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为什么叫长三角?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长江三角洲”这个词,百年前就有了,这个词的出现与人们对这一区域的地理认知的发展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会以某江、某某江来称呼一条大河,然而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提到“江”,必定特指今天的长江,“河”则特指黄河。在古人的地理观念中,江、河、淮、济共称“四渎”,是历代中原王朝最重视与崇敬的四条大河。

“大江”也是古人对长江的一种称呼,“大江”之名的出现早于“长江”,据考证,“长江”之名的流行可能晚至三国时期。“扬子江”之名的出现则晚至隋代,得名于扬州城南的扬子津。扬子津是当时从扬州横渡长江至京口(即今天的镇江市)的南北要津。而扬子江本来指的是长江下游扬州一带的江段,可能西方人初来扬州时,听到了“扬子江”就错将之作为整条长江的称呼,使得国人在翻译Yangtze River一词时,也以讹传讹地代指整条长江。

“三角洲”之名是个舶来品。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就用“三角洲”称呼埃及尼罗河口的三角形冲积平原。世界上的许多大江大河,如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以及我国的长江、珠江都拥有河口的三角洲。十九世纪,西方人用枪炮砸开了清朝的国门,伴随而来的是商人、军人、传教士、探险家,为了开辟洋货市场倾销商品,他们在内陆考察、探险,足迹遍布全国。在这些人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开始使用Delta(三角洲)一词概括中国各地江河口的地貌,进而形成了诸如Canton Delta(广州三角洲)、Delta of Yangtze River(扬子江三角洲)、Delta of Pearl River(珠江三角洲)等用法。同一时期,一些中文翻译文章中也出现了“三角洲”这种译法。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李鸿章曾联合外国势力组织了一支装备近代武器的雇佣军以镇压太平军,即洋枪队。洋枪队的统帅查理·戈登是一名工兵出身的英国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来到中国,曾参与指挥洗劫焚烧圆明园,同时多次参与英军在中国的侦查、测绘活动。1862年,戈登率领他的工兵队来到上海,在此期间他负责测绘了长江下游从镇江到杭州的三角形区域,并于1865年在伦敦出版了《上海周边乡村军事布防图》,该图成为西方人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依据的最早的实测地图。1877年,对戈登本人非常熟悉的《北华捷报》前主笔马诗门根据该图撰写了《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一文发表在英国《地理杂志》上,该文应当是至今所见西方最早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地理论述。

随着西方的地理学知识传入中国,三角洲这一地貌概念也随着各种地理学译著引入中国。1899年的《地理初桄》中出现了“叠尔泰”一词,应是Delta的音译,1901年《地理学讲义》中有“三棱洲”的译法,“三棱洲”之说传播甚为广泛,在中国地理学开拓者张相文先生的《新撰地文学》一书中也采纳了“三棱洲”这一提法。

“长江三角洲”概念的传播与近代各种地理教科书的出版发行有密切关系。一直到晚清废了科举,改革学制之后,现代地理学才被纳入国人的知识体系之中。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地理开始成为国家大中小学教育课程之一。1905年的《中国地理教科书》是国内最早的地理教科书之一,其中已有“大江口之三角洲”的提法。此后的教科书及报章杂志中也纷纷出现了诸如“扬子江三角洲”“大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不同表述。直到1935年,民国教育部要求将师范地理教材标准中的“大江三角洲”统一改为“长江三角洲”之后,长江三角洲的表述才逐渐固定。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中学课本中,窥到百年前人们对长江三角洲的认识。在被誉为民国三大中学教材之一的《本国地理》中,对“长江三角洲”有这样一段描述:“本区囊括太湖,襟带运河,汊港纵横,号称泽国……水道之长,世界各国,无出其右。太湖沿岸,膏腴千里,财赋甲于全国,盖赋出于田,田资于水者也。”可见时人所认识的“长江三角洲”是以太湖流域的传统江南为主体,风貌、物产、习俗、都市等等内容也都以江南为主。

不过,长江三角洲所代表的地域范围显然大于传统江南,更包括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传统江北地区,因而在这些地理教科书中,提到长江三角洲的章节往往以江南为主,江北为辅。江南与江北分属不同地域的观念较此前有所改观,这也反映了近代以来江南与江北在人、财、物流等方面联系更加紧密的现实。

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上海港,它的水文条件与港口贸易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各国商人们的利益。十九世纪晚期,黄浦江泥沙淤积严重,不断形成新的滩地与沙洲,使上海港的通航能力下降,而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只吨位的提升,对港口与航道的要求又越来越高,因而疏浚黄浦江与吴淞口成为在沪洋商的共同需求。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设立黄浦河道局,即之后的浚浦工程局,它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个航道管理机构。该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调查长江与太湖下游河道的水文状况,以此作为捞挖河泥、维持航道畅通的依据,它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是最早一批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成陆过程的研究。这些研究使人们对长江三角洲的认识,从描述其地貌风物,上升到机制机理的探讨。

近代“长江三角洲”一词的引入与流行反映了什么?其一是近代地理学的传播与地理教育的普及,使学术界与大众接触并了解了“长江三角洲”一词。其二是区际联系的增强,使得以往分明的江南与江北,在各个方面都有融合的趋势,进而使得人们开始接受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概念。

回顾“长江三角洲”一词的由来,可以让我们对今天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历史延续性,有更明晰的认知。

(作者单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