到了怒江对岸,这边中国军队守着。要炸桥!可当时桥上还过着我们自己人,而日本人实际上已经混到了桥上,危急时刻,被迫炸桥,桥上所有的人车,全部掉入怒江。应该无人生还,一场大牺牲,换来日军始终跨不过怒江。

  

她去看一棵千年古树。在腾冲北部的一座观音庙里,当年腾冲人寸大进老先生,举家逃亡至此,因不能接受山河破碎,在这棵树下,遥望着腾冲方向,绝食七天而亡。寸老的儿子,也在抗战中牺牲。

  

她去看战壕。当年,日军从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大批民夫修筑工事,为保密,大多数民夫只能将修筑的原料运送到入山口处,只有少量的民夫参与了工事的修筑。即使是这样,在1944年,1670余名民夫仍以“打预防针”的名义被秘密处死。后来,在松山大垭口村附近发现了一座“千人坟”。

  【守护战场记忆的人们】

令人讶异的是,几乎每一处战场,就近询问,便会有自发搜寻、整理、守护着抗战故事的人,而且,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

  

记者这一路见到最传奇的,是黑龙江鹤北林场的一群林业工人,本职工作是在检查站负责监督林业资源的,还都不是年轻人,大多数五十多岁了,含饴弄孙的年龄,却老是在周末开着自家的车进深山老林里寻找日军侵华的物证。搜寻来的各类日军武器弹药,以及各类生活物品,摆了整整一间屋子,于是干脆开了一间博物馆。

  

记者跟他们进了一次山,那山里根本就没有路,是自己用工具和车轮压出来的“路”。大夏天山里最多的牛虻和蚊子,成群成群地往车上和身上撞,啪啪作响,即便把自己全身包裹,也免不了被叮上几个生疼的大包;大冬天大雪封山,他们就把山上找来的日军罪证仔细梳理、分类,由于年纪大了,基本都不会上网,就只能靠着托人四处买来的书本,拆了好多炸弹的引信,还恢复了日军的防毒面具,粘好了陶瓷,复原了漆器……

  

记者问这支搜寻小队的队长戴福军,为什么啊?他讲起年轻时老在林子里转悠,也寻到过很多日军的武器,可那时候恨!看了生气!捡来就砸!可年纪大了却觉得:光恨不管用,要把罪证给更多人看,才知道战争的苦难,才懂得和平的珍贵。

  

类似的话,枣庄的任世淦也说过。他79岁了,从退休第一天起,就从家乡开始骑自行车,沿着当年日军侵略的路线,一个村一个村地寻访,他要记下死难百姓的名字,他要记下日军的罪证。如今,在他满满一屋子的抗战资料里,有20多本,把百余万字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那是他到过1500多个村庄,访谈过5000多名知情老人的记录……

  

真心一片,守护着70多年前战场的,不光是老同志,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山西忻州河南村的村主任赵伟,不过三十多岁,自个儿出钱,为忻口会战修了纪念碑,也是四处求人搜集资料,在村口建了个小小的纪念馆!石家庄爱摄影的青年李军放,这几年都在河北各地拍抗战老兵,和日军留下的炮楼。井陉县委党史县志办的何克宁,正努力把县里每一处抗战战场走遍,前不久,她还带了一群网友重走抗战路。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的卢德峰,多次托人从日本搜集资料,并利用业余时间寻访,已经出版了好几本关于东北抗联的书。

  

还有,武汉长沙好几个志愿者QQ群里,常会有人相约探访抗战老兵,他们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逢周末和重阳节,会上老兵家送点蔬菜水果,陪老兵聊天。只要身体允许,老兵们都爱谈自己的抗战经历,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我们都理解:这是一份情感,需要我们下一代去倾听和传承。

  【抗战故事的最后,总是昂扬的】

  

老兵们老了,很多人已经没法回当年的战场。他们在家里,跟记者们讲了很多70多年前的事:

  

战友被日机轰炸身亡,大哭一场,收好尸首,埋在山脚下;被敌人围困山头,水源地被占,没吃没喝熬了好几天突围;冬天冻得不行,怕被敌人发现,又不能生火取暖,夜里只能来回在雪地里跑;打仗没有水喝,不得已要喝尿,大家却都不舍得喝,最多抿上一口润润嘴唇,于是一个小杯子传来传去很久……

  

老兵们大多讲得慢,眼睛向上注视,看着记者背后的墙,或者天花板;他们大多用很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好多时候,他们忘了,或讲不下去了,就叹气;若问战场,他们便撩开衣裤,给记者看身上的伤疤。

  

讲述的最后,却始终是昂扬的。

  

在延安,记者听得最多的,是大生产支援前方,部队之间互相竞赛,全力投入,最后竟然出了禁止“早到”、“迟退”的规定,看清楚,是“早到”、“迟退”; 在安徽泾县,记者听了好多打游击的故事,趁敌人过桥时打、趁夜里打、躲在林子里打,而且要“搞一下就撤”;在井陉车站,记者听百团大战的故事,老人都记得,70多年前深山上空闪亮的信号弹,不久后便是我军突袭成功的消息……

  

所以,在每一次重走战场采访后,我们也都是昂扬的,可最初心中仍有疑问——力量如此悬殊,中国却始终不被战胜?

  

你看那些民间收藏的武器弹药,70年前的日军的钢盔刺刀军官刀,都是好钢,如今还闪着寒光,刀刃锋利;日机的炸弹弹片,炸得细碎,说明杀伤力大;尤其在东北的关东军,奶粉巧克力牙膏,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还有一个精致的陶瓷小茶碗,倒热水进去,碗底突现出人像。而中国军队的呢?大刀锈了,炮弹碎片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看上去已是废铜烂铁……

  

究竟是怎么打赢的?一次次的重走战场之后,我们从70多年前外国人拍的纪录片《苦干》中日军轰炸重庆的镜头里,找到答案

  

镜头里几乎没有尸体,从一开始就是。轰炸来临的两小时前,人们在街头买水果,称斤论两;儿童把巨大的弹坑当游泳池,玩乐嬉戏。轰炸一小时前,人们秩序井然寻找避难场所;急救队员坐着急救车全员出动; 有的安排市民避入防空洞,自己始终站于洞外。

  

轰炸之后,男人、女人,都在用力地使用最原始的人力压水机将河里的水压上来,挑夫们也一桶一桶地从河里挑水,再一起汇集到更大的容器……房屋外墙不断倒塌,赤膊的男人们合力将拦路的断壁搬离;废墟中,几位女人已经开始寻找有用的东西,即使是一根针也不放过……

  

重走战场对于我们青年人的意义,也在于这些细节给了我们答案,正如《苦干》里的外国记者斯科特所说——“我们看到中国是如何抗敌,时刻创造着奇迹。这就是'苦干’,刻苦地奋斗。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深入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之中,永垂不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