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于世豪:为给儿子做顿饭,他第一次走出大山,临走前已泣不成声

 渭南文坛 2021-12-18

一顿饭
作者
于世豪:渭南技师学院电信系计算机学生,爱好写作,喜欢读书。《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乡村幽幽的煤油灯闪的房子忽明忽暗,一位老人坐在煤油灯下缝补着儿子的衣服。只见那位老人满脸的皱纹,苍老的脸在煤油灯下显得十分黝黑。老人眯着眼睛看着手里残破不堪的衣服,他的手哆哆嗦嗦的拿着针在衣服上乱戳,原本不大的洞被戳的千疮百孔。他已经严重近视了,上周村里老人大体检刚查出来,左眼2.5,右眼1.4,他没敢告诉儿子


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座机电话,那是他们家里唯一的电子产品。老人很少用,那是他省吃俭用和捡垃圾攒钱买的。儿子很孝顺,每个月都给他寄500块钱!他没敢用,怕儿子有一天遇到困难时,还有的用!


最近儿子打电话回来,说他腿不小心给摔了、很疼,老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时候儿子每次受伤或者犯错误,他指责完后总会给儿子炖鸡汤喝。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老人的心里思绪万千,儿子喝完后,那烂漫的笑容,老人记忆犹新。现在儿子走出了农村离开了这座大山到城里发展去了


儿子走后他总是会坐在村头那高高的山岗上眺望远处盼望着儿子能早点回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好啊!可是又有点担心儿子习惯了城里的生活,不习惯这里,况且回来要走很多的路。所以他常常坐在山岗上,一会点头,一会摇头,村里人免不了要说闲话。他总是不以为然,虽然生活过得苦,但他每天却是乐呵呵的,满脸的笑容。


老人每天早上都会去离村里10公里外的公交站收破烂,一是赚钱,不给儿子经济添负担,二是锻炼身体。他很清楚他这身体不锻炼很容易出大毛病,三是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看见儿子回来,帮他拿行李。

那公交车站矗立在王庄的地头上。王庄是这片地方最好的村子,有这个城市最大的樱桃示范种植基地,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参观。那些人大多说着流利的普通话,穿着体面的西装,很是体面。

去年他们村买了一辆公交车,接送这个地方的人去城里,每天人都是爆满,在村主任的默许下,车站旁摆起了摊子,每天都能赚不少钱。



老人每天五点多起来然后走10公里的山路赶九点到那里捡瓶子。因为第一趟车就是九点左右,他不喜欢那些人说的普通话。遇到那些人,他总是会摇摇头,家乡话才更有那味!有时,车里下来的人,看他可怜总会给他扔几块钱,他就跪在地上感谢个不停,这虽然对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他来说,那就是命啊!

只要有公交车驶来,他就会佝偻着腰站在车门旁边看那些人。有时会问问他们认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但那些人要么是无视,要么就是将他赶到一边。不过他很固执,每天都坚持,虽然他自己心里也明白那只是大海捞针,但就是想碰碰运气。

自从儿子来电话说他的腿摔了他就担心的不得了心里就只想给儿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等儿子工作完后,也能吃上热乎饭,他打破了藏了一辈子的存钱罐。一毛、五毛、五块,他一遍又一遍的摸索着沾满灰尘的钱,一共157块钱,那是他一辈子的积蓄。至于儿子寄给他的钱,他一分都没动,只是将银行卡带到了身上。他颤颤巍巍的将养了三年的老母鸡装到了麻袋里、扎好口袋。他把心愿写在了一张纸条上,如果自己死了也能有人知道,穿上了前年儿子寄的新衣服,着急忙慌的离开了家门。


这大山他住了一辈子,走过这座大山所有的路,就算现在老了,他也能闭着眼睛找到出去的路。只是现在每走一步都很吃力,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让他无奈不已。每走几步他甚至都要歇息一下。


60多年来他第一次出远门锁门的那一刻他泣不成声。那泥土砌成的墙承载了他大半辈子的生活,他强忍住泪水,用干裂的手在眼镜上擦了擦,转身离去,这一离开,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但他做好了准备,他来不及犹豫,他要趁着还能看见给儿子做一顿饭,那是他的信念。

那十公里的路对走了这么多年的他来说,算不上大事,但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每天喘的气,抽的烟肯定要比昨天多一倍!



车站的北风呼呼的吹着时不时飘来些许雪花给这个原本就寒冷的冬天又添上了几分寒意。老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手也不听使唤得斗个不停,兜里的车票却躺的舒服。买票的时候,到城里五块钱,这对他来说很贵,那就是他五个月的鸡蛋钱啊!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买的时候也有一丝犹豫,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车站旁边有一家包子铺,皮薄肉多,很实惠。他以前常去那里帮忙擦桌子,人家每次都会给他三个包子,一杯豆浆,他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给他塞钱他没要,他是有尊严的人。他常说:“人活着,要为自己争口气,有人说他这是固执、古板,他不以为然


公交车来了,他很自觉的坐在了放行李的地方。那地方离那些穿西装革履的人很远,垃圾桶也在旁边,他倒是不嫌弃。那些人说话很高傲,脸上抹着很厚的粉底,眼睛也画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很难想象,作为一个男人,居然连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他抽着烟手抖得比刚才更厉害了穿着鞋的脚也被冻得通红,茅草编的鞋终究是扛不住寒冷的侵袭。他不停地搓手,但在冷冰冰的车厢里丝毫不起作用,他只能把自己蜷缩在角落里受冷,吃着硌牙的冰馒头、喝着冰水,他的心里倒不难受。



下了车,他来到了城市。这座城市他相当陌生,他来不及细看,他不知道儿子的地址。也只能一边一边的告诉那些寥寥无几的路人儿子的名字,可儿子的名字是那样的普通,那些路人也是那样的冷漠,要么无视,要么就是乱说一通。他不停地奔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脑子不灵光的他被耍的团团转,渴了挖雪吃饿了翻人家的垃圾桶困了就睡在那些人的屋檐下一位老人就这样苦不堪言的活着

他看了看麻袋里那只冷冰冰的母鸡,慢慢的将衣服脱了下来,盖在上面,叹了一口气,眼睛慢慢变的迷茫了起来,大脑的运转也渐渐失去了方向。手里紧紧握着一张纸条,靠在墙上睡了过去。

后来,一位环卫工人发现了他,那张纸条也渐渐被拿了出来,那张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一段话:第一天为儿子做饭,第二天为儿子洗衣服……


他一生为你从未享过一天清福就算是死的那一刻他都没有忘记过爱你

编辑
闵盼龙,中共党员。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渭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因从2012年起开始公益宣传家乡长寿塬,后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
推荐视频
推荐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