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牌公众号如何精细化运营?从创建微信粉丝画像开始

 径硕科技 2021-12-17

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流量成本的飙升让精准获客成为又一个“流量密码”。

当大家都谈起精准获客,也意味着增量时代的结束。同时被公认是最适合做私域流量的平台—微信,也成为品牌激烈角逐的“斗兽场”。那么,品牌该如何通过公众号造势宣传、精准获客?

本文会从大家熟悉的“用户画像”着手,分步解析创建微信粉丝画像,让品牌更懂用户。只有我们了解用户,与用户不间断地产生互动,才能获得用户最终的垂青与信任。

首先我们需要对每一位粉丝进行多维度的精细化标签分类(职位、来源、喜好、年龄段等等),通过多维标签来完善公众号粉丝画像。同时,根据画像标签对粉丝进行分类提取筛选,向筛选出的用户推送准确信息,内容更准确,营销更有效,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运营。

图表, 折线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那么,如何通过 “粉丝画像”功能,对公众号粉丝添加标签呢?

1.   通过【关注】按钮打标签

①为特定二维码关注的粉丝打标签

JINGdigital可为品牌方定制个性化二维码,实现一渠道一码。当用户扫描这类【特定二维码】,经由该类渠道关注公众号时,可被打上相对应的标签。

如,想获知各家门店的粉丝数量,可创建“南京德基广场门店粉丝”“上海浦东八佰伴门店粉丝”“北京王府井门店粉丝”……针对每一门店,定制每一独特的二维码。用户来源,轻松获知;粉丝画像,愈加清晰;深度分析,更加全面。

②为特定来源的粉丝打标签

通过「其他渠道」,如搜索或分享名片、支付后关注而来的用户,关注公众号后,也会被打上对应标签。

2、通过【内容】打标签

①群发图文--打标签

品牌方推送群发图文时,当用户「阅读原文」「评论图文」时可被打上标签。

如,群发文章时,若品牌出新品,发布了文章,粉丝留言或者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后,即可被打上对该新品感兴趣的标签,便于后期为粉丝发布相关新品优惠的文章。

②触发图文--打标签

  • 品牌方推送群发图文时,当用户「评论图文」「分享图文」「点击图文内商业链接」时可被打上标签。

如,关键词触发的文章,粉丝只要点击,可以打上标签;又如,做线下活动,鼓励粉丝转发文章,JINGdigital可通过“分享图文次数”来判断活动是否参与成功,并为参与成功的用户,自动推送礼品券。

③点击模板消息或通知,粉丝可被打上标签

  • 模板消息

用户点击「群发」或「被触发」的模板消息时,均可被打上标签

如,品牌方用模板消息发会员绑定消息、积分变动等,粉丝点击后,即可打上对应标签。

3、通过【用户互动】打标签

①点击菜单或个性化菜单粉丝打标签

  • 点击菜单

用户点击「默认菜单」或「个性化菜单」时,均可被打上标签。

②与聊天机器人对话的粉丝打标签回答待定答案的粉丝打标签

  • 聊天机器人会话

用户在与聊天机器人互动时,「回答内容」和「互动状态」均可被打上标签。

③进入客户旅程的粉丝,通过更新自定义资料的粉丝打标签

  • 客户旅程

用户在经历客户旅程时,任意节点的「互动内容」和「互动状态」均可被打上标签。

④触发关键词自动回复的粉丝打标签

  •  关键词自动回复

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内输入文字消息,触发「关键词自动回复」时可被打上标签,

不同关键词可按设置对应不同标签。

⑤点击H5页面的粉丝打标签

  • H5 页面内互动

通过平台整合,用户在微信环境的网页进行的交互动作,可被追踪并打上标签。

⑥跳转小程序的粉丝打标签

  • 小程序内互动

完成对接后,用户在「小程序内」进行的交互动作,可被追踪并打上标签。

4、通过【筛选器】打标签

①具有同等筛选条件的粉丝打标签

在筛选器功能板块,可自定义筛选出某一群组的用户,并统一为其打上标签。

根据画像标签对粉丝进行分类提取筛选,向筛选出的用户推送精准的信息,实现个性化群发,真正做到精细化运营。

以上标签操作都可以通过JINGdigital营销自动化平台实现,是不是方便许多?不仅如此,我们还为品牌架起微信与其电商、CRM或会员系统的对接桥梁,通过抓取品牌数据库中原有客户在微信公众号的行为轨迹、电商平台的购买记录等,整合所有渠道来源的客户数据,使其画像更直观立体,方便营销人员开展个性化互动以提升客户价值。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针对图文,我们拥有更多数据分析维度,帮助您更清晰了解主动发送与被动触发图文的阅读、二次传播等情况。那么,以上就是今天关于品牌公众号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的经验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B2B营销、自动化营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知识内容,欢迎点进JINGdigital径硕官网查看,我们与您一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