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理不在声高。 温言暖语,往往比疾言厉声更有力量。 经常看到吵架的双方,一方声音高过一方,你比我高,我比你还高,都试图从音量和气势上压倒对方。 然而,越是音量大,越是心虚;越没有理由,越是提高音量,以掩盖自己的心虚。 殊不知,越是如此,越把简单的矛盾激化。 生活中,碰到无理辩三分,张牙舞爪,虚张声势,飞扬跋扈的主,不妨选择“此时无声胜有声”来应对。 因为,如果你也扯着嗓子争辩,你就变成了对方那种讨厌的样子。 所以,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把自己的音量控制好,保持平和的心态。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往往温柔的力量更大。 安静地看着对方叫嚣,最终还是旁观者清,无理叫嚣,只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一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叫嚣是独角戏,两个人对骂真就成了一台大戏,两个人都成了戏中的主角,结局就是两败俱伤。 如果你不参与,就永远不会败。 2 你的音量里,藏着你的底气。 《增广贤文》有言:好听的话不在于说得过多,有道理的语言不在于说话时声音的高低。 一个人即使有颜值,有才华,有本事,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和内在的修养,也总会让人日久生厌。 有修养有内涵有底气的人,总是彬彬有礼,女则柔声细语,男则谈吐温和。 即使爽朗的性格,也会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不是咄咄逼人。 所以,说话的音量往往会暴露一个人的底气。 有底气的人,不急不躁,春雨润物细无声。 一个真正有能力有底气的人,从来不需要靠音量来体现。 那些真正的实力派,从来不会大声说话,更不会吵吵嚷嚷影响到他人。 3 说话的音量暴露了一个人的层次和修养。 俗话说“人稳不言,水深无声”。 音量的高低,有时候不只是一种礼仪,更是一个人层次和素质的体现。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大声怒骂。 层次越高的人,总会温柔待人,谦和恭敬。 梁实秋说过: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经常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更有自得其乐开着手机音量追剧,刷视频的。 曾经特别好奇这类人,怎么能做到心安理得,旁若无人的。 这也是一种“高深境界”吧! 但是,如果影响到别人,可能就不是境界的问题了,而是缺心眼,素质有点低的问题了。 如果能在公共场所,约束自己,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今日修心 人,永远都是相互的。 你如何待人,别人就如何待你。 想要别人尊重你,就要先学会尊重别人。 想要别人和你好好说话,也要先和别人好好说话。 喜欢美文,给足关注,点个赞呗!谢谢 |
|
来自: 专家视点 > 《AAAAA世事感念与体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