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之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然应验了

 闲云野鶴n9vwfx 2021-12-17

古有乱世出奇人,在每个杰出的君主身边都少不了为他出谋划策的帮手。如刘邦身边的张良、韩信,如为刘备打天下的诸葛亮,如朱元璋身边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谋士。说到这刘伯温,民间有很多关于刘伯温的故事,赞颂他足智多谋,善于筹谋,神机妙算,有人甚至称他为“再世诸葛亮”。

不论大家口耳相传的刘伯温的形象是如何的,夸大还是确实如此,可他的确是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可算得上是风云人物。且他曾说出许多预言,据说都一一实现。最后一次预言令人感叹,那就是他在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九代子孙之后,一定会有奇才降世,这句预言果然在百年之后应验了。

少负奇才,入仕又辞官

不如我们先看看刘伯温的生平往事。他名字为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从小天资聪颖,喜爱读书,十二岁那年考上了秀才,被同乡的人叫做“神童”。后来进入学府读书,成绩斐然,连老师都忍不住赞叹,像他这样的奇才,以后必成大器。

元末乱世,他初入仕途便深入民间,为了受苦受难的百姓与那些恶官豪绅斗争,因为刚正不阿的作风被当地豪绅恨之入骨,幸得别的长官保护他,他才能安然管制当地。

因为朝廷昏暗,刘伯温最终选择辞官,此后与一众志同道合的诗友常作文作诗为乐,但生逢乱世,刘伯温又不得不带着家人四处逃亡。后被朝廷重启为官,平定叛贼,不想反被叛贼污蔑,无人为自己证明清白,愤懑之下便辞官回乡,结束了这些年与元朝的恩恩怨怨。而他的正直、不畏权贵使当时的百姓心中深受感动,却无奈朝廷昏暗,好人被恶人所欺凌。

助主建国,建一番事业

刘伯温正值灰暗的时候,朱元璋发布了召集能人的召集令,失意已久的刘伯温被朱元璋的雄心大志所打动,便欣然成为他的谋臣。立志要助朱元璋一臂之力,为朱元璋分析建策,给他铺好决胜之路。

他一心想着解救那些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一心想为了大义而做些什么,他秉持着初心,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深谋远虑,为朱元璋点拨了层层疑虑,令朱元璋的大军可以势如破竹,也使元朝越来越衰败,逐渐走上覆灭之路。

在推翻元朝统治后,朱元璋建立起了大明王朝,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百姓逐渐安定下来,政权也渐渐稳定,但是,因为自己是从底层人民做到皇帝这个位置的,朱元璋对以往的将臣都不再信任,想要大权独揽。随着身边的军师谋士、将军将领,被百姓爱戴夸赞,他的心也日渐不安起来。

大病之后,他说出预言

于是他开始想到要解决这些曾经为他拼死沙场的故人,怕他们军权过大或是谋算到自己的皇位,朱元璋便令人修建庆功楼,下旨要为那些居功之人庆功摆宴,而刘伯温何等聪明,他提前预料到了朱元璋的用意,宴会期间便一步不离地跟着他,在朱元璋离开宴席后时,也跟在其后离开,结果他们出来以后庆功楼大火四起,那些有功之人都没有逃过这场祸劫。

刘伯温虽然逃过这场有意为之的劫难,但在朝中,朱元璋有意无意的默认他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再加上他的正直无畏在朝中被小人所厌恶,那些小人时常在朱元璋身边煽风点火,久而久之,朱元璋决定对他下手。

当时的刘伯温年事已高,在看透朱元璋的杀心以后,便辞去官职回了家乡。然而,哪怕离开了朝堂,朱元璋也不愿意放过他,趁着他不小心感染了风寒,便派御医去照顾。谁料吃了御医开的药以后,他的身体反而一日不如一日,当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身上也越发难受,俨然就是中毒的迹象后。

他便将自己儿子叫到床边,表明自己快不行了,说自己的结局并非那么简单,并奉劝儿子不要过多在意,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刘家虽然不昌盛,但不出九代一定可以光耀门楣。

刘伯温还拿出上奏的帖子,嘱咐儿子一定等仇家被处死以后再呈给皇上。果然,在他死后,朱元璋整治了朝廷,而那个仇家也难逃死罪,事后刘伯温儿子将奏帖呈上,朱元璋看后要对其封赏,但被婉拒了,刘伯温用性命保全了刘家后代的平安日子,子孙后代怎么还会踏足朝野呢?而他临死的预言,在后世果然应验了。

到了刘家的第九代,此时的统治者是嘉庆帝。此时,有朝廷官员对刘伯温一事重新开始调查,终于洗刷了他的冤屈。嘉庆帝念及他在位的功绩,觉得确实是被人冤枉的,于是决定恢复他的名号,并特意为他建造了太庙。

还让刘伯温第九代后人刘瑜,继承他的爵位,继续入朝为官。而刘伯温九代后人刘瑜,也是一位有才之人,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此外还精通兵法,最后得到了嘉庆皇帝的封赏,光耀了门楣。

结语

这时我们再细细回想,就会发现,刘伯温也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他深知朱元璋的为人,于是劝诫子孙不要对自己的事耿耿于怀,也凭着一张奏折,让朱元璋放过了自己的后代。或许因为他知道,历史总是在不断轮回的,所以相信后世一定会有一代明君为自己平反的。

不论这刘伯温是否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其实他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为国为民的长处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可是,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清官也仍逃不掉“伴君如伴虎”的厄运。

他从体恤民间的一个士官,到开国伟业的明朝功臣,可以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更是个聪明人,他为后世留下来了《百战奇谋》这本兵书,用《郁离子》代替了本来的名字,才没有被朱元璋等人发现。虽然他的结局不禁令人嗟叹,但他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