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区免费是不是个好主意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刊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华东局栏目,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刺激消费是重点之一,这个清明小长假,长三角不少景区选择免费开放。但以黄山为代表的热门景区觉得:“太难了”。

4月5日,黄山景区人满为患、部分游客未佩戴口罩进山的消息连上网络热搜。当天,黄山风景管理委员会连发6条公告,称黄山风景区日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景区出现客流早高峰,造成游客集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黄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对网络热搜的黄山风景区人流量大的事件非常抱歉,并表示将迅速调整景区相应管理,加强管控力量,调整游客等待功能分区划分。

面对这样的结果,多位黄山旅游界人士私下表示:太委屈了。

事情的起因要从黄山市公布的一项景区免票政策说起。为提振旅游市场,促进省内旅游复苏回暖,黄山市宣布4月1日至14日针对安徽省市民开展为期两周的“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安徽省市民凭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可享受包括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在内的31家A级景区免费优惠。不料,这招刺激措施的效果来得有点猛,4月5日早上7点48分,景区发布《关于停止接待游客的公告》,“景区进山人数已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停止游客入园,请游客选择其他旅游路线,或改日进山。”

从经济账来算,黄山旅游人士委屈得不无道理。数据显示,去年清明节3天,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6.79万人次,门票收入1069.38万元。即便今年按每天限流两万人来计算,黄山风景区也因此失去近千万元门票收入。在失去了这些门票收入的同时,又遭受如此大的舆论压力,确实委屈。

委屈的不只是黄山风景区,黄山周边免费开放景区的情况也差不多。4月5日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官方微信发布消息,截至4月5日10时30分,西递景区(游客限制流量1.6万人次)、宏村景区(游客限制流量1.8万人次),达到核定的最大客流量,即刻停止接待。有业内人士透露,不仅员工全天上岗无休息,还招募了许多志愿者。“总想着钱赚不到好歹赚个名气,但真没想到会被骂。”

游客多了,受委屈,游客少的,也委屈。由于黄山景区只打开南大门迎客,因此游客集中在南大门至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一带。距离南大门入口处有20多公里的东黄山某酒店负责人透露,基本没有获得黄山免费带来的红利,来入住的游客依然寥寥。

作为知名旅游城市,黄山市几十万人靠旅游业及附带产业生存。疫情之下,旅游行业进入寒冬,而这个寒冬又比以往更冷了一些,很多旅行社、餐馆、商铺都在苦盼“报复性消费”。在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时候,复苏旅游市场,逐步恢复旅游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大势所趋。

但是,这顿“免费大餐”的结果是,提供菜品的店家,不仅没赚到钱,倒贴成本,还要被食客骂;食客虽然没付钱,但因为人挤人,体验变差,还要冒着风险。无论哪一方都看着很委屈。

有人建议,黄山应该向其他一些免费开放的景区“抄作业”,使用预约参观制。但事实上,尽管使用了预约平台,只要是热门景区,游客同样密密麻麻。据钱江晚报消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博物馆预约平台,热门的几处都处于满额状态。在当前防控外来输入性人口的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不得不替这些热门景区捏把汗。

复苏旅游市场没有错,但真的只有门票免费这一条路吗?有景区人士透露,如今景区门票免费几乎都是由当地政府来拍板,热门景区很少有自主权。在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的疫情打击后,很多景区急需通过赚钱回血,这时由政府来拍板门票免费,无疑让一些资金链紧张的景区打肿脸充胖子。

对于一些资金相对充裕的热门景区而言,门票免费的要求同样显得死板。由于各景区的知名度、接待能力、管理方式各有不同,景区完全可以自己制定营销方案,利用价格杠杆,平衡小长假人流暴增的超负荷状况。按照市场规律来经营,才是恢复、刺激消费市场发展的正确方向。

4月6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清明小长假第三天:黄山风景区优化管理措施 游览秩序井然”。希望景区的游览秩序一直井然下去,也希望各方能吸取教训,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